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反思

出版日期
2021/01/0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0816900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从当代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入手,通过对康德-黑格尔的市民阶级自我意识及其哲学立法的再解读,对尼采的哲学转折及其革命性意义的历史阐释,对韦伯-施米特的法律、政治思想的批判性分析,从观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了困扰现当代文化理论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基本矛盾。同时也从中国文化意识出发,处理近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在更大的经验范围和知识范围内思考特殊与普遍、整体与局部、自我与他人、主观与客观的辩证法;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双重意义上思考新中国集体经验的整体性问题,反思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时代下,如何保持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主性。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第三版前言
  • 第二版前言
  • 第一版前言
  • 导论
    • 比较的时代
    • 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
    • 作为问题意识的文化政治
    • 现代西方普遍性话语的谱系
  • 第一讲 总论:文化政治视野里的普遍与特殊:现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谱系
    • “主人与奴隶”:从政治哲学到文化政治
    • 普遍性问题的方法论反思:文化政治与观念史批判的双重视角
    • 政治哲学与文化比较
    • 社会批判、文化研究与文化比较
    •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的介入: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普遍历史理念及其内在矛盾
    •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问题的激化:重读尼采和韦伯
    • 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切关性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观念史批判与政治哲学问题的当代性
    • 课堂问答
  • 第二讲 “普遍性”的历史语境: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自由和权利观念
    • 当代中国与文化政治观念的相关性
    • 康德政治哲学中的个人、理性与国家
    • 黑格尔法哲学里面的普遍、特殊和同一性
    • 康德、黑格尔政治哲学观念的当代语境
    • 课堂问答
  • 第三讲 尼采(上):反历史主义的文化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察》)
    • 从黑格尔到尼采:市民—基督教价值体系的解体
    • 尼采的转折及其当代意义:从卢卡奇的《理性的毁灭》谈
    • 尼采的历史批判和文化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察》
  • 第四讲 尼采(下):起源、“永恒的复归”与价值的自我肯定
    • 再谈《理性的毁灭》
    • “神话”与“起源”
    • “永恒的复归”
    • “真理是一个价值事件”:走向生活世界
    • 消解与自我肯定: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里的尼采主义
  • 第五讲 韦伯与文化政治
    • 只有价值多元,没有价值中立
    • 自由的观念
    • 从存在到政治
    •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 自我肯定
    • 民族国家
    • 历史记忆
    • 政治成熟的民族
    • 课堂问答
  • 第六讲 文化政治的激化:从韦伯到施米特
    • 韦伯的立场
    • 理性的边界
    • 施米特的挑战
    • 主权、例外情况与“人类最后的战争”
    • 结束语:谈谈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 第七讲 多元文化时代的历史与主体
    • 文化多元与历史主体
    • 压抑的多样性:哈贝马斯、罗尔斯、罗蒂与杰姆逊
    • 西方独特性的元叙事:重读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世界上本没有路”
  • 出版推荐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