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請孔子讀論語:培養好學的心態,在承擔中勇敢成長,成為自己生命的王者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800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穿越千載時光,傾心聆聽《論語》,
讓我們用全新的視角,再一次走近至聖先師那顆偉大的心靈。


▍以什麼來衡量一個人的「好學」?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衡量一個人是否好學的標準,不是從他從這件事上希望得到什麼來衡量,而是看他肯為這件事情付出什麼,是心有所屬、心甘情願。
真正的心甘情願,不僅僅是指為追求美和善而要付出的辛勞,有時候,還要有對於公眾價值偏差所帶來的負向認知的擔當。比如,關於孔子,有人講他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有人說他「若喪家之犬」。他自己怎麼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很多問題我們都無力改變,那還要不要繼續努力?
──「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

對於我們的生命來講,沒有為難,怎會有真正的成熟與成長呢?沒有委屈,怎麼能有所擔當呢?真正的成長,就是面對困境和為難,而真正的擔當,恰恰是指對委屈的擔當。
  
  
▍一名君子、士人氣質的涵養,盡在於此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在詩中,表達內心情感的興發感動,實現溫柔敦厚;在禮中,規範人之舉止,中正地表達性情,實現恭儉莊敬;在樂中,有一份獨有的價值與情操,能夠激發那最豐厚深邃的生命精神。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種深深的渴望,一種關於生命、關於靈魂、關於愛與美的渴望,詩、禮、樂將這種渴望表達出來,而這種關於靈魂深處的表達有種追求,即是人與自然的呼應,最終直指天地之心。

▍《論語》,在呼吸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讀到此,《論語》整部書首尾貫通,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在呼吸吐納間靜靜雌守。孔子堅信人生要有追求,執守不改變,追求的就是王道行天下。他還希望每個人都做自己生命的王者,由「知命,知禮,知言」,進而「做君子、有擔當」。做自己生命的王者,同時尊重他人的生命。
當人生有了這般的追求,生命便開始與眾不同,便被賦予了意義與境界。

我們距離孔子就是那一尺陽光的距離,
即使他曾經困厄,但抖一抖身上的浮塵,
又是非凡氣象,再起天香。


▍本書特色
《論語》本身就是完整的生命體,它的首尾之間遙相呼應,它的篇章之間血脈相連,它的章節之間大小相成,既散落成珠,又渾然一體,以下各篇分別談為政以德、守禮明禮、擇仁處仁等,層層剝離,依次展開。
時隔千載,傾心聆聽,他們心脈的搏動仍張弛有度,吐呐的氣韻仍靜定安詳。只有看清其間的這種邏輯關聯,才能準確理解章句旨意。
  • 引言 請孔子解讀《論語》
  • 第一章 當生命邂逅生活
    • 一、《論語》的密碼
    • 二、面對希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三、面對失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四、面對絕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五、《論語》在呼吸
  • 第二章 道,政治的方向
    • 一、道在最前方帶路
    • 二、詩與政治的關聯?
    • 三、懲惡是為了勸善
    • 四、孝與政治的關聯
    • 五、政令不通是為政大忌
    • 六、一呼一吸之謂道
  • 第三章 禮,就是理
    • 一、不可逾越的底線
    • 二、築起道德的堤防
    • 三、樂在表達禮,豐盈飽滿
    • 四、禍亂的根源
  • 第四章 覺知與超越
    • 一、人性的自覺來自哪裡?
    • 二、知止而後有定
    • 三、因覺知而超越,因自覺而自在
    • 四、因自覺而覺他
  • 第五章 選擇與擔當
    • 一、我的選擇與擔當
    • 二、一念之間
    • 三、進退裕如的曠達
    • 四、心有所屬,心甘情願
  • 第六章 向上生長·向下扎根
    • 一、向上生長:擔當與有為
    • 二、向下扎根:立身的資本
    • 三、君子有所不為
    • 四、知命,安於命
    • 五、立己達人,旋轉式行進
  • 第七章 濟古維來
    • 一、「述而不作」是「一」的繼承
    • 二、孔子夢周公
    • 三、品悟生命的至高追求
    • 四、孔子的素描
  • 第八章 遠宗其道
    • 一、禮讓的天下
    • 二、力求美德的中正
    • 三、曾子的突出地位
    • 四、君子貴在自成
    • 五、祖述先王之道
  • 第九章 主觀與客觀交參互贊
    • 一、孔子何以「罕言利」?
    • 二、洞悉「禮」的本質
    • 三、斯文在茲:孔子的使命
    • 四、當止則止,當進則進
    • 五、「命」與「仁」交互參贊
  • 第十章 日常的視聽言動
    • 一、於公於私,於上於下,都是剛剛好
      • ◆在老家
      • ◆在宗廟、朝堂
      • ◆事上待下
      • ◆迎賓
    • 二、特寫:鞠躬如也
    • 三、特質·品味
    • 四、深厚的教養
    • 五、生活的細節
    • 六、定格·被凝固的優雅
    • 七、深情·不矯情
    • 八、我是誰?怎樣做?
  • 第十一章 仰望與追隨
    • 一、孔子的腔調
    • 二、執守、追隨大道,需要好學
    • 三、本與末
    • 四、大孝
    • 五、孔子師承何方?
    • 六、關鍵是得其門而入
  • 第十二章 深沉的精神追求
    • 一、深沉的精神追求:王道行天下
    • 二、王道精神落地:尊五美,摒四惡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