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當責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129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熱銷20萬冊,「當責式管理」的權威原典
基層到高管提升執行力與領導力的教戰手冊

★2007年政治大學10大科技管理好書★
★2008年台灣金融研訓院選書★
★2008年國家文官學院推薦選書★


◤當責是種黏著劑,把承諾和成果連結在一起!
當責的字源及延意是:要算清楚的、需報告的、可依賴的、能解釋的、知得失的、負後果的、重成果的。
「當責者」要能承擔全責,要確定「負責者」能完成工作。
成果沒交出就是任務未了,俗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現實世界裡並不適用。
當責是一種允諾、一種義務,不只是對自己,還要對週遭其他人,要交出一個特定的、已約定的成果。

當我們願意對行動及其應用,接受整體責任時,我們就承擔了當責。
當我們無可避免地承擔起當責,我們就不會傾向於把責任推向他人,或推向我們所無法控制的環境。
向上提升走向當責,抑或向下沈淪陷入交相指責,將會導致兩種迥然相異的結果。

◤選擇無限大∞的人生,拒絕淪落為0的失敗!
如果,你擁有100%的責任感,心堅志定,總是全力以赴,你的事業與人生一定會成功。
仿數學式來運算,100%是1.0—歷經人生無數次的1.0 責任感運作,是1.0 的n 次冪方:
(1.0)^n=1.0 × 1.0 × 1.0 × ……=1.0。
這是完整穩當的100%人生與事業,是可喜可賀的。

相反地,如果你身陷「受害者循環」中無法自拔,也乏人指點無法自我提升──
你的責任感已非100%,可能已下降至60%。同樣地歷經人生無數次的運作後,數學式最終會趨於0,方程式是:
(0.6)^n=0.6 × 0.6 × 0.6 × ……→ 0

如果,繼續沉淪至「受害者頹尚」的庇護下,責任感可能已下降至20%左右,n次運算的數學方程式是:
(0.2)^n=0.2 × 0.2 × 0.2 × 0.2 x ……→ 0

然而,如果你多加一盎司、多一份自動自發的專業精神,具有105%乃至110%的責任感;
那麼,在無數次的事業與人生運作後是:
(1.05)^n=1.05 × 1.05 × 1.05 × ……→ ∞
(1.10)^n=1.1 × 1.1 × 1.1 × ……→ ∞
兩式最終都是趨近於無限大,只是時間快慢而已。

◤當責不讓,選擇一個更成功的事業與人生!
若不能為成果擔起當責,再資深的人也只是部屬,總是在看老闆臉色、仰人鼻息;
若能為成果擔起當責,再年少的人也算最高管理人,知所當為、為所當為、全力以赴並交出成果。
學會當責不讓,將幫助你經營自己、領導團隊、推動跨部門合作與組織長青,乃至加值社會。

本書文風淺顯易懂,輔以豐富的在地實務經驗與理論探討,是東方社會研究當責的最佳指南。
希望你能以個人當責為基礎,層層躍升,拾級向上,逐次掌握領導人所需的當責大勢!

【最新增訂版特色】
精裝開本,重新校訂並新增融會作者4本著作的管理領導學精華的本版序,值得基層、高管、創業者收藏賞讀。

【好評推薦】
「當責+賦權,不僅是專業工作者所應具備的核心價值,更是企業的永續關鍵。」──何飛鵬,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

「文隆兄透過公/民營各行業的實際接觸,長年累積了不少真槍實彈的經驗與心得,在『當責』這個標幟下鉅細靡遺、淋漓盡致地跟大家說明waht, why, how,實在是讀者的福份。」──楊千,交通大學EMBA榮譽執行長

「《當責》一書為我們展示了有關『當責』這一最新管理理念的全息視角。同時,書中豐富的個案分析與深入淺出的理念,都為我們更好把握『當責式管理』提供了上佳的讀本。原來,有關責任的話題,竟可以如此引人入勝;原來,融合了當責理念的管理模式,是如此貼近日常管理的實際需要。」──李開復,Google公司前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杜邦十多年前開始了銳西(RACI)的應用,強化了團隊合作效能,文隆兄參與其中,卓有貢獻。本書融合其數十年企業經驗,集結心血與智慧,對提升個人與組織的競爭力大有助益。」──蔡憲宗,杜邦公司前全球人力資源部亞太區總裁

