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大師
二十世紀最具爭議、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存在與時間》對日常語言中的「存在著」提出詰問,
並重新提出「存在的意義」的問題
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詮釋學✕後現代主義
◎海德格的哲學主題並非要揭示人的行為或解析人的心理,而是透過確立世人所謂「存在的最本質的東西」來闡明存在這個概念,這無疑是哲學的真正任務。
【存在的再次探索】
海德格認為:
儘管存在問題依然沒有答案,
儘管這個問題依然晦暗和茫無頭緒,
但是,今天仍然有必要重提存在問題。
為此,海德格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重提存在問題的必要性:
•「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
•「存在」的概念不可定義;
•「存在(是)」是自明的概念。
【現代的根本現象】
海德格對此做了詳細闡述,主要包括五個部分:
▎現代現象是科學
科學是現代的根本現象之一,
就地位來說,同樣重要的現象是機械技術。
▎現代現象是機械技術
機械技術是現代技術的本質,是時至今日最為顯眼的後代餘孽,
而現代技術的本質與現代形而上學的本質相同。
▎現代現象是藝術
藝術成了體驗的對象,藝術因此被視為人類生命的表達。
▎現代現象是人類活動
人類活動被視為文化來理解和貫徹。
文化透過維護人類的至高財富來實現最高價值。
文化本質上必然作為這種維護來照料自身,並因此成為文化政治。
▎現代現象是棄神
棄神並不是要徹底消除神,也不是膚淺的無神論,而是一個雙重過程。
【自由的本質】
海德格這樣解釋:
一個正確的表象性陳述與之相稱的那個可敞開者,
是一向在開放行為中敞開的存在者。
向著敞開之境的可敞開者的自由讓存在者成其所是。
於是,自由便自行揭示為讓存在者存在。
換句話說,自由的本質便是讓存在者存在。
【真理的本質】
海德格用一句簡潔的話提出──自身為自由。
自由是綻放的、解蔽的,讓存在者存在。
任何開放行為都在「讓存在者存在」中漂浮不定,
且往往對此一或彼一存在者有所作為。
作為參與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中這樣的情況,
自由已經使一切行為協調於存在者整體。
★本書特色:本書所選篇章是根據海德格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實用性、啟迪性的作品編譯而成,包含《存在與時間》、《路標》、《林中路》、《人,詩意的棲居》等,力求提供讀者一個了解海德格主要思想的精華讀本。本書編譯的目的在於:一是讓讀者認識、了解海德格;二是為研究原著提供參考,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二十世紀最具爭議、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存在與時間》對日常語言中的「存在著」提出詰問,
並重新提出「存在的意義」的問題
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詮釋學✕後現代主義
◎海德格的哲學主題並非要揭示人的行為或解析人的心理,而是透過確立世人所謂「存在的最本質的東西」來闡明存在這個概念,這無疑是哲學的真正任務。
【存在的再次探索】
海德格認為:
儘管存在問題依然沒有答案,
儘管這個問題依然晦暗和茫無頭緒,
但是,今天仍然有必要重提存在問題。
為此,海德格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重提存在問題的必要性:
•「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
•「存在」的概念不可定義;
•「存在(是)」是自明的概念。
【現代的根本現象】
海德格對此做了詳細闡述,主要包括五個部分:
▎現代現象是科學
科學是現代的根本現象之一,
就地位來說,同樣重要的現象是機械技術。
▎現代現象是機械技術
機械技術是現代技術的本質,是時至今日最為顯眼的後代餘孽,
而現代技術的本質與現代形而上學的本質相同。
▎現代現象是藝術
藝術成了體驗的對象,藝術因此被視為人類生命的表達。
▎現代現象是人類活動
人類活動被視為文化來理解和貫徹。
文化透過維護人類的至高財富來實現最高價值。
文化本質上必然作為這種維護來照料自身,並因此成為文化政治。
▎現代現象是棄神
棄神並不是要徹底消除神,也不是膚淺的無神論,而是一個雙重過程。
【自由的本質】
海德格這樣解釋:
一個正確的表象性陳述與之相稱的那個可敞開者,
是一向在開放行為中敞開的存在者。
向著敞開之境的可敞開者的自由讓存在者成其所是。
於是,自由便自行揭示為讓存在者存在。
換句話說,自由的本質便是讓存在者存在。
【真理的本質】
海德格用一句簡潔的話提出──自身為自由。
自由是綻放的、解蔽的,讓存在者存在。
任何開放行為都在「讓存在者存在」中漂浮不定,
且往往對此一或彼一存在者有所作為。
作為參與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中這樣的情況,
自由已經使一切行為協調於存在者整體。
★本書特色:本書所選篇章是根據海德格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實用性、啟迪性的作品編譯而成,包含《存在與時間》、《路標》、《林中路》、《人,詩意的棲居》等,力求提供讀者一個了解海德格主要思想的精華讀本。本書編譯的目的在於:一是讓讀者認識、了解海德格;二是為研究原著提供參考,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 序言
- 海德格生平
-
第一章 存在與時間
-
存在的探索
-
重提存在問題的必要性
-
存在問題的形式結構
-
存在問題在存在論上的優先地位
-
存在問題在存在者層次上的優先地位
-
存在的意義得以闡釋的境域
-
解析存在論歷史的任務
-
探索工作的現象學方法
-
-
「在之中」之為「在之中」
-
「在之中」的任務
-
在此——作為現身
-
在此——作為領會
-
領會與解釋
-
命題
-
在此與話語,語言
-
閒言
-
好奇
-
兩可
-
沉淪與被拋
-
-
此在的存在——操心
-
此在之存在——操心
-
實在、此在、世界之為世界
-
真理、此在、展開狀態
-
-
-
第二章 路標
-
形而上學
-
提出一個形而上學問題
-
追問一個「無」的問題
-
「無」是怎麼回事
-
-
論真理的本質
-
真理的概念
-
符合的內在可能性
-
正確性之內在可能性
-
自由的本質
-
真理的本質
-
遮蔽
-
迷誤
-
真理本質問題與哲學
-
-
-
第三章 林中路
-
世界圖像的時代
-
現代的根本現象
-
「企業活動」
-
現代的本質
-
現代的進程
-
-
尼采的話「上帝已死」
-
質樸的沉思
-
「上帝已死」
-
虛無主義
-
價值
-
權力意志
-
-
-
第四章 人,詩意的棲居
-
詩人何為
-
上帝的離去
-
意願
-
敞開者
-
生命的冒險
-
最寬廣的軌道
-
世界內在空間
-
有意的貫徹意圖者
-
-
人,詩意的棲居
-
生存與思
-
詩人的尺度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