
0人評分過此書
●ㄧ讀就懂的教學原理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Learning to teach」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題,而坊間所出版有關教學原理的書籍琳瑯滿目,也幾乎皆以「文字敘述」為主要方式呈現,通常僅限當作大專教科用書或教學研究之用。
本書則突破此限制,兼採「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其目的即在於讓艱深難懂的教學原理之概念,以「專業、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階層的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方便閱讀,以將教學原理的概念逐漸推廣之,並深植於普羅大眾的內心。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Learning to teach」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題,而坊間所出版有關教學原理的書籍琳瑯滿目,也幾乎皆以「文字敘述」為主要方式呈現,通常僅限當作大專教科用書或教學研究之用。
本書則突破此限制,兼採「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其目的即在於讓艱深難懂的教學原理之概念,以「專業、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階層的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方便閱讀,以將教學原理的概念逐漸推廣之,並深植於普羅大眾的內心。
- 推薦序(林進材)
- 自序
-
第1章 教學的十個概念
-
UNIT 1-1 教學包含「教」與「學」的活動
-
UNIT 1-2 教學既傳授知識也轉化知識
-
UNIT 1-3 「教」與「學」存有應然與實然的因果關係
-
UNIT 1-4 教學是名詞亦是動詞也是動名詞
-
UNIT 1-5 教學包括正式、非正式及潛在過程
-
UNIT 1-6 教學既是科學亦是藝術的展現
-
UNIT 1-7 教學應價值中立也含有價值涉入
-
UNIT 1-8 教學不僅強調歷程亦重視結果
-
UNIT 1-9 教學需符合認知、自願及價值等規準
-
UNIT 1-10 教學即是一種專業倫理的表現
-
-
第2章 二十世紀心理學家如何看教學
-
UNIT 2-1 由哲學走向科學發展的心理學
-
UNIT 2-2 由外在行為走向內在思考的認知心理學派
-
UNIT 2-3 反對傳統內省法的極端行為主義者——Watson
-
UNIT 2-4 從狗發現古典制約反應的Pavlov
-
UNIT 2-5 發現「操作制約論」的Skinner
-
UNIT 2-6 提出「嘗試錯誤」學習的Thorndike
-
UNIT 2-7 主張「認知發展階段論」的Piaget(1)
-
UNIT 2-8 主張「認知發展階段論」的Piaget(2)
-
UNIT 2-9 主張部分不等於整體的完形學派
-
UNIT 2-10 提出「發現學習論」的Bruner(1)
-
UNIT 2-11 提出「發現學習論」的Bruner(2)
-
UNIT 2-12 主張學習應具有意義的Ausubel(1)
-
UNIT 2-13 主張學習應具有意義的Ausubel(2)
-
UNIT 2-14 強調學習乃觀察與模仿的Bandura
-
UNIT 2-15 主張人有各種不同需求的Maslow
-
UNIT 2-16 以學生為中心和自由學習的Rogers
-
-
第3章 社會學家意識的教學概念
-
UNIT 3-1 什麼教學知識最有價值
-
UNIT 3-2 誰的教學知識最有價值
-
UNIT 3-3 Bernstein的可見與不可見之教學實踐
-
UNIT 3-4 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的重要性(1)
-
UNIT 3-5 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的重要性(2)
-
UNIT 3-6 解構教學意識型態的必要性
-
UNIT 3-7 重視教師教學普羅化及去專業化的影響
-
UNIT 3-8 Vygotsky強調語言、文化對學習的影響(1)
-
UNIT 3-9 Vygotsky強調語言、文化對學習的影響(2)
-
UNIT 3-10 Mead 的符號互動論在教學的應用
-
UNIT 3-11 Durkheim思想對教學的啟示
-
UNIT 3-12 Weber 思想對教學的影響
-
-
第4章 哲學家知覺的教學思維
-
UNIT 4-1 Socrates產婆術——提出教學問題與刺激思考
-
UNIT 4-2 Plato理性主義——追尋教學真理知識之鑰
-
UNIT 4-3 Aristotle認為教學應促進學生的感覺(1)
-
UNIT 4-4 Aristotle認為教學應促進學生的感覺(2)
-
UNIT 4-5 崇尚自然科學的第一位現代哲學家Descatres
-
