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仝小林新病机十九条:中医诊疗疾病新视角

出版日期
2021/01/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3597572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传承《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针对当今老年病、慢病、代谢病、心源性疾病及瘟疫等多发疾病类型的特点,提出了“新病机十九条”,包括:膜、神、髓、脾、络、心对病位的延伸,痹、伏、敏、郁、散对病机的阐发,癔、霾、燥、瘀、浊对病邪的补充,老、慢、医对病程病势的概括和医源性疾病的总结。
  • 第一章 概要
  • 第二章 诸型感冒 太卫胃表 皆属于膜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黏膜发病说
    • 四、感冒的治疗
      • (一)皮肤黏膜外感
      • (二)呼吸道黏膜外感──风热表证
      • (三)消化道黏膜外感──胃肠型感冒
      • (四)三表合病
      • (五)其他治法
    • 五、感冒的预防
    • 六、验案举隅
      • (一)皮肤黏膜外感验案
      • (二)呼吸道黏膜外感验案
      • (三)消化道黏膜外感验案
      • (四)三表合病验案
  • 第三章 诸脏沉疴 屡感加重 皆属于痹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伏邪”简述
      • (二)“伏气温病”论的发展
      • (三)“痹病”简述
      • (四)“脏腑风湿”学说的提出
    • 三、病机阐述
    • 四、脏腑风湿的论治范畴
    • 五、脏腑风湿的治则治法
    • 六、验案举隅
      • (一)升降散加减治疗IgA肾病
      • (二)从脏腑风湿辨治颅内肿瘤
      • (三)自拟“免疫方”加减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 (四)从脏腑风湿辨治脊髓空洞症
      • (五)从脏腑风湿辨治免疫性肺间质纤维化
      • (六)从脏腑风湿辨治强直性脊柱炎
      • (七)从脏腑风湿辨治脑膜炎后癫痫
    • 七、小结
  • 第四章 诸温内发 有表无表 皆属于伏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四、疾病治疗
      • (一)內除伏气
      • (二)外透表邪
      • (二)辨邪伏病位
      • (四)病久分虚实
    • 五、验案举隅
      • (一)化斑汤加减治疗尿毒症合并皮疹
      • (二)升降散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热
      • (三)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药疹
      • (四)自拟利胆汤加减治疗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 (五)凉膈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腺炎急性发作
      • (六)三草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 (七)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开炎肝功能异常
      • (八)清营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 第五章 诸疹痒喘 嚏涕窍塞 皆属于敏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一)享赋不足是过敏发生的内在基础
      • (二)外邪侵袭,邪气伏留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
      • (三)邪正交争,表里不和是过敏发生的病理基础
    • 四、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 (一)主要治法
      • (二)不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 五、验案举隅
      • (一)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过敏性哮喘
      • (二)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
      • (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
      • (四)四逆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荨麻疹
  • 第六章 诸狂躁癫 痰瘀火毒 皆属于神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一)邪犯顶焦,神机逆乱
      • (二)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 四、神系疾病的治疗
      • (一)刚证
      • (二)柔证
    • 五、验案举隅
      • (一)精神分裂症验案
      • (二)焦虑症验案
      • (三)抑郁症验案
      • (四)失眠验案
  • 第七章 诸颤瘫痿 腰脊难挺 皆属于髓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一)髓海空虚与外邪入侵是髓系疾病的病理基础
      • (二)亢进与不足是髓系疾病的两种主要状态
    • 四、髓系疾病的治疗
    • 五、验案举隅
      • (一)葛根汤加减治疗颈髓脱髓性病变
      • (一)四妙丸加减治疗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 (三)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帕金森病
      • (四)仝氏益髓起痿汤合葛根汤加减治疗脊髓空洞症
      • (五)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脊髓外伤
  • 第八章 诸扑抽哑 查无实变 皆属于癔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四、癔症的治疗
      • (一)心疗治本
      • (二)药疗治标
      • (三)针刺疗法
    • 五、验案举隅
      • (一)二陈汤加减合清心滚痰丸治疗癔症性痉挛障碍
      • (二)白金丸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癔症性心绞痛
      • (三)针刺加心理暗示治疗癔症性运动障碍
      • (四)针刺、按摩加心理暗示治疗癔症性病
  • 第九章 诸颓抑郁 易感易疲 皆属于霾
    • 一、释义
    • 二、中医的“霾病”
    • 三、病机阐述
    • 四、“霾病”之治
      • (一)扶阳散霾为基本治则
      • (二)治霾三药
    • 五、验案举隅
      • (一)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抑郁症合并神经症
      • (二)二仙汤加减治疗老年期抑郁症
      • (三)二仙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
  • 第十章 诸屑肤燥 窍干肢凉 皆属于燥
    • 一、释义
    • 二、燥证概述
      • (一)“燥”概念的源流
      • (二)“凉燥”的概念
    • 三、病因病机
      • (一)取类比象
      • (二)凉燥的病因病机
    • 四、凉燥的治则治法
      • (一)黄芪桂枝五物汤
      • (二)乌头桂枝汤
      • (三)当归四逆汤
    • 五、验案举隅
      • (一)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口干渴)
