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弒母:梅蘭妮.克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324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受到歐陸戲劇性歷史的鼓舞,其以納粹妄想達到頂峰,但克萊恩並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場毀損了二十世紀的瘋狂政治層面上。瘋狂將是本世紀最熱門的政治時事,而我們必須記住,精神分析與瘋狂是同時代的產物。這不是因為精神分析帶著某種世俗化之後的虛無主義,也不是因為它同時引發了上帝之死、極權主義與「性解放」!而是因為:我們帶著些許風險與些許幸福所經歷的這場形上學解構中,精神分析把我們帶往人類精神的核心,在那裡我們發現了瘋狂,那既是精神的原動力、也是其僵局。對於去認識人類的存在作為一種不適,克萊恩的作品躋身重大貢獻之列;這展現在各個方面:思覺失調、精神病、憂鬱、躁狂、自閉、遲緩與抑制、災難性的焦慮、自我的碎裂化等。而倘若說她的作品並未給我們一把神奇鑰匙來避免不適,它也是幫助我們給予不適一個優化的支持、一個改變的機會,讓我們或許得以重生。
  • 封面
  • 譯者序
  • 推薦序一 天才見天才的大隊接力:克莉斯蒂娃的《弒母》
  • 推薦序二 文明的話語能留得住幾許精神碎片的吶喊
  • 緒論 精神分析的世紀
  • 第一章 猶太家庭,歐陸經歷:一場憂鬱及種種後續
    • 1.莉布莎
    • 2.猶太人與天主教徒
    • 3.桑多爾‧費倫齊
    • 4.卡爾‧亞伯拉罕
    • 5.倫敦
  • 第二章 分析自己的孩子:從醜聞到遊戲的技術
    • 1.(兒童的)無意識知識對抗(父母的)啟蒙
    • 2.與艾力希/弗立茲一起編故事
    • 3.漢斯與(或許是)梅莉塔
    • 4.遊戲?詮釋
    • 5.白話、負向移情、幻想解凝
  • 第三章 他者、連結,其優先性與內部性:嬰兒與客體一同誕生
    • 1.自戀與客體
    • 2.裡/外
    • 3.「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分裂與投射性認同
    • 4.憂鬱心理位置:整體客體、精神空間、修復
  • 第四章 焦慮或欲望?太初即死亡驅力
    • 1.被死神吸收的愛神:施虐吞噬與肛門攻擊
    • 2.憂傷組構了我們的心靈
    • 3.嫉羨的力量押注在感恩上
    • 4.小蛋糕;小~克萊恩‧蛋糕~女士;克萊恩女士…
  • 第五章 最初暴虐的超我
    • 1.從最早的伊底帕斯階段起
    • 2.女孩與男孩皆無法倖免
    • 3.迫害性理想化與「具體性」
    • 4.理查案例:以善良去對抗希特勒-愚比王
    • 5.如何不孤寂?
  • 第六章 母親崇拜或弒母禮讚?雙親
    • 1.永遠重新開始的乳房
    • 2.初級女性階段
    • 3.女性的性……
    • 4.……以及男性的性
    • 5.結合或「交合」雙親
    • 6.奧瑞斯提亞
  • 第七章 幼幻想,一種具現化隱喻
    • 1.前於表象的代表
    • 2.焦慮與語言之間的「前敘事外殼」
    • 3.古老概念吸引著女性?
  • 第八章 內在性與象徵法等級
    • 1.從等式到象徵:迪克案例
    • 2.克萊恩觀點下的負性
    • 3.後克萊恩學派的古老與初級
    • 4.文化昇華:藝術與文學
  • 第九章 從外語情結到人際網絡:忠與不忠
    • 1.不立文本的創始人
    • 2.母親與女兒
    • 3.女士們的戰爭與和平
  • 第十章 克萊恩學說的政治版圖
    • 1.從論戰到獨立
    • 2.拉岡的嫉羨與感恩
    • 3.左派與女性主義者
    • 4.內部母親與思想深處
  • ︱附錄一︱姓名與作品索引 INDEX DES NOMS ET DES OEUVRES
  • ︱附錄二︱法中概念索引 INDEX DES NOTIONS
  • |附錄三|法文概念索引 INDEX DES NOTIONS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