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體驗經濟時代:如何設計體驗,抓住顧客的時間、注意力和金錢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19547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0年前,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爾摩合寫了這本暢銷書《體驗經濟時代》,探討一些公司如何提供誘人的體驗因而表現亮眼--不僅帶來忠誠的顧客,還有更高的獲利。這本書被翻譯成13種語言風行全球,成為企業必讀的書,無論是營利或非營利事業、跨國的或本地的企業。
在這個20週年紀念版中,兩位作者寫了一篇很長的前言,除了交代近十年來體驗經濟的新發展、回應讀者的疑問,更強調時間的價值、收費的方式、體驗的報酬率,以及如何將廣告體驗化等等主題。

體驗經濟的概念
從蘋果電腦、太陽劇團,到台灣不斷出現的各式體驗——地方文創、工作坊、運動賽事、萬人大型演唱會、遊戲、電競,以及無所不在的線上體驗、沉浸式體驗,我們看到了美學上的進化,也見證我們已進入了體驗經濟時代。
然而,還有許多公司陷入了商品化(commoditized)的困境,他們的商品和服務沒有特色,因此陷入價格戰。解決方案?就是體驗經濟。

當一家公司以服務爲舞台、以商品爲道具,讓消費者完全投入的時候,「體驗」就出現了。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而體驗是令人難忘的。當消費者購買體驗時,他是在花時間享受企業所提供的一連串身歷其境的體驗。
體驗經濟的特徵是:在這裏,消費是一個過程,當過程結束後,體驗的記憶將恆久存在。而提供體驗的企業和它的員工,必須準備一個舞台,像是表演一樣地展示體驗。因此,「工作就是劇場」!
如果你就原材料收費,你就是初級產品企業;
如果你就有形的產品收費,你就是商品企業;
如果你就你的活動收費,你就是服務企業;
如果你就你與顧客相處的時間收費,你就是體驗企業;
如果你就顧客所獲得的成就收費,你就是轉型企業。

體驗不光只是娛樂。有四個面向可以切入體驗經濟--娛樂(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現實(escapist)、審美(esthetic),在本書第2幕中有詳細的描述。
而且,體驗還不是最終的經濟產物。當你為某人客製化體驗,滿足他的需求時,你勢必會「改變」他。當你把體驗客製化時,體驗會自動變成「轉型」,也就是幫助顧客「自我實現」。這是經濟價值的最後一個階段,這時,顧客就是你的產品。例如醫療、健身、美容、教育等都是極具潛力的轉型產業。
從國內越來越熱門的媒體娛樂業、文創產業、運動產業、設計產業、休閒觀光產業,值得思索的是,台灣的體驗經濟缺少了什麼?美學的提升是看得見的,但是體驗的感覺如何?是否令人難忘?台灣的觀光產業該如何進步?線上線下如何整合互相增益?都值得更多的思索與嘗試。
  • 〈出版緣起〉我們在商業性、全球化的世界中生活
  • 〔推薦序〕體驗經濟與台灣經濟轉型
  • 〔推薦序〕體驗,是為了創新想像力!
  • 二十週年紀念版 前言
    • 時間是重點!
    • 請看我這邊!
      • 實在的體驗
      • 有凝聚力的體驗
      • 個人化的體驗
      • 戲劇性的體驗
      • 轉型性的體驗
    • 我的錢在這裡
      • 根據時間收費
      • 時間的金錢價值
      • 體驗的投資報酬
      • 廣告體驗比
      • 向上提升
  • 第1幕 歡迎進入體驗經濟
    • 一種新的價值來源
    • 各種經濟形態的價值
      • 初級產品
      • 商品
      • 服務
      • 體驗
    • 讓它活起來
      • 籌畫體驗活動的首要原則
      • 活化一與活化二
    • 經濟價值遞進
    • 開始行動吧
  • 第2幕 設定舞台
    • 使體驗更豐富
      • 教育的體驗
      • 逃避現實的體驗
      • 審美的體驗
    • 體驗豐富性
  • 第3幕 演出必須繼續
    • 為體驗設定主題
    • 正面線索令顧客留下好印象
    • 淘汰負面線索
    • 提供紀念品
    • 重視顧客的感官刺激
    • 你屬於哪種產業,要看你針對什麼收費
  • 第4幕 讓你也參與進來
    • 自動升級
    • 大量客製化
    • 顧客到底需要什麼?
    • 一種更難忘的衡量標準
  • 第5幕 減少顧客犧牲
    • 尋找獨特性
    • 建立學習關係
    • 針對各種犧牲做回應
      • 協作性客製化:探索式體驗
      • 適應性客製化:實驗式體驗
      • 裝飾性客製化:滿足式體驗
      • 透明性客製化:發掘式體驗
    • 選擇正確的途徑
  • 中場休息一種全新的體驗
    • 使顧客驚喜
    • 別錯過了這個……
  • 第6幕 工作就是劇場
    • 表演的藝術
    • 進行商業演出
    • 你是說「表演」嗎?
    • 入戲
    • 有意圖的表演
  • 第7幕 表演的四種形式
    • 劇場的四種形式
      • 即興式劇場
      • 舞台式劇場
      • 搭配式劇場
      • 街頭式劇場
    • 一次改善一個片段
  • 第8幕 現在該你來表演
    • 在工作場所建立舞台
    • 製作人的角色
    • 導演的角色
    • 把戲劇變成表演,把策略變成產品
      • 戲劇顧問
      • 編劇
      • 技術人員
      • 舞台工作人員
    • 公司可採納的選角方式
    • 確認劇中人名單
  • 第9幕 顧客就是你的產品
    • 再論經濟價值遞進
    • 轉型和體驗的差異,續集
    • 引導轉型
      • 分析志向
      • 推出轉型體驗
      • 貫徹執行
    • 綜合行動
  • 第10幕 尋找你在現實世界中的角色
    • 將智慧融入工作中
    • 你屬於哪種產業,要看你針對什麼收費:再談關懷
    • 工作就是劇場:第2幕,第1場
    • 滿載而歸
    • 所以,你打算怎麼做呢?
  • 謝幕意猶未盡
  • 專文推薦
  • 致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