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沒有貨櫃,就沒有全球化,
不會有好事多,也不會有電商龍頭亞馬遜、阿里巴巴,更不會有高科技;
透過貨櫃的起源故事,比爾.蓋茲讀到創新,
金融史學家伯恩斯坦、價值投資人帕波萊讀到產業本質。
★比爾.蓋茲年度推薦:「貨櫃改變全世界做生意的方式。」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
★重量級媒體《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財星》一致好評
★本書談論海運業歷經破壞性創新,政府的整合與監管,到打造國際航線遇到的困境。
貨櫃不只是個低科技的金屬箱子,更是緊密連結的運輸系統,
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改變,都會觸動貨櫃航運業最敏感的成本與運費。
本書訴說一個戲劇性的起源故事,
從貨櫃誕生、在1970年代廣為採用前歷經十多年的困頓發展,
再到貨櫃化大幅降低運輸成本帶來的巨大經濟影響。
1956年,一艘改裝過的油輪載運五十八個貨櫃從紐華克開往休斯頓。
這是全球貨物運輸方式革命的開始,航運公司訂購愈來愈大的船隻裝載很快成為標準規格貨櫃的金屬箱子。
從紐約到新加坡的港口城市爭先恐後地進行現代化改造,以求容納更大的船隻。
貨櫃航運逐漸發展成龐大的產業,造就今日的全球貿易:得船得貨櫃者,得天下。
本書從三個角度出發,為我們分析貨櫃如何推動全球經濟:
1. 運輸技術變革對產業的影響
2. 創新給社會資源帶來的重要性
3. 運輸成本與經濟地理之間的聯系
作者萊文森曾經擔任《經濟學人》雜誌的金融與經濟編輯、紐約外交關係協會(CFR)高級研究員,以及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經濟學家。他以以過去為人忽視的資料,證明貨櫃改變了世界的經濟版圖,造成紐約和倫敦等傳統港口的沒落,並助長過去沒沒無聞的港口的興起。從北大西洋推進太平洋,從歐美推進到亞洲,全球供應鏈緊密結合。
各界好評
20世紀下半葉,出現了一項改變世界經商方式的創新。我不是在講軟體,而是在講航運業,特別是一項你不會多想的創新:貨櫃。你們可能認為自己不想讀一本關於貨櫃的書籍。但是,這本書描述了貨櫃對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也挑戰了人們普遍對商業和創新的既有觀點。——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創辦人
這本書太精彩了。那些告訴你電晶體和微晶片改變世界的專家都錯得離譜,外表醜陋、一點也不引人注意的貨櫃航運才真正改變世界。沒有它,就沒有全球化,沒有沃爾瑪,甚至沒有高科技。看來低科技的貨櫃航運實際上是突破性的技術創新。萊文森精闢而權威的論述讀起來充滿趣味,也是一本可觀的經濟史鉅著。——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投資觀念進化論》作者
貨櫃航運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之大,可能直逼網際網路。它讓世界每個角落的貨物得以通達每個地方;大幅降低運輸成本,委外生產變成重大議題;它改造了世界的港口城市,還有更多的東西。這本文字流暢的書,把原本平淡無奇的主題變成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故事,並生動地說明簡單的創新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威廉・鮑莫爾(William Baumol)∣柏克萊創業研究中心主任、《紅皇后精神》共同作者
近40年來,成本很少被認為是全球貿易規模成長的原因,千萬不要錯過《貨櫃與航運》描繪的精彩歷史。——喬治.史托克(George Stalk)∣BCG資深顧問
貨櫃發展成航運貨物的主要模式,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它影響全球貿易、港口發展以及都市的成長。萊文森寫了一本很棒的書。——米歇爾・摩斯(Mitchell L. Moss)∣紐約大學城市政策與規劃教授
論述精采、內容豐富、嚴謹的歷史紀錄。一本前所未見的佳作。——尼爾森・李奇登斯坦(Nelson Lichtenstein)∣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歷史學教授
不會有好事多,也不會有電商龍頭亞馬遜、阿里巴巴,更不會有高科技;
透過貨櫃的起源故事,比爾.蓋茲讀到創新,
金融史學家伯恩斯坦、價值投資人帕波萊讀到產業本質。
★比爾.蓋茲年度推薦:「貨櫃改變全世界做生意的方式。」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
★重量級媒體《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財星》一致好評
★本書談論海運業歷經破壞性創新,政府的整合與監管,到打造國際航線遇到的困境。
貨櫃不只是個低科技的金屬箱子,更是緊密連結的運輸系統,
