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30年功力之大成
這不是商業周刊〈去梯言〉專欄的集結出版,
而是歷史評論家公孫策去蕪存菁後,
一秉「放心大膽說話」風格,
寫下他對台灣時事的觀察與對未來的期許!
「去梯言」的典故就出自諸葛亮:
《三國演義》劉備投奔荊州劉表。劉表老病且喪偶,繼室蔡夫人的哥哥蔡瑁當權,多方設計要除去劉表的長子劉琦。劉琦向諸葛亮求計,諸葛亮以疏不間親為由推辭,其實是顧忌蔡瑁的眼線。
一次,劉琦邀諸葛亮上樓觀書,命人撤去梯子,說:「先生現在可以放心教我了吧。」於是諸葛亮獻策,劉琦自請領兵出鎮江夏,免於被繼母陷害。
所以,「去梯言」的意思就是「放心大膽說話」。十多年來,我自忖做到了放心大膽說話,這一本書仍然努力維持風格。然而,個人專欄必有作者的個人好惡,這一點,讀者當有認知,而能包容我的不遜。
本書大概取用了「十年精華」約二分之一強,所以,「去梯言」的讀者想必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這些歷史故事與寓言卻多半不再用於對應當初的題目。這並不意味著昨是今非,反而是那些「精華」能夠歷久彌新的印證。
──摘自〈自序:歷史之眼,去梯之言〉
這不是商業周刊〈去梯言〉專欄的集結出版,
而是歷史評論家公孫策去蕪存菁後,
一秉「放心大膽說話」風格,
寫下他對台灣時事的觀察與對未來的期許!
「去梯言」的典故就出自諸葛亮:
《三國演義》劉備投奔荊州劉表。劉表老病且喪偶,繼室蔡夫人的哥哥蔡瑁當權,多方設計要除去劉表的長子劉琦。劉琦向諸葛亮求計,諸葛亮以疏不間親為由推辭,其實是顧忌蔡瑁的眼線。
一次,劉琦邀諸葛亮上樓觀書,命人撤去梯子,說:「先生現在可以放心教我了吧。」於是諸葛亮獻策,劉琦自請領兵出鎮江夏,免於被繼母陷害。
所以,「去梯言」的意思就是「放心大膽說話」。十多年來,我自忖做到了放心大膽說話,這一本書仍然努力維持風格。然而,個人專欄必有作者的個人好惡,這一點,讀者當有認知,而能包容我的不遜。
本書大概取用了「十年精華」約二分之一強,所以,「去梯言」的讀者想必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這些歷史故事與寓言卻多半不再用於對應當初的題目。這並不意味著昨是今非,反而是那些「精華」能夠歷久彌新的印證。
──摘自〈自序:歷史之眼,去梯之言〉
- 〈推薦專文〉人人都該看的歷史故事書
- 〈推薦專文〉華文世界借古諷今第一筆
- 〈推薦專文〉領導企業猶如治國
- 〈自序〉歷史之眼,去梯之言
-
第一部 必然與偶然
-
一、政權為什麼敗掉?
-
二、Long Stay為了啥?
-
三、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四、「在野優勢」打哪來?
-
五、鬼話、神話與屁話
-
六、一旦感染權力病毒
-
七、馬後誰會贏?
-
八、說一套做一套必敗
-
九、與阿扁切割者勝
-
-
第二部 正統與主流
-
一、亡秦必楚與人心思漢
-
二、正統的象徵
-
三、在德不在鼎
-
四、正統的興亡
-
五、台獨正統何在?
-
六、轉型不正義
-
七、有正統無主流不行
-
八、朋黨是人才殺手
-
九、五都恐尾大不掉
-
十、國民黨的內鬥基因
-
十一、民進黨的派系基因
-
十二、第三黨為何沒有空間?
-
十三、行政團隊該如何建立?
-
-
第三部 改革與陣痛
-
一、放縱是第一大敵
-
二、貪心是第二大敵
-
三、沒有太大不能割除的瘤
-
四、改革得是真心誠意
-
五、改革十戒
-
六、國民黨的三座大山
-
七、馬英九心頭的三座大山
-
-
第四部 王道與王八蛋之道
-
一、執行決定成敗
-
二、沒米也要會煮番薯湯
-
三、同理心就是王道
-
四、回應變局要快準狠
-
五、不識其人,觀其所使
-
六、記取教訓才不會昏庸
-
七、屁話猛於虎
-
八、掉以輕心是最大危機
-
-
第五部 兩岸與統獨
-
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二、安危他日終須「仗」?
-
三、和平談何容易?
-
四、外交有沒有活路?
-
五、北京在想什麼?
-
六、台灣能做什麼?
-
七、省籍「赤目」之症
-
八、真假台獨的三個指標
-
- 〈附錄〉 寓言典故出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