      • (二)乌头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雷诺病
      • (四)乌头桂枝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
      • (五)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亚健康
      • (六)葛根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久咳合并干燥综合征
  • 第十一章 诸火郁阻 肤灼窍热 皆属于脾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四、郁火证的治疗
      • (一)阳气遏型郁火证的治疗:升阳散火汤
      • (二)阳气虚型郁火证的治疗:补中益气汤
      • (三)阳气虚而湿热郁遏型郁火证的治疗:升阳益胃汤
    • 五、验案举隅
      • (一)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 (二)升阳益胃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灼热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三)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神经症
      • (四)升阳益胃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干燥综合征
      • (五)升阳益胃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
      • (六)补中益气杨加减治疗顽固性发热
  • 第十二章 诸纤化久病久痛皆属于络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一)脏器纤维化病位在络脉
      • (二)核心病机为久病入络
    • 四、脏器纤维化的分期辨证
      • (一)原发病期
      • (二)代偿期
      • (三)失代偿期
    • 五、干预策略
    • 六、常用方药
      • (一)化纤散
      • (二)莪术
      • (三)虫类药
      • (四)大黄䗪虫丸
    • 七、验案举隅
      • (一)多脏器纤维化验案
      • (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验案
      • (三)肾纤维化验案
  • 第十三章 诸寒湿郁 久治不愈 皆属于瘀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一)寒湿不去,两相叠加,久则成瘀
      • (二)郁可致瘀,郁久化热,则成瘀热
      • (三)经络痹阻,成痼化毒,成瘤成癌
    • 四、辨证论治
      • (一)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瘀阻
      • (二)糖尿病──郁而化热,久致瘀热
    • 五、验案举隅
      • (一)乌头桂枝汤加减治疗关节炎
      • (二)补肾通络汤加减治疗骨关节炎
      • (三)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糖尿病
  • 第十四章 诸结癖瘤 菱形发病 皆属于郁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三、“三联”疾病的病因病机探讨
      • (一)病因的相似性
      • (二)病机的相关性
    • 四、“三联”疾病的治疗
      • (一)基本治法
      • (二)常用方法
    • 五、验案举隅
      • (一)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验案
      • (二)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案
      • (三)甲亢突眼验案
      • (四)甲状腺结节合并痛经验案
  • 第十五章 诸汗尿多神耗阴伤皆属散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一)有形之物的耗伤
      • (二)无形之气的耗散
    • 四、“散者收之”的应用原则
    • 五、“散者收之”的具体应用
      • (一)多汗
      • (二)多尿
      • (三)不寐
      • (四)脱证
    • 六、验案举隅
      • (一)多汗验案
      • (二)多尿验案
      • (三)失眠验案
      • (四)脱证验案
    • 七、小结
  • 第十六章 诸呆迟弱 四道虚损 皆属于老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四、干预策略
      • (一)对衰老的干预
      • (二)对老年诸症的干预
      • (三)干预时机
    • 五、验案举隅
      • (一)仝氏仙附阳光汤加减治疗厥证
      • (二)缩泉益肾煎加减治疗老年肾功能减退
  • 第十七章 诸病缠绵 入络累脏 皆属于慢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一)慢病多虚
      • (二)慢病多痼
      • (三)慢病多变
    • 四、慢病的治法
      • (一)“围方”治慢病
      • (二)峻补不若缓补
      • (三)慢病方药剂型宜选用丸散膏丹
      • (四)慢病蚕食法
    • 五、验案举隅
      • (一)小剂量汤剂缓补中焦以控制糖尿病
      • (二)从汤剂改为水丸长期中治疗糖尿病
      • (三)汤剂、散剂联用治疗产后头风
      • (四)“蚕食法长疗程缓补治疗大量蛋白尿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
  • 第十八章 脂酸上溢中满皆属浊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病机阐述
      • (一)病因分析
      • (二)证候演变
    • 四、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 (一)以态为经
      • (二)以病为纬
    • 五、验案举隅
      • (一)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验案
      • (二)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验案
      • (三)代谢性高血压验案
      • (四)无症状高脂血症验案
      • (五)代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验案
  • 第十九章 诸眠焦躁烦倦压抑皆属手心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西医概述
      • (二)中医概述
    • 三、情志病的治疗
      • (一)实证
      • (二)虚证
    • 四、验案举隅
      • (一)失眠验案
      • (二)焦虑症验案
      •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验案
      • (四)抑郁症验案
  • 第二十章 诸病乱投 百药杂陈 皆属于医
    • 一、释义
    • 二、疾病概述
      • (一)医源性疾病的定义
      • (二)“医源性疾病”概念的源流
      • (三)医源性疾病的分类
    • 三、病机阐述
      • (一)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 (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 (三)糖皮质激素的药性分析
    • 四、治疗
    • 五、验案举隅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