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入校授課三年之後,筆者發現當前學校因承受治學壓力,教育方向多注重於學術研究,因此老師授課亦都強調理論與辯證,甚至與實務完全脫節。理論固然重要,更是科學知識之本,但終不能離實務太遠,更不能偏頗立異,尤其絕大多數的學生畢業後都要立即投入職場,若無法學以致用則不僅是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學生的重大損失。
另一方面,筆者感於同學整理授課講義的不便,特在公餘動筆撰寫針對港埠管理、運輸與物流科系學程設計的教科書,期以增進學生的學習效能。
因此本書特從港埠第一線使用者角度撰寫港區作業實務,涵蓋硬體的基礎建設與軟體的管理營運,並配合相關職場圖片,以平實易懂方式介紹港區的基本構成要件、作業方式與未來港口發展趨勢,以供商船(航海)、運輸、物流、航運管理等相關學系學生有系統的認識港口運作。又鑒於港埠運作與海上運輸最具跨國企業特質,故而書中的關鍵專有名詞與辭句,皆加註英文原著,期以提升讀者的專業英文能力。
另一方面,筆者感於同學整理授課講義的不便,特在公餘動筆撰寫針對港埠管理、運輸與物流科系學程設計的教科書,期以增進學生的學習效能。
因此本書特從港埠第一線使用者角度撰寫港區作業實務,涵蓋硬體的基礎建設與軟體的管理營運,並配合相關職場圖片,以平實易懂方式介紹港區的基本構成要件、作業方式與未來港口發展趨勢,以供商船(航海)、運輸、物流、航運管理等相關學系學生有系統的認識港口運作。又鑒於港埠運作與海上運輸最具跨國企業特質,故而書中的關鍵專有名詞與辭句,皆加註英文原著,期以提升讀者的專業英文能力。
- 自序
-
第一章 港口的定義
-
1.1 港口的定義
-
1.2 港口的分類
-
1.3 港口的角色
-
1.4 現代港口之功能
-
-
第二章 港埠要素
-
2.1 港埠的自然要素
-
2.2 港口選址與配套考量
-
2.3 港埠空間
-
-
第三章 港埠使用者
-
3.1 引言
-
3.2 人
-
3.3 船
-
3.4 貨(旅客)
-
-
第四章 港埠設施
-
4.1 基礎建設
-
4.2 港埠設施
-
-
第五章 港埠運作實務
-
5.1 港埠作業實務
-
5.2 港埠使用者
-
-
第六章 港埠經營概念
-
6.1 港口環境背景的變遷
-
6.2 港口營運模式的演進與質變
-
6.3 港埠經營理念
-
6.4 港口創新與智慧港口
-
6.5 政府在推動智慧港口過程中的應有作為
-
6.6 灣區經濟概念
-
-
第七章 港埠貨物裝卸
-
7.1 港埠裝卸作業
-
7.2 貨物裝卸方法
-
7.3 裝卸技術的革新
-
7.4 碼頭工人
-
7.5 碼頭裝卸業在海運業的角色
-
7.6 貨物裝卸實務
-
7.7 貨物毀損與索賠
-
-
第八章 港埠政策
-
8.1 國家的港埠政策
-
8.2 港口基礎建設與港埠發展的制度性壁壘
-
8.3 港口與危機
-
8.4 臺灣港埠管理政策實施政、企分離
-
8.5 港口改革的理論依據
-
8.6 港市合一
-
-
第九章 安全環保與保全
-
9.1 港區安全
-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