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剎那成佛口訣:三句擊要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90116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純金般的教法~~~
以三句口訣—見地、觀修與行持
將佛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囊括其中!
 
「三句擊要」教法源自極喜金剛,他是已證得虹光大遷轉身的不可思議之禪修成就者。正當極喜金剛圓寂虹化將要融入法界之際,應弟子文殊友誠懇地祈請而做了開示,故而留下了《三句擊要》:
 
第一要「本貌之上直指」
第二要「唯一之上決定」
第三要「解脫之上把握」

《三句擊要》經由歷代祖師所傳承,至今加持力仍未消散,是隸屬於眾多教法類型中的涅槃遺教。此教法雖短,卻總攝了修行上極為殊勝的口訣;大圓滿見地、觀修、行持的實修關鍵皆於其中,是最頂端的乘門。
 
佛法學習者如具備「強烈的信心」「強烈的出離心」以及「純淨的誓言」,並依循「三句擊要」努力精進自己的實修,也能如歷代祖師般成就!
  • 《剎那成佛口訣──三句擊要》的出版源起及導讀
  • 講說三句擊要之緣起與祝福語
  • 《三句擊要》傳承法脈介紹
  • 前行
    • 釋尊三轉勝妙法輪
    • 實修大圓滿教法的資格與保密叮嚀
    • 九節佛風實修
    • 佛教的緣起見地
    • 頌文「誠心頂禮上師」皈依三根本總集上師之重要性
    • 弟子信心與得上師的加持是等量齊觀
    • 修行證悟的兩大障礙:人我執與法我執
  • 【第一篇】總綱
    • 頌文「見地是大界浩瀚」
    • 八不中道與無我了空慧
    • 頌文「觀修是智愛毫光」
    • 錯亂的內心是輪迴的基礎
    • 妄念原處自解脫,無妄念的本智
    • 大圓滿的禪修心法:浮動原處自解脫
    • 麒麟行持者
    • 五毒即五智
    • 佛與眾生擁有相同無差別的俱生本智
    • 生圓次第雙運及動輪與寶瓶氣
    • 頌文「行持是勝者苗芽」
    • 頌文「如前實踐修持時,一生成佛無辛苦」
    • 頌文「否亦心樂阿拉拉」
  • 【第二篇】正文詳述:見地
    • 《三句擊要》的特色
    • 實修時之準備
    • 佛法禪修與一般靜坐禪修之別
    • 禪修坐姿與時間
    • 四分離三
    • 頌文「見地大界浩瀚者,三句擊為義關鍵」
    • 頌文「首先我心置鬆坦,不放不收無妄念」
    • 頌文「等住此況鬆坦時」
    • 頌文「驀然擊心呼一呸,猛烈力短耶瑪霍」
    • 頌文「任皆不是楞楞然」
    • 頌文「楞楞然且為通澈,赤裸直通無言詮」
    • 頌文「法身覺性請認定」
    • 頌文「本貌之上直指者第一要」
  • 【第三篇】正文詳述:觀修
    • 三種禪修根器的行者
    • 透過觀修去除諦實的內心
    • 初學者之禪修法
    • 開闊心胸對禪修大圓滿法的重要性
    • 抉擇去疑生定解
    • 頌文「其後放或住亦可,或怒或貪樂或苦」
    • 頌文「一切時常暫時中,認定舊識法身下」
    • 頌文「前熏光明母子會,置於無詮覺分況」
    • 頌文「再再毀住樂明續,方慧文字偶然降」
    • 頌文「等置後得無相異,修座座際無分別」
    • 頌文「無別況中持續住,直至尚不得堅固」
    • 頌文「捨棄喧譁愛觀修,應行入座修等置」
    • 頌文「一切時常暫時中,保任一法身紛紜」
    • 頌文「此外無他堅決定,唯一之上決定者第二要也」
  • 【第四篇】正文詳述:行持
    • 複習見地與觀修的精要
    • 上中下乘門見地之差別
    • 以煩惱妄念為道與對治理論之別
    • 頌文「彼時貪瞋喜及苦,無餘偶然之妄念,認識況中無後續,認定解分法身故」
    • 積資淨障的標準:上師與佛無二的清淨信心
    • 耽著樂明無妄念成三界輪迴之因
    • 如蛇結自解而雲開日現
    • 大圓滿為不執著離業力因果,為離勤力的道路
    • 解分比住分更重要
    • 八種徹底證悟徵兆
    • 頌文「例如水面圖畫般,自現自解續不斷,任現覺空生飲食」
    • 頌文「浮動法身王力道,無痕自淨阿拉拉」
    • 頌文「現軌與前同之外,解軌特別大關鍵」
    • 頌文「無此修即錯亂道」
    • 頌文「有此不修法身況,解脫之上把握者第三要也」
  • 【第五篇】頌文總結
    • 頌文「具足三要之見地,輔以關連智愛修,及與勝子總行持」
    • 頌文「三時勝者雖會談,實無教誡更勝此」
    • 頌文「覺力法身伏藏師,勝慧界中取為藏,此不同於土石精」
    • 頌文「極喜金剛之遺教,三種傳承意精華,付予心之子矣印」
    • 頌文「深義是矣心之語,心語是矣義關鍵,義要至盼勿散失」
    • 頌文「至盼勿漏失教誡,博士師利王之特勝法」
    • 成就之基為對上師深具堅定的信心
    • 殷切叮囑
  • 【第六篇】問與答
  • 【附錄】三句擊要口訣根本文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