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佛教淨土法要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967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自序
(第一卷) 淨土白毫觀修法
第一章 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義
第二章 淨土宗白毫觀修法述要
一、為甚麼要修觀
二、為甚麼要專觀白毫
三、白毫觀的基本修法
四、一心三觀的法義
第三章 古德有關淨土觀法的開示
一、普賢菩薩的開示
二、宋代知禮大師示淨土觀法
三、宋代遵式大師示淨土觀法
四、明代憨山大師示淨土觀法
第四章 《始終心要》淺講
一、修行的始終
二、修行的心要
三、三諦之理本自具足
四、無明、塵沙、見思的覆蔽
五、世尊的感歎
六、立法治病
七、觀相的次第
八、顯示圓融義
九、總結修證的整個過程
十、一切佛法的大綱
(第二卷) 淨土持念法要
1.論淨土法門的行持
2.淺談生淨土八法
3.念佛與往生
4.淨土念佛的四層工夫
5.淨土九級教學次第論
6.淨土法門的真意趣
7.覆某僧有關淨土解行書
8.談談淨土宗的幾個關鍵問題
9.淨土宗行人在病中的修持
10.淨土宗功課簡列
(第三卷) 回歸之路
1.家的超脫與回歸
2.漫談從生死解脫到返歸人生
3.走向生命的真實
4.世界就是你自己
5.論佛教解決人類問題的方法
6.你有煩惱嗎
7.佛家養生之道
8.體驗與信心
9.老年人的學佛方法
  • 自序
  • 第一卷 淨土白毫觀修法
    • 第一章 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義
    • 第二章 淨土宗白毫觀修法述要
      • 一、為甚麼要修觀
      • 二、為甚麼要專觀白毫
      • 三、白毫觀的基本修法
      • 四、一心三觀的法義
    • 第三章 古德有關淨土觀法的開示
      • 一、普賢菩薩的開示
      • 二、宋代知禮大師示淨土觀法
      • 三、宋代遵式大師示淨土觀法
      • 四、明代憨山大師示淨土觀法
    • 第四章 《始終心要》淺講
      • 一、修行的始終
      • 二、修行的心要
      • 三、三諦之理本自具足
      • 四、無明、塵沙、見思的覆蔽
      • 五、世尊的感歎
      • 六、立法治病
      • 七、觀相的次第
      • 八、顯示圓融義
      • 九、總結修證的整個過程
      • 十、一切佛法的大綱
  • 第二卷 淨土持念法要
    • 論淨土法門的行持
    • 淺談生淨土八法
    • 念佛與往生
    • 淨土念佛的四層工夫
    • 淨土九級教學次第論
    • 淨土法門的真意趣
    • 覆某僧有關淨土解行書
    • 談談淨土宗的幾個關鍵問題
    • 淨土宗行人在病中的修持
    • 淨土宗功課簡列
  • 第三卷 回歸之路
    • 家的超脫與回歸
    • 漫談從生死解脫到返歸人生
    • 走向生命的真實
    • 世界就是你自己
    • 論佛教解決人類問題的方法
    • 你有煩惱嗎
    • 佛家養生之道
    • 體驗與信心
    • 老年人的學佛方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