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擺脫自我的枷鎖,尋找生命的菩提: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保持住自己一塵不染的赤子之心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3205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社會上的職場壓力、家庭紛爭、同儕攀比等皆是「自我」所帶來?
被這些巨石推著走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無我」、「空寂」能拯救我們搖搖欲墜的心嗎?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間萬象皆是虛幻,一切無常,死不帶走。
汲取佛的智慧、參透其中的禪機,不論貧富貴賤、行住坐臥,都將安然無愧。

▎自我消融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禪師。
有位大學教授特地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他再也忍不住了:
「已經滿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個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因自我產生的我執,使煩惱層出不窮。認清世界的假象虛幻,只有認識自我,放下自我,順應天道,才能成就「無我」的空慧。

▎自由的真與假
風箏在空中飛翔,總要被一根地上的線緊緊拉著,
這使它無法隨心所欲地到處飛行;
而一旦線斷了,它雖然得到選擇方向的自由,
可是卻摔在了地上,失去了飛翔的自由。

‧自由與自律緊密相關,放縱的自由使我們淪為欲望的奴隸,反被其綑綁;真自由反求內在、自我克制,使我們心靈清澈富足。

▎空寂清淨,快樂自來
《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世人追求代表裝飾的享樂,遺忘了生活的本質,也忘了心本來空寂,才能裝下萬物。讓我們學著捨下波濤洶湧的表象,傾聽內心細微地響動,發自深處且不被外物干預的快樂將隨之而來。

▎不向靈山塔下求
有大珠慧海禪師去參馬祖。
馬祖問:「來這裡做什麼?」
慧海禪師說:「來求佛法。」
馬祖說:「我這裡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拋棄不顧,跑來這裡做什麼?」
慧海禪師問:「哪個是我的寶藏呢?」
馬祖回答:「現在問我的就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為什麼還要到外面去求呢?」

‧心即佛,佛即心,靈山自在我們的裡面。不必向外漫無目的地尋求,只要將眼光收回,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我們生命的道場就在真心一念之間。

本書特色:
本書有感於眾人在紛亂的世界中無法安頓己心,以宗教觀點出發,加上哲理小故事,讓佛教禪學走進日常生活中。
全文平易近人,舉例生動且使用各種角度不厭其煩地再三解釋說明,使讀者對生命狀態有更多了悟的同時,還能修整自身心態,在煩惱喧囂的社會中,開闢心靈的淨土。
  • 前言
  • 第一章 身 簡樸、空靈、明朗、自在
    • 一、身體的病應該叫痛,心裡的病才叫做苦
    • 二、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消融了自己
    • 三、人之所以受苦,是因為執著於自我
    • 四、當守住「不動心」時,清淨的本性就自然呈現
    • 五、以平常心看待一切,時常做點心靈環保
      • (1)善解人意
      • (2)良性互動
      • (3)痛陳利害
      • (4)模糊哲學符合變化的世界趨勢
      • (5)太清楚了,就失去了彈性
    • 六、善用生命的低潮,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
  • 第二章 心 專注、持戒、慈悲、靜寂
    • 一、與其追逐自由,不如守護心靈
    • 二、最毒的藥是情,最易變的是人心
    • 三、以佛陀的心為心,以眾生的命為命
    • 四、悲欣交集:寂、寂、寂
    • 五、用本心做人,不為外物所動
    • 六、獨處的時候,管住自己的心
    • 七、一隻小小的螞蟻,一個鮮活的生命
    • 八、不要苛求完美,不圓滿才是真相
    • 九、空者,乃是最大的有
    • 十、佛性,是黑夜裡的一盞明燈
    • 十一、有因,就有果
  • 第三章 人 同體、共生、圓滿、自在
    • 一、用「空」的心,融化一切
    • 二、比世界還要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 三、人的生命以外,有一個宇宙大生命
    • 四、從恐懼中清醒過來,坦然面對死亡
    • 五、決定自己命運的主人,只能是你自己
    • 六、最大的無知,就是對於生命真相的無知
    • 七、在缺陷和痛苦之中追求,活出生命的意義
  • 第四章 道 一粒沙塵、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
    • 一、真正的道,就在你自己身邊
    • 二、要保持內心的清淨,必須先從日常之處做起
    • 三、愛一切世人,設法消釋世俗之累
      • (1)表達不清。
      • (2)過於謹小慎微。
      • (3)自以為是。
      • (4)給人印象不好。
      • (5)說話欠缺考慮。
    • 四、最好的生活態度就是「隨緣」
    • 五、放下一切,岸就在當下
    • 六、孤零零地坐在古廟裡,不意味著就成佛了
    • 七、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心靈就少了浮躁
    • 八、不向靈山塔下求,靈山就在你心裡
    • 九、修行到一直沒有自我為止,你便進入了開悟的境地
    • 十、回歸自然,找回失落的天然靈性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