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觀勝義諦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61328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佛教認為一切現象「緣起性空」
緣起緣滅這個道理人人都聽過,但甚麼是「空性」?
它是空的?還是圓的?為什麼證悟空性者能了脫生死煩惱?
讀懂《中觀》就能了解「空性」的奧秘!
讀懂《中觀》就掌握了大乘佛法的精髓!

世間宗教信仰都提倡慈悲大愛,但佛教不只講慈悲,最重要的是講「緣起性空」:一切隨因緣生、亦隨因緣滅,故沒有獨立的自性可言。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改變」的可能性,才能夠福慧雙修,了脫生死煩惱。所以空性,絕非空空如也。

「緣起性空」是「中觀」思想的根基。而「中觀」是由有「佛陀第二」美名的印度大師──龍樹菩薩,依據《般若經》等貫通上述義理並闡發其義,成為大乘佛法千年來度眾解脫的關鍵。

【欲了解「空性」必讀經典】
本書講述的是龍樹菩薩著作《中觀論頌》,為闡析空性教理之經典。其透過各種提問(立)與回答(破)的反覆辯證中,發現一切萬象都是互相依存,沒有一個獨立不變的自性存在,以此破除自他的執著。

透過聞思修,聞即聆聽《中論》的解說、閱讀其文字,而思、修即是「中觀」的觀照法門,如此才能將我們偏向常(實有)或偏向斷(空無)的慣性慢慢轉為「中道」,最終證得中道不二法門。

【本書四大特色】
●講者見解精闢:果煜法師推崇並深究「中觀」思想多年,獨特見解精采可期。
●內容白話講述:避免艱澀難懂文字,加上善用生活實例,更適於現代人研讀。
●次第重新整理:由簡入繁的層次,對欲深入認識中觀者,更容易理解與學習。
●出版機緣難逢:中國大乘佛教各宗對《中觀》研究不多,綜合上述特點,故本書出版機緣千載難逢。
  • 開場白
  • 1.觀因緣品
  • 2.觀因果品
  • 3.觀六情品
  • 4.觀五陰品
  • 5.觀六種品
  • 6.觀本住品
  • 7.觀作作者品
  • 8.觀染染者品
  • 9.觀然可然品第九
  • 10.觀苦品
  • 11.觀業品
  • 12.觀行品
  • 13.觀合品
  • 14.觀十二因緣品
  • 15.觀本際品
  • 16.觀時品
  • 17.觀三相品
  • 18.觀成壞品
  • 19.觀去來品
  • 20.觀有無品
  • 21.觀四諦品
  • 22.觀法品
  • 23.觀邪見品
  • 24.觀縛解品
  • 25.觀顛倒品
  • 26.觀如來品
  • 27.觀涅槃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