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我是精神科醫師,
但我也曾是罹患憂鬱症的病人。
現在是走上街頭、派送幸福的使者,
正開著「苦悶諮商車」尋找傷心的人。
在接下去之前,請先問問自己或關心身邊親友是不是……
• 經常感到內心苦悶
• 心事無人知,因為擔心聽到的人會難過
• 內心電力常僅剩不到10%
• 覺得自己根本不該出生
• 人生走向似乎與天性不符
只要您或親友符合其中一項,就需要這位「瘋狂」精神科醫師。
在諮商車裡,無論你有多「心苦」,
沒有診斷、沒有標籤、沒有批判,
只有向你伸出援手的感同身受與真心關懷,
在你流淚時遞出面紙,在你歡笑時拍手鼓勵。
「也許你正獨自經歷巨大的痛苦,
但請你依然懷抱希望,
因為,
有人願意和你一起分擔痛苦。」
本書作者林宰暎,曾在就讀醫學院時飽受憂鬱症之苦,然而,他實際經歷過的內心煎熬,以及實習時從病患身上學到的經驗,引導他走向精神科醫師之路。
雖然畢業後曾在醫院服務,但有感於一般人對精神病院仍有很大的心理抗拒,於是作者決定走出診間,開著諮商車穿梭大街小巷,聆聽心苦之人的心事、撫慰他們受傷的心。
書中沒有艱澀的醫學詞彙,作者以隨筆散文的形式、平易近人的文字,道出了他投入諮商車服務的緣由、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和挫折,以及從中獲得的感動及成長,是一本充滿溫暖與感動的書。
此外,也傳遞了在面對精神疾病時的正確觀念,希望大眾能夠更關注心理健康議題。
我們每天都會檢查手機電池的電量,但你曾留意過心中電池的電量還剩下多少百分比嗎?
在講求成效、外在形象及個人表現的現代社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痛苦或倦怠的時刻,若發現心中電池亮起紅燈,請翻開本書,讓我們一起為疲憊的心靈充電。
【名人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讀者好評】
「讀這本書的感覺是『即使只有一個人願意聽我說話,我的生活也可以有所改變』。這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我想你讀完這本書後也會有同感。」
「作者在街頭志願服務的獨特經歷,以及自己的體悟,可以說是這本書的真正價值,這是作者給我們的勇氣。當我讀這本書時,我覺得我想為自己的幸福變得更加勇敢。對於所有覺得人生不適合自己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拍拍肩膀、會給你一點鼓勵的書。」
但我也曾是罹患憂鬱症的病人。
現在是走上街頭、派送幸福的使者,
正開著「苦悶諮商車」尋找傷心的人。
在接下去之前,請先問問自己或關心身邊親友是不是……
• 經常感到內心苦悶
• 心事無人知,因為擔心聽到的人會難過
• 內心電力常僅剩不到10%
• 覺得自己根本不該出生
• 人生走向似乎與天性不符
只要您或親友符合其中一項,就需要這位「瘋狂」精神科醫師。
在諮商車裡,無論你有多「心苦」,
沒有診斷、沒有標籤、沒有批判,
只有向你伸出援手的感同身受與真心關懷,
在你流淚時遞出面紙,在你歡笑時拍手鼓勵。
「也許你正獨自經歷巨大的痛苦,
但請你依然懷抱希望,
因為,
有人願意和你一起分擔痛苦。」
本書作者林宰暎,曾在就讀醫學院時飽受憂鬱症之苦,然而,他實際經歷過的內心煎熬,以及實習時從病患身上學到的經驗,引導他走向精神科醫師之路。
雖然畢業後曾在醫院服務,但有感於一般人對精神病院仍有很大的心理抗拒,於是作者決定走出診間,開著諮商車穿梭大街小巷,聆聽心苦之人的心事、撫慰他們受傷的心。
書中沒有艱澀的醫學詞彙,作者以隨筆散文的形式、平易近人的文字,道出了他投入諮商車服務的緣由、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和挫折,以及從中獲得的感動及成長,是一本充滿溫暖與感動的書。
此外,也傳遞了在面對精神疾病時的正確觀念,希望大眾能夠更關注心理健康議題。
我們每天都會檢查手機電池的電量,但你曾留意過心中電池的電量還剩下多少百分比嗎?
在講求成效、外在形象及個人表現的現代社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痛苦或倦怠的時刻,若發現心中電池亮起紅燈,請翻開本書,讓我們一起為疲憊的心靈充電。
【名人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讀者好評】
「讀這本書的感覺是『即使只有一個人願意聽我說話,我的生活也可以有所改變』。這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我想你讀完這本書後也會有同感。」
「作者在街頭志願服務的獨特經歷,以及自己的體悟,可以說是這本書的真正價值,這是作者給我們的勇氣。當我讀這本書時,我覺得我想為自己的幸福變得更加勇敢。對於所有覺得人生不適合自己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拍拍肩膀、會給你一點鼓勵的書。」
- 【序言】一個在你身邊的人
-
第一章 瘋了的精神科醫師
-
我也曾經罹患心病
-
瘋了的精神科醫師
-
在不合常理的路上找到的答案
-
直到我們說再見
-
我不再無謂等候
-
無論是哪裡都可前往的諮商車
-
我是想變成這樣,才從醫院辭職的嗎?
-
沒有地方可去、也沒有地方可停放的累贅
-
累贅,再次誕生
-
-
第二章 無法向任何人傾訴的話
-
我的夢想是hanky
-
好像不同、又沒有不同的諮商
-
某個憂鬱症病患的日記
-
差點變成大型蒸籠的諮商車
-
沒有辦法擦乾眼淚的日子
-
陌生的地方、難忘的夜晚、被眼淚浸濕的麵包
-
對不起,我沒能幫助您
-
非法醫療行為?
-
生平第一次說的話,要承諾一輩子的話
-
-
第三章 我覺得人生不適合我
-
醫師也哭了,所有人都叫我忘了吧!
-
我的孩子生病了
-
因為爸爸是精神科醫師
-
我的孩子也生病了
-
自尊心與愛情的關係
-
有沒有妳這個媽媽都一樣
-
應該死亡的理由、應該活下去的理由
-
和憂鬱症病患一起接受的臨終體驗
-
所有老人都是前輩
-
-
第四章 最近心情怎麼樣?
-
現在心情怎麼樣?⑴
-
現在心情怎麼樣?⑵
-
學習幸福得知的東西
-
我不是「丟棄」金錢的人
-
我也可以罵人!
-
該審視的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
-
-
第五章 我也可以變得幸福嗎?
-
在申海哲紀念街道
-
諮商車改名了
-
時隔一年傳來的消息
-
醫師與病患之間
-
和病人擊掌
-
街頭與醫院之間
-
善行是從模仿開始,幸福是從分享心意開始
-
- 【尾聲】無論何時、何處、條件如何,讓我們見面吧!
- 各種感謝留言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