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匯聚佛陀智慧結晶的寶典
生命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廣論》裡找到答案!
佛學鉅作‧全新譯本★《菩提道次第廣論》由藏文直譯為現代中文!
打破順序‧直指核心★從證悟根本開始,讓現今普羅大眾的研讀有所銜接!
《(藏譯中)菩提道次第廣論》旨在幫助所有根器與心性不同的眾生,一步一步經過修學、邁向成佛解脫之道!此新譯本共有三冊:第一冊包含菩提道次第三士道中的下士道和中士道,分別講述獲得後世安樂之道及解脫生死之道;第二冊則包含上士道中修習六度和止的方法,總括大乘之行;第三冊、也就是本書,講述空性見、觀的修法以及止觀雙運,其中「空性見」及「修觀」的部分在漢語語境中稱作「觀品」或「毘鉢舍那章」,在西藏中觀思想史中也佔據特殊的地位。
本書主要採用現代漢語的語句結構、輔以現代佛教研究的成果,並以藏文《四家合註》來解除疑難問題;在書後又增一附錄,提供《菩提道次第廣論》觀品部分《四家合註》的詳細科判,來幫助讀者理解書中內容。全書釋義詳盡、引證詳實,在閱讀及理解上較無門檻與隔閡,對於甚深佛法的修持與通達,亦相當有助益,可謂趣入究竟涅槃的實修之作!
生命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廣論》裡找到答案!
佛學鉅作‧全新譯本★《菩提道次第廣論》由藏文直譯為現代中文!
打破順序‧直指核心★從證悟根本開始,讓現今普羅大眾的研讀有所銜接!
《(藏譯中)菩提道次第廣論》旨在幫助所有根器與心性不同的眾生,一步一步經過修學、邁向成佛解脫之道!此新譯本共有三冊:第一冊包含菩提道次第三士道中的下士道和中士道,分別講述獲得後世安樂之道及解脫生死之道;第二冊則包含上士道中修習六度和止的方法,總括大乘之行;第三冊、也就是本書,講述空性見、觀的修法以及止觀雙運,其中「空性見」及「修觀」的部分在漢語語境中稱作「觀品」或「毘鉢舍那章」,在西藏中觀思想史中也佔據特殊的地位。
本書主要採用現代漢語的語句結構、輔以現代佛教研究的成果,並以藏文《四家合註》來解除疑難問題;在書後又增一附錄,提供《菩提道次第廣論》觀品部分《四家合註》的詳細科判,來幫助讀者理解書中內容。全書釋義詳盡、引證詳實,在閱讀及理解上較無門檻與隔閡,對於甚深佛法的修持與通達,亦相當有助益,可謂趣入究竟涅槃的實修之作!
- 譯者序
-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的科判(第三冊部分)
-
【第一部】空性見與修觀法
-
【第一章】總述
-
【第一節】引子
-
【第二節】確認了義和不了義
-
【第三節】解釋龍樹旨趣的各種體系是如何出現的
-
【第四節】進入空性的次第
-
-
【第二章】認識正理所破除的對象
-
【第一節】別人的觀點之一:所確定的所破範圍太廣
-
【第二節】「世俗法不存在」的主張破壞了中觀宗的特法
-
【第三節】世俗法是無法破除的
-
【第四節】別人的觀點之二:所確定的所破範圍太為狹窄
-
【第五節】認識所破的正確方式
-
-
【第三章】應成與自續
-
【第一節】有關應成與自續的含義的錯誤觀點
-
【第二節】應成與自續的正確含義
-
-
【第四章】如何用正理來破除所破
-
【第一節】破人我
-
【第二節】破法我
-
【第三節】斷障的方式
-
-
【第五章】觀的分類、修法和成就的標準
-
【第一節】觀的分類
-
【第二節】修觀的方法
-
【第三節】成就觀的標準
-
-
-
【第二部】止觀雙運與論的結尾
-
【第一節】止觀雙運
-
【第二節】道總義
-
【第三節】修學金剛乘要略
-
【第四節】結尾
-
- 【附錄】《四家合註》觀品部分的科判
- 縮略語
- 引用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