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閱讀克萊恩

出版日期
2017/11/0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10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精要導覽、精闢解析克萊恩經典原著
兒童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理論的最佳入門書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是佛洛伊德最重要的後繼者之一。她承襲佛洛伊德思想,聚焦兒童心智發展,發現嬰兒的內心世界並非一張白紙,而是打出生起便在與他人(客體)的互動中經歷著愛恨交織的內心劇場。她顛覆了人們對兒童心智的想像,開拓「客體關係」理論,堪稱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

本書藉由粹選克萊恩的原著篇章,深入淺出地呈現並解析克萊恩的思想理路。作者為兩位傑出的英國精神分析學者,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克萊恩的理論與臨床貢獻,讀者可以在字裡行間感受身為臨床工作者的克萊恩對個案的敏銳與關懷,並從中理解她的思路發展過程,進而發現她直指了人在與他人互動上最原初的情感天性。

臨床案例顯明,生命早期的客體經驗影響一生人格,因此克萊恩思想的價值遠遠超越診療室,對人性與社會領域深具啟發性。作者將這部分的洞見收錄於本書第二部分,透過與克萊恩學派後繼者的文獻對話,帶領讀者領略克萊恩學說在倫理道德思辨、社會制度設計以及美感創意經驗等領域所蘊含的深刻寓意。不管是相關領域的學子、學者,或是實務工作者,本書都極具參考價值。


如果我們能以開放的心胸去進行兒童分析,
自然就會發現探究其底層的方法與媒介。
──梅蘭妮‧克萊恩
  • 封面
  • 致謝
  • 中文版序
  • 【第一章】本書與主角──克萊恩
  • 第一部
  • 【第二章】早期作品:兒童教養、教育及兒童分析
  • 【第三章】求知慾:熱好理解及其抑制
  • 【第四章】兒童分析技術
  • 【第五章】哀悼、憂鬱心理位置與其對伊底帕斯發展理論的影響
  • 【第六章】分裂、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及投射性認同
  • 【第七章】《兒童分析的故事》的獨到價值
  • 【第八章】嫉羨和感恩
  • 第二部
  • 【第九章】第二部簡介:倫理觀、美學論、社會與克萊恩的工作
  • 【第十章】克萊恩學派的倫理觀:愛與恨的道德寓意
  • 【第十一章】克萊恩學派的美學
  • 【第十二章】克萊恩與社會
  • 【第十三章】後記
  • 名詞對照
  • 延伸閱讀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