「張文隆先生潛心研究當責十餘年,是我所知台灣對當責最有研究、最多涉獵的專家,相信台灣企業主管們能透過此書強化執行力,造就高績效、高競爭力的組織。」──詹文寅,安華高(AVAGO)科技公司前副總裁暨亞太區總經理

「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每天都有許多機會運用當責。我強烈建議讀者,《當責》書要買,也要看,它將能使你在職場表現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更得心應手!」──林宏義,保德信人壽前資深副總經理
  • 作者介紹
  • 捨我其誰?──當責的無可取代
  • 擔當全責、拒絕藉口、追求卓越、交出成果!
  • 專家推薦
  • 初版作者序
  • 再版作者序與學員迴響
  • 增訂版作者序
  • 第1篇 迎接一個翩然來臨的當責時代
    • 第1章 在渾沌中認清當責真義
      • 1.1 當責的字源延意
      • 1.2 當責有五個面向
      • 1.3 當責是一種抉擇
      • 1.4 當責要承擔後果
      • 1.5 當責是一種合約
    • 第2章 從模式與實例中評析當責原理
      • 2.1 「當責者」對應「受害者循環」的三個模式
      • 2.2 「當責」對應「負責」的八個比照
    • 第3章 當責的一些關鍵性應用
      • 3.1 ARCI應用例:大船出航
      • 3.2 ARCI應用:微軟的一個績效改進計劃
      • 3.3 ARCI應用例:美國環保署的一個大型計劃
      • 3.4 ARCI應用例:跨部門團隊
      • 3.5 ARCI應用例:當責在組織內的上下傳承
      • 3.6 ARCI應用例:管理關鍵性營運重大案
      • 3.7 ARCI應用例:建立ARCI矩陣的責任圖解
      • 3.8 ARCI應用例:承擔當責者有資格標準
      • 3.9 ARCI應用例:直線責任對幕僚責任
      • 3.10 ARCI應用例:ARCI的運作環境
      • 3.10.1 權柄與責任是怎樣協商的?
      • 3.10.2 資源不足怎麼辦?
      • 3.10.3 績效考核為什麼是必須的?
      • 3.11. ARCI應用例:什麼時候用ARCI?
  • 第2篇 開展一個層層躍升的應用領域
    • 第4章 當責的最基礎:個人當責(Personal Accountablity)
      • 4.1 個人當責的特質
      • 4.2 個人當責:問好問題
      • 4.3 個人當責的自我實踐
    • 第5章 團隊中的互動:個體當責(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 5.1 個體當責的應用例:好好打一場好球
      • 5.2 個體當責的根基:當責真義與個人當責
    • 第6章 團隊成功之鑰:團隊當責(Team Accountability)
      • 6.1 當責讓團隊更具特色
      • 6.2 團隊當責與當用工具
      • 6.3 團隊當責的迷思
    • 第7章 形成當責文化:組織當責(Organizational Accountability)
      • 7.1 企業文化的認識、塑造,與衝擊
      • 7.2 塑造當責的企業文化
      • 7.3 確立當責領導
      • 7.4 提升組織當責的位階
    • 第8章 當責的最高層:企業/社會當責(Corporate / Social Accountability)
      • 8.1 企業當責及其四要件
      • 8.2 企業當責循環
      • 8.3 與利害關係人互惠互利
      • 8.4 成為一個當責企業之後
      • 8.5 企業當責的一個著例
      • 8.6 社會當責8000(SA8000)
      • 8.7 「企業/社會當責」的綜合用法
  • 第3篇 當責不讓以經營自己領導團隊
    • 第9章 當責──提升執行力
      • 9.1 當責如何提升執行力?
      • 9.2 當責是執行力的靈魂
      • 9.3 當責是一種紀律
    • 第10章 當責──推動跨部門團隊的運作
      • 10.1 團隊運作的金三角紀律:當責是其中之一
      • 10.2 團隊運作的金字塔結構:當責是承先啟後
      • 10.3 當責是團隊運作的關鍵組成
      • 10.4 當責文化是跨部門團隊成功的靈魂
    • 第11章 當責──設定目標與計量管理
      • 11.1 目標的迷思與迷失
      • 11.2 目標的設定與管理
    • 第12章 當責──培育領導人才
      • 12.1 「責任感中毒」與「責任階梯」
      • 12.2 領導人的「教練」能力
      • 12.3 你是「將」將,還是「將」兵?
      • 12.4 戴幾頂帽子的問題
  • 結 語 當個「當責領導人」
  • 後記
  •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