UNIT 4-6 第一位現代科學家Bacon強調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
UNIT 4-7 Locke 比喻兒童是「白板」——強調後天環境的重要
-
UNIT 4-8 法國Rosseau崇尚自然主義並以兒童為中心
-
UNIT 4-9 主張直觀教學法的平民教育之父Pestalozzi
-
UNIT 4-10 德國Herbart的教育科學理論及四段教學法
-
UNIT 4-11 提出實用主義的美國現代教育之父Dewey
-
-
第5章 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術
-
UNIT 5-1 啟發式教學法強調由內而外引出(1)
-
UNIT 5-2 啟發式教學法強調由內而外引出(2)
-
UNIT 5-3 創造思考教學非天馬行空或憑空幻想(1)
-
UNIT 5-4 創造思考教學非天馬行空或憑空幻想(2)
-
UNIT 5-5 創造思考教學非天馬行空或憑空幻想(3)
-
UNIT 5-6 慎思明辨的批判思考教學法
-
UNIT 5-7 有效解決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法
-
UNIT 5-8 提升高層次思考的問題解決教學法
-
UNIT 5-9 促進將心比心及設身處地的角色扮演法
-
UNIT 5-10 覺察內在衝突與矛盾的價值澄清法
-
UNIT 5-11 引導實踐與經驗的體驗學習法
-
UNIT 5-12 突破單打獨鬥教學型態的協同教學(1)
-
UNIT 5-13 突破單打獨鬥教學型態的協同教學(2)
-
UNIT 5-14 有效促進學生群性的合作學習教學法(1)
-
UNIT 5-15 有效促進學生群性的合作學習教學法(2)
-
-
第6章 不斷澄清教學評量的迷思
-
UNIT 6-1 釐清測驗、測量與評量的意義
-
UNIT 6-2 區分測驗、測量與評量的差異
-
UNIT 6-3 有效澄清實施教學評量的目的
-
UNIT 6-4 強調探索與分析的安置性評量
-
UNIT 6-5 檢測學生精熟程度的形成性評量
-
UNIT 6-6 找出學生問題癥結的診斷性評量
-
UNIT 6-7 判斷教學與學習成效的總結性評量
-
UNIT 6-8 一直存有許多爭議的紙筆測驗
-
UNIT 6-9 開展學生優勢智能的多元評量(1)
-
UNIT 6-10 開展學生優勢智能的多元評量(2)
-
UNIT 6-11 掌握良好教學評量的條件
-
UNIT 6-12 實踐有效教學評量的特徵
-
UNIT 6-13 謹慎詮釋不同教學評量的結果
-
UNIT 6-14 掌握實施教學評量發展的新趨勢
-
-
第7章 高效能教師應有的教學表現
-
UNIT 7-1 掌握明確可行的教學目標
-
UNIT 7-2 審慎妥善規劃與運用教學時間
-
UNIT 7-3 了解各種教學知識類型的差異
-
UNIT 7-4 擁有完整詳細縝密的教學計畫
-
UNIT 7-5 有效喚起學生的先備知識
-
UNIT 7-6 強化教學信念乃成功教學的基石
-
UNIT 7-7 擁有Shulman七種豐富的教學知識
-
UNIT 7-8 小心謹慎使用行為改變技術
-
UNIT 7-9 適時進行多元化的補救教學
-
-
第8章 高效能學習的十種方法
-
UNIT 8-1 我們學了很多但也忘了許多知識
-
UNIT 8-2 突破「神祕的七加減二」的限制
-
UNIT 8-3 有效運用編碼、儲存和檢索策略
-
UNIT 8-4 由「閱讀」變成「悅讀」再到「越讀」(1)
-
UNIT 8-5 由「閱讀」變成「悅讀」再到「越讀」(2)
-
UNIT 8-6 吸取Dale學習經驗金字塔的優點
-
UNIT 8-7 善用概念構圖以獲得具體的知識概念(1)
-
UNIT 8-8 善用概念構圖以獲得具體的知識概念(2)
-
UNIT 8-9 互為表裡的原因型與對策型魚骨圖
-
UNIT 8-10 整合完整概念的心智概念構圖
-
UNIT 8-11 不同學科應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1)
-
UNIT 8-12 不同學科應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2)
-
UNIT 8-13 引導學生善用後設認知學習策略
-
UNIT 8-14 不懂的打破砂鍋也要問到底
-
UNIT 8-15 熟悉及運用十大發問的方法
-
UNIT 8-16 再創造學習高峰經驗的驚嘆號
-
-
第9章 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
-
UNIT 9-1 輔助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
-
UNIT 9-2 神奇及琳瑯滿目的輔助教學資源
-
UNIT 9-3 由編序教學到電腦輔助教學的應用
-
UNIT 9-4 妥善運用滿足學習感官的資訊科技
-
UNIT 9-5 教師應評估與選擇適當的教學資源
-
UNIT 9-6 熟練及靈活運用教學資源的策略
-
UNIT 9-7 如何使用教學資源及其使用原則
-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