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依傍中國哲學發展進路為主軸,在「經、史、子、集」重要經典古籍中蒐羅、彙整關乎「天」的記述和先賢諸子對「天」的體悟;並依循董仲舒「祭、際也」之洞見掘發、梳理華夏民族「與天際遇」的路逕——「祭」的意義。
王國維肯認治學之道可「取外來之觀念與故有之材料相參證;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聯結補綴」。本書嘗試以源自「希伯來民族之故書」《聖經》的「啟示」綰合於中國經典古籍;意即是以《聖經》的啟示聯結補綴於中國經典「天觀」、「祭義」,並予以深化延伸。亟盼那些嫻熟中國古典經書「天觀」者,能以開放的視野、不把聖經定位在「宗教」的框架中,而能把它視為另一部可資相參證的古籍經典,並以開放的心態、肯認本書「創造性詮釋」視角的嘗試。相對的說,對那些信奉、執守《聖經》啟示者,亦能以寬廣的心,認識華夏民族天觀思想中燦然閃耀的天啓亮點與光芒。
王國維肯認治學之道可「取外來之觀念與故有之材料相參證;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聯結補綴」。本書嘗試以源自「希伯來民族之故書」《聖經》的「啟示」綰合於中國經典古籍;意即是以《聖經》的啟示聯結補綴於中國經典「天觀」、「祭義」,並予以深化延伸。亟盼那些嫻熟中國古典經書「天觀」者,能以開放的視野、不把聖經定位在「宗教」的框架中,而能把它視為另一部可資相參證的古籍經典,並以開放的心態、肯認本書「創造性詮釋」視角的嘗試。相對的說,對那些信奉、執守《聖經》啟示者,亦能以寬廣的心,認識華夏民族天觀思想中燦然閃耀的天啓亮點與光芒。
- 「對越在天」與《聖經》的交會叩問
- 序言
-
第一部(Ⅰ)「天觀」~「本體天」~六合之外的終極實在之探究
-
Ⅰ.1 經典文獻~ 「詩、書、易」天觀表述
-
「詩、書」顯明「天人際遇」
-
《周易》揭櫫「天」與「祭祀」
-
結語
-
-
Ⅰ.2 先秦古籍~ 「論、孟、荀、老、莊、墨」體天悟道
-
《論語》
-
《孟子》
-
《荀子》
-
《老子》
-
《莊子》
-
《墨子》
-
-
Ⅰ.3 西漢融舊開新~ 「淮南子、春秋繁露」於「天觀、祭義」之融匯
-
《淮南子》
-
《春秋繁露》
-
-
-
第二部(Ⅱ)轉折
-
「斷裂」
-
魏晉南北朝、玄學
-
-
Ⅱ.1 「斷裂」~ 「玄學、佛學、易學」
-
前言
-
壹、魏晉玄學時代
-
貳、隋唐佛學發展
-
參、人本哲學導向之「易學」
-
-
Ⅱ.2 溯原~ 「循天理、致良知」
-
前言
-
壹、循天理
-
貳、致良知
-
参 「理學、心學」之辨~「程朱、陸王」之別
-
肆、對佛學義理之辯駁
-
伍、「天壇」~天子「際天」的踐履
-
陸、靈覺與良知~《聖經》啟示
-
結語
-
-
-
第三部(Ⅲ)「祭義」~「天人際遇」
-
Ⅲ.1《春秋繁露》~ 論「人」
-
前言
-
壹、生命源起:「人~天之副」~按著上帝形象受造的人
-
貳、人性探究
-
参、世人成為「天子」~受命於天、視天而行
-
結語
-
-
Ⅲ.2 古籍經典~ 「金甲古文、三禮、墨子、董子」論「祭義」
-
前言
-
壹、「金甲古文」祭祀要義~「祥」
-
貳、《禮記》、《周禮》論「祭」
-
參、《墨子》對「祭祀」的知見
-
肆、《春秋繁露》論「祭」~際也、見不見者
-
結語
-
-
Ⅲ.3 《史記》「究天人之際」之探索~ 從「脩仁行義」視角綜覽「際天」之踐履~
-
壹、本體「天」的探究
-
貳、《史記》著述「宗經、徵聖」
-
参、《史記》「人觀」一瞥
-
肆、天人之際
-
結語
-
-
Ⅲ.4《說文解字》「達神恉」窔義探究~ 掘發會天之意的漢字併觀照其與《聖經》啟示之或 有聯結~
-
前言
-
壹、《說文解字》~〈序〉擷要
-
貳、《說文解字》以「一、示」開篇
-
参、會意~會於天意的漢字
-
結語
-
-
- 結論
-
附錄~主要參考書目
-
一. 古籍
-
二. 近人著作
-
【董子思想】
-
【經書注釋】
-
【子書注釋】
-
【歷史、傳記、雜書】
-
【哲學】
-
【金甲古文】
-
【其他著作】
-
【宗教、信仰】
-
論文及期刊
-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