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讲一个文化跨国流传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地域、两种不同文化传统、两个不同时代之间。它讲德国十九世纪史学家兰克的思想,历经辗转传述,在二十世纪进入中国后,受与拒的曲折过程。 兰克终身对抗抽象理论的历史哲学,坚持从历史现象、历史事实里了解各个欧洲国家的特质。史实与史料对兰克而言,有“科学”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它们蕴含特定的政治取向,甚至有宗教的内涵。十九世纪后期,随着学术急速的专业化,兰克史学“求真”的面相被后人凸显出来,被人们以特定的方式崇拜着,他的史学思想被狭隘化。透过世纪转换期间里的史学方法论、史学史专书,兰克的科学形象在全世界传递开来。二十世纪伊始,兰克进入中国,在人们热情追求新社会、全心信仰科学的氛围里,他的治史方法在中国被辗转传述着,反映出国人心中殷切的期望,也呈现出现实中多重的局限。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序
- 目录
-
导论
-
写作缘起
-
研究思路
-
全书结构
-
-
第一章 兰克及其史学
-
一、在浓郁的宗教氛围里步入史学
-
二、对基督教世界的情怀引领着史料收集
-
三、激发出典范式的历史主义叙事
-
四、对普鲁士王室的忠诚贯穿他的写作
-
五、与巴伐利亚国王的情谊成就了兰克学派
-
六、《世界史》是上帝展现的足迹
-
-
第二章 兰克在华百年接触史
-
一、润物无声:历史与兰克
-
二、大行其法:同质的兰克
-
三、众声喧哗:多面的兰克
-
四、兴无灭资:反面的兰克
-
-
第三章 伯伦汉《史学方法论》
-
一、伯伦汉的生平
-
二、《史学方法论》的各个版本
-
三、评论《史学方法论》
-
四、伯伦汉史学在东亚的接受
-
-
第四章 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史学原论》
-
一、成书缘起
-
二、史学思想
-
三、接受与批判
-
-
第五章 坪井九马三《史学研究法》
-
一、其人其学
-
二、隐性流播
-
三、坪井九马三与梁启超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