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改變,都會觸動貨櫃航運業最敏感的成本與運費。
本書訴說一個戲劇性的起源故事,
從貨櫃誕生、在1970年代廣為採用前歷經十多年的困頓發展,
再到貨櫃化大幅降低運輸成本帶來的巨大經濟影響。
1956年,一艘改裝過的油輪載運五十八個貨櫃從紐華克開往休斯頓。
這是全球貨物運輸方式革命的開始,航運公司訂購愈來愈大的船隻裝載很快成為標準規格貨櫃的金屬箱子。
從紐約到新加坡的港口城市爭先恐後地進行現代化改造,以求容納更大的船隻。
貨櫃航運逐漸發展成龐大的產業,造就今日的全球貿易:得船得貨櫃者,得天下。
本書從三個角度出發,為我們分析貨櫃如何推動全球經濟:
1. 運輸技術變革對產業的影響
2. 創新給社會資源帶來的重要性
3. 運輸成本與經濟地理之間的聯系
作者萊文森曾經擔任《經濟學人》雜誌的金融與經濟編輯、紐約外交關係協會(CFR)高級研究員,以及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經濟學家。他以以過去為人忽視的資料,證明貨櫃改變了世界的經濟版圖,造成紐約和倫敦等傳統港口的沒落,並助長過去沒沒無聞的港口的興起。從北大西洋推進太平洋,從歐美推進到亞洲,全球供應鏈緊密結合。
各界好評
20世紀下半葉,出現了一項改變世界經商方式的創新。我不是在講軟體,而是在講航運業,特別是一項你不會多想的創新:貨櫃。你們可能認為自己不想讀一本關於貨櫃的書籍。但是,這本書描述了貨櫃對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也挑戰了人們普遍對商業和創新的既有觀點。——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創辦人
這本書太精彩了。那些告訴你電晶體和微晶片改變世界的專家都錯得離譜,外表醜陋、一點也不引人注意的貨櫃航運才真正改變世界。沒有它,就沒有全球化,沒有沃爾瑪,甚至沒有高科技。看來低科技的貨櫃航運實際上是突破性的技術創新。萊文森精闢而權威的論述讀起來充滿趣味,也是一本可觀的經濟史鉅著。——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投資觀念進化論》作者
貨櫃航運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之大,可能直逼網際網路。它讓世界每個角落的貨物得以通達每個地方;大幅降低運輸成本,委外生產變成重大議題;它改造了世界的港口城市,還有更多的東西。這本文字流暢的書,把原本平淡無奇的主題變成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故事,並生動地說明簡單的創新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威廉・鮑莫爾(William Baumol)∣柏克萊創業研究中心主任、《紅皇后精神》共同作者
近40年來,成本很少被認為是全球貿易規模成長的原因,千萬不要錯過《貨櫃與航運》描繪的精彩歷史。——喬治.史托克(George Stalk)∣BCG資深顧問
貨櫃發展成航運貨物的主要模式,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它影響全球貿易、港口發展以及都市的成長。萊文森寫了一本很棒的書。——米歇爾・摩斯(Mitchell L. Moss)∣紐約大學城市政策與規劃教授
論述精采、內容豐富、嚴謹的歷史紀錄。一本前所未見的佳作。——尼爾森・李奇登斯坦(Nelson Lichtenstein)∣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歷史學教授
- 前言 低技術創新推動全世界
-
第1章 箱子形塑的世界
-
新秩序
-
高昂成本
-
貨櫃為什麼重要?
-
-
第2章 碼頭上的僵局
-
低效率
-
勞雇關係
-
碼頭工人文化
-
最早的貨櫃
-
-
第3章 卡車司機
-
嗨,麥克!
-
控制成本的高手
-
大搞收購
-
掀起革命之前
-
-
第4章 系統
-
機械天才
-
美森公司
-
華頓商學院不會教你丟銅板
-
財務管理
-
-
第5章 紐約港之戰
-
令人不悅的碼頭
-
失血
-
新時代襲來
-
衝擊
-
-
第6章 工會分裂
-
自動化導致衝突
-
勞工權益
-
機械化與現代化協議
-
華府出面了
-
-
第7章 建立標準
-
沒有海運公司加入的計劃
-
ISO標準
-
市場反應
-
-
第8章 飛快成長
-
革命的條件
-
他把所有賭注都押在貨櫃上了
-
卡車—火車—船
-
-
第9章 越戰
-
補給系統的改變
-
軍方成為最大支持者
-
與日本三井合作
-
-
第10章 暴風雨中的港口
-
美國港口
-
明日的貨櫃港
-
英國的問題
-
亞洲加入戰場
-
-
第11章 樓起樓塌
-
海運業的軍備競賽
-
從北大西洋推向太平洋
-
運力過剩
-
危機
-
-
第12章 大就是美
-
大小就是一切
-
環球航線
-
終究還是成本問題
-
-
第13章 成本與運費
-
運費難以估算
-
托運者
-
連結全世界
-
-
第14章 及時運輸
-
及時製造
-
被創新排除在外
-
-
第15章 附加價值
-
創造價值的遊戲
-
贏家
-
大港、大船
-
- 注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