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日常菇事:一個真菌學家的自然微觀書寫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59560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如果你想了解真菌,那麼就讓我們啟程吧,像菌絲一樣開始探索。」

你曾經讚嘆形形色色的動物之美,也曾經驚嘆多采多姿的植物之麗,那麼,你一定也會被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真菌迷得神魂顛倒!不過,「真菌」究竟是什麼?

在都市裡的真菌,大部分時間都很低調,但其實它們就生活在我們周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深深影響著人類的文化與歷史。真菌這個了不起的生物,就讓真菌博士顧曉哲為我們娓娓道來。

從英國到芬蘭,從挪威到臺南,追尋著千絲萬縷:從紅麵包黴的受精絲聊到新器官的命名儀式,從真菌的馴化聊到乳酪與農業演變,觀察金針菇來探討重力,光、電、音樂對真菌有什麼影響?臺灣的養菇產業竟曾經為世界之最,而帶來無數文明進程的真菌同時也是古文物的剋星……大大小小的迷人菇事,讀來又哭又笑或聞之色變的精采內幕,保證讓你愛上這種了不起的生物。

【愛菇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石信德︱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菇類研究室研究員兼主持人
李博仁︱陽明交通大學生醫系副教授
卓霆宇|真菌攝影師
胖胖樹(王瑞閔)︱金鼎獎科普作家
高智鵬︱導演/藝術家
張原銘︱芬蘭頌拓CEO
陳煥雅︱旅居芬蘭作家
廖政豪︱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參事
歐淑珍︱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兼副教務長
鍾國芳|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主任

「一段真菌與人生的真實自然故事,就在本書中藉著作者的親身經歷,從顯微鏡中觀察到的真菌細胞到市場的菇類,且讓這位真菌學家娓娓道來。」──石信德

「這是一本充滿趣味,知識性又帶有淡淡感傷的菇菇文學,全新菇菇書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李博仁

「對菇的歷史文化瞭如指掌的顧曉哲老師再度令人驚豔,帶領我們看見更多菇與臺灣的獨特關聯,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我們生活這塊土地的日常菇事。」
──胖胖樹(王瑞閔)

「芬蘭隨處有森林,作者生動又逗趣的芬蘭森林採菇經驗與描述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又捧腹大笑。注重生態與保育的芬蘭,會是真菌應用發光發熱的最佳地點。」──張原銘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作品,不僅是一本生動有趣的科普書籍,更是一位真菌學家的真摯情感之書。作者用心靈的筆觸,將真菌的奧祕、美麗和重要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如同作者所言:『未來是真菌的,真菌也是我們的未來!』」──陳煥雅

「菇博士再度以獨特的幽默感,引領讀者探索神祕的真菌宇宙。這是一本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的書,閱讀的同時也讓人不禁想要跟著作者一起重回到芬蘭森林中尋寶採菇。」──廖政豪

「專家通常意指某一領域的行家,其擁有的知識深度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範疇。真菌專家曉哲不僅是該領域的翹楚,更獨特的是他擁有講述故事的才能,並善於以此技巧傳遞知識。曉哲的文筆細膩且充滿活力,他講述的菇菇故事不僅深入淺出,還能生動地引領各年齡層的讀者深入菇菇的奇妙世界,使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驚奇和魅力!」──歐淑珍
  • 前言
  • 第一部 英國
    • 真菌A片導演
    • 叫阮ㄟ名
    • 不是達爾文的鴿子
    • 向上的力量
    • 看見七色彩虹
    • 埃及豔后與木乃伊
  • 第二部 芬蘭
    • 糾結不糾結
    • 靈芝王與靈芝
    • 吾自水中來
    • 呼吸一口溫度
    • 留在車諾比
  • 第三部 臺北
    • 太空之旅
    • 養活一代臺灣人
    • 雷公菇傳奇
    • 重金屬不搖滾
  • 第四部 臺南
    • 水仙宮市場
    • 被吃掉的文化遺產
    • 雕梁畫棟有真菌
    • 未來菇舍
  • 第五部 在任何地方與真菌的相遇
    • 在腐生的日子裡
    • 食物的逆襲
    • 辛巴的蟲子大餐
    • 未來肉
    • 真菌學系
  • 後記
  • 延伸閱讀
  • 名詞對照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