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時間:海德格爾與康德的思想對話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721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康德沒能進一步前進到《存在與時間》之中,
但他依然是將時間和存在聯繫起來進行思考的唯一一人。

  海德格爾對康德哲學的解釋與他本人思想的轉向有何關聯?
  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與《康德書》中的計畫沒有必然的關聯?
  海德格爾為何要在出版《存在與時間》後解釋康德為何出版《康德書》?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方法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從他哲學的真正「起源」處就已經是一種「解釋學的現象學」了,但它實質上和《存在與時間》中對此在進行的生存—存在論分析是一體的。
  就它作為一種方法而言,海德格爾指出,方法
  • 序言
  • 導論
    • 0.1 海德格爾與卡西爾的達沃斯論辯
      • 0.1.1 卡西爾的思想背景與新康德主義的衰落
      • 0.1.2 海德格爾的思想背景與達沃斯論辯
    • 0.2 海德格爾的康德解讀概況
      • 0.2.1 達沃斯論壇之外的海德格爾、卡西爾與新康德主義
      • 0.2.2 海德格爾的哲學突破與《存在與時間》
      • 0.2.3 海德格爾的康德解讀概況
    • 0.3 本研究的問題來源
      • 0.3.1 海德格爾的康德解釋在其思想中的位置
      • 0.3.2 形而上學、基始存在論與存在論題
      • 0.3.3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的解釋學與存在論歷史的解構
      • 0.3.4 《存在與時間》與海德格爾對康德的現象學解釋之間的解釋學循環
    • 0.4 研究現狀
      • 註解
  • 第1章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方法與基始存在論視野中的康德哲學
    • 1.1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方法
      • 1.1.1 《存在與時間》中對「現象學」含義的說明
      • 1.1.2 海德格爾對現象學的解釋學改造
      • 1.1.3 現象學的解釋學視域中的胡塞爾現象學
      • 1.1.4 現象學方法的三重環節
    • 1.2 存在論差異、存在建制與時間性
      • 1.2.1 存在與存在者之間的存在論差異
      • 1.2.2 此在存在的生存論建制:在—世界—之中—存在
      • 1.2.3 此在的生存論建構:操心與時間性
      • 1.2.4 時間性、歷史性與存在論歷史的解構
    • 1.3 基始存在論視野中的康德哲學
      • 1.3.1 存在論歷史的解構與對康德哲學的現象學解釋
      • 1.3.2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與形而上學奠基
      • 1.3.3 康德的超越論題與主體的主體性
      • 註解
  • 第2章 存在論視域中的主體性:此在的有限性與存在論知識二要素
    • 2.1 人類此在的有限性與有限性直覺
      • 2.1.1 主體的主體性與人的有限性
      • 2.1.2 神的源始的直覺與人的派生的直覺
      • 2.1.3 有限直覺的兩種類型:經驗性的直覺與純直覺
    • 2.2 現象學視域中的作為純粹直覺形式的時間和空間
      • 2.2.1 作為純直覺的空間與時間
      • 2.2.2 作為純粹直覺形式的時間與空間
      • 2.2.3 時間之於空間具有優先地位
    • 2.3 作為存在論知識之二元素的純粹直覺與純粹思維之本質統一性
      • 2.3.1 作為知識的另一組成要素的純粹思維
      • 2.3.2 純粹思維與純粹直覺在純粹綜合之中的本質統一
      • 2.3.3 純粹綜合之可能性的依據—超越論演繹
      • 註解
  • 第3章 超越論演繹、圖式與時間
    • 3.1 超越論演繹與超越之可能性問題
      • 3.1.1 海德格爾對康德先驗演繹的超越論解讀
      • 3.1.2 超越論演繹的兩條道路以超越論想像力為結構性中點
      • 3.1.3 勾連純粹直覺形式與純粹概念的純粹圖式具有 重要地位
    • 3.2 成象活動與圖像、圖式和式—像
      • 3.2.1 圖像和圖式在感性化活動中成象(bilden)
      • 3.2.2 作為成象活動結果之一的圖像及其不同類型
      • 3.2.3 圖像、圖式與式—像之間的關係
      • 3.2.4 海德格爾現象學視域中的圖式與時間
      • 註解
  • 第4章 超越論的想像力、時間性與康德的退縮
    • 4.1 超越論想像力的核心功能是為形而上學奠基
      • 4.1.1 超越論想像力形象出超越
      • 4.1.2 超越論想像力是純粹直覺與純粹思維的「根柢」
      • 4.1.3 超越論想像力作為「根柢」的作用
    • 4.2 超越論想像力形成源生性的時間
      • 4.2.1 超越論想像力產生了作為現在序列的時間
      • 4.2.2 三重純粹綜合展示了超越論想像力之為源生性的時間
      • 4.2.3 時間與「我思」之間具有本質性的關聯
      • 4.2.4 康德在超越論想像力這道「深淵」面前退縮了
      • 註解
  • 第5章 「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時間—從康德哲學走向《存在與時間》之路
    • 5.1 海德格爾現象學視角中的康德哲學的不足
      • 5.1.1 康德沒有從存在論層面追問「我思」
      • 5.1.2 康德沒有從存在論層面追索「世界」
      • 5.1.3 康德沒有把握到此在的「超越」是向「在—世界—之中—存在」的超越
      • 5.1.4 康德時間觀中的關鍵性缺陷
    • 5.2 從康德的時間學說走向《存在與時間》之路
      • 5.2.1 從認識論的「超越」走向存在論的「超越」
      • 5.2.2 超越與主體之主體性以及主體之有限性
      • 5.2.3 走向此在的超越論建制:在—世界—之中—存在
      • 5.2.4 從康德的時間學說走向「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時間
      • 註解
  • 第6章 海德格爾對康德的現象學解釋與他的思想轉向之路
    • 6.1 海德格爾對康德的現象學解釋中的「得」與「失」
    • 6.2 海德格爾的康德解釋與他的思想轉向之路
      • 6.2.1 海德格爾在《康德書》中遭遇的困難
      • 6.2.2 海德格爾的思想轉向之路
      • 註解
  • 結論
  • 參考文獻
    • 一、中文專著
    • 二、外文專著
      • (一)德文文獻
      • (二)英文文獻
    • 三、參考論文
  • 後記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