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台灣文化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8008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原住民族、荷蘭、清朝、日本、中華民國……
隨著政權的轉移、人口組成的改變,
文化積累融合,
形塑出多元的今日台灣。

台灣這塊海島,政權從荷蘭、西班牙過渡到清朝、日本、中華民國,每個政權都或多或少地對台灣輸入其已發展久遠的母國文化,因而在歷來政策主導下,造就出台灣鮮明的「一時期一主要文化」特徵。不過,舊文化的延續性並未因新文化加入而完全斷裂,新的文化亦會隨著時間流轉而內化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台灣文化便是在這樣的基調下,多層次地累積融合,形成如今的性格與風貌。

本書分為八個篇章,沿著歷史脈絡具體而微地呈現各個時期一連串新文化移入、與原有文化交融改變的過程,宏觀而具體地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走入過去的生活情境,從大方向理解現在習以為常的台灣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從史前文化發展到今天、走向明日未來……
  • 【導言】從文化生活中發掘歷史趣味,建立你我歷史中心論述
  • 第1章 史前文化
    • 台灣文化的萌芽從台灣島的誕生開始
    • 台灣VS.國際大事記
    • 【台灣史前文化的特色】冰河期即將消失前,台灣史前文化正悄悄誕生
    • 【台灣史前文化的發現】歷代考古學家齊力拼成史前巨大拼圖
    • 【台灣舊石器時代文化】台灣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化,至今仍無法確認是哪一族群
    • 【台灣舊石器時代文化】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展現說明與南島語族間的關係
    • 【台灣金屬器時代文化】十三行文化貿易範圍遠及東南亞,顯見海外交流的興盛
    • 〖專欄〗浪漫文學家之子竟成一代考古學巨擘?
  • 第2章 原住民文化
    • 從自由馳騁的世外桃源變成處處受限的傷心地
    • 台灣VS.國際大事記
    • 【南島語族】台灣原住民屬於全世界分布最廣的族群
    • 【台灣原住民的分類】官方與學術界對台灣原住民的理解不全然相同
    • 【原住民傳說】神搖楓樹,楓葉落下成人,原住民用傳說解答人類起源
    • 【原住民社會】原住民族群因應環境及歷史變遷,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社會型態
    • 【原住民的物質文化】陶壺是魯凱族結婚時的聘禮,從原住民器物中發現文化精髓
    • 【東番記】早在明朝即有漢人來台、寫下原住民生活記錄
    • 【與歷代政權的關係】原住民文化在與歷代政權的衝突中不斷折損
    • 【原住民意識的抬頭】原住民在社會運動中一步步喚醒族群意識
    • 【原住民文學】原住民用口耳相傳的祭儀歌舞寫下渲染力深厚的文學
    • 〖專欄〗台灣原住民曾經建立過國家?
  • 第3章 荷西統治時期的文化
    • 台灣接受西方文化洗禮,起源於荷蘭人爭奪根據地失利?
    • 台灣VS.國際大事記
    • 【荷西統治台灣的意義】荷蘭人統治及發展貿易,使台灣躋身國際社會
    • 【荷、西傳教】在荷蘭牧師宣揚基督教中,誕生了原住民最早使用的文字
    • 【荷蘭時代的重要建築】唯一四百年古蹟的淡水紅毛城,見證台灣歷史數百年興衰
    • 【荷蘭在台貿易】自然資源豐富的台灣,為荷蘭帶來僅次於日本的巨利
    • 【荷蘭與西班牙的日常文化】荷、西的文化遺留雖然稀少,但卻隱藏在日常生活之中
    • 【荷蘭時期的文獻記錄】荷蘭長官所寫的熱蘭遮城日誌,詳細記錄荷治時期點點滴滴
    • 【荷蘭人繪製的舊地圖】荷蘭人所畫的台灣地圖之精細,直到兩百年後歐美各國還在用
    • 〖專欄〗第一位來台傳教的荷蘭新教牧師是誰?
  • 第4章 明鄭統治時期的文化
    • 鄭成功為找尋根據地來台,台灣面臨二度新文化洗禮
    • 台灣VS.國際大事記
    • 【鄭氏父子在台灣】漢人文化首度以官方的力量移植到台灣
    • 【漢人文化來台】明鄭政權引進漢人文化,卻與原住民及歐洲文化產生碰撞
    • 【明鄭時期的服飾】明鄭雖居於一孤島,但所穿服飾卻相當華麗?
    • 【明鄭時期漢人建築】鄭經在位時的市鎮,繁華程度比荷蘭時期還要高?
    • 【明鄭流寓文學】荔枝、番橘等台灣特有水果成為明鄭文學家寫作新題材
    • 【明鄭時期的宗教信仰】明鄭時期最興盛的不是媽祖信仰嗎?
    • 〖專欄〗拜太陽公,但拜的不是太陽?
  • 第5章 清領時期所引進的文化
    • 從昔日民變械鬥頻繁的社會,逐漸開始與國際文化銜接
    • 台灣VS.國際大事記
    • 【清朝統治下的文化變革】漢人大幅來台發展並置入文化,成為台灣文化主體
    • 【漢人傳統文化】迎奉來台的神明出現本地化,媽祖在產茶區成為茶神
    • 【清初文學】六死三留一回頭,文學反映當時社會風貌
    • 【清領時期的文學轉變】清領中期後文學素質高,文人愛玩擊缽吟展現功力
    • 【清領時期的望族】板橋林家大力贊助藝文發展,保留了珍貴的地方廳志版片
    • 【漢人建築】清領初期社會不安定,常見城垣隘門等防衛性建築
    • 【開港通商後的文化發展】外國勢力伸入台灣,燈塔海關等西式建築入駐
    • 【西方傳教士的文化影響】清領後期馬偕來台傳教,產生所謂的賠償教堂?
    • 【清朝積極治台】在列強覬覦下,刺激台灣走向近代化
    • 〖專欄〗漢人當上原住民駙馬?──張達京
  • 第6章 日治時期的文化
    • 日本對台灣的半世紀統治,改變了台灣的文化成分
    • 台灣VS.國際大事記
    • 【日本對台政策】從尊重台灣本地風俗,到強力推行日本化
    • 【移風易俗】從革除鴉片、纏足、辮髮三陋習,到引進現代法律、醫療知識
    • 【日治時期的建築】大量興建日式及西式建築,引發台灣建築史上的大地震
    • 【日治時期的服裝風尚】中日戰爭下的皇民化時期,服裝成為政府統治力的展現
    • 【日治時期的原住民研究】日本人類學者來台實地踏查,原住民文化出現有系統研究
    • 【日治時期的藝術】日本教師來台教畫,啟蒙台灣西式美術發展
    • 【日治時期的娛樂活動】日本商人與唱片公司帶動台灣娛樂界蓬勃發展
    • 【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從台灣主體意識文學的誕生,到以日文取代漢文寫作
    • 【台灣文化協會】林獻堂與蔣渭水共同啟發了台灣意識、倡導政治改革
    • 【日治時期的五大家族】辦報創校支持詩社,推廣藝文活動不遺餘力
    • 【日台關係】不因政治關係斷絕而失去聯繫,語言飲食娛樂仍多受日本影響
    • 〖專欄〗「沙韻之鐘」的故事是真的嗎?
  • 第7章 中華民國解嚴以前的文化
    • 在政治戒嚴的緊張氣氛中,中華文化得到充分發展
    • 台灣VS.國際大事記
    • 【1947 年.二二八事件】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初始,已有文學作品預見衝突將生
    • 【推行中華文化政策】興建中國宮殿式建築,打造台灣為中華文化主體中心
    • 【外省文化】在外省子弟的孺慕作品中,訴說一段段光陰的故事
    • 【1950~1980年代.反共、懷鄉文學】去國之慨、離家之思反應在文學作品中
    • 【美式西方文化的傳入】美軍因軍事目的而來台,卻帶動台灣酒吧等美式娛樂興盛
    • 【西方文化的傳入】西方思潮與對土地情感的交錯,使文學轉向心靈深處探索
    • 【1970~1980年代.鄉土運動】文學界面臨國家危機,回頭重新發掘台灣鄉土價值
    • 【戒嚴時期的傳媒界】重重限制下緩緩前行的傳媒娛樂圈
    • 〖專欄〗原來我們的口頭禪,有很多是眷村黑話?
  • 第8章 中華民國解嚴以後的文化
    • 以解嚴為開端所開展的台灣多元文化
    • 台灣VS.國際大事記
    • 【1978年.台灣解嚴】自由還諸人民,帶動各族群文化的解放
    • 【台灣新文學】擴大書寫題材和視角,勇於表達自我與探索新場域
    • 【1994年~ .社區總體營造】喚醒社區民眾的共識,活化並提升在地特色
    • 【解嚴後的娛樂界】葉啟田的愛拚才會贏,傳達台灣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
    • 【科技與生活】科技拉近有形距離,卻拉開心理交集
    • 【傳統文化的轉換】曾被視為過氣,老傳統如今活出文創新生命
    • 【台灣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資產不再只能遠觀,還可以開民宿活化再利用
    • 【與國外的文化交流】不跳火圈卻更加驚豔的太陽劇團,提升台灣民眾的文化視野想像
    • 【新移民文化的加入】中國及東南亞外籍人士的加入,為台灣帶來新文化刺激
    • 【外國人與台灣文化】從他者對台灣文化的理解學習尊重
    • 〖專欄〗到眼科不看病,而是大口吃冰淇淋?
  • 延伸閱讀
  • 索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