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

出版日期
1998/10/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92233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現代化是我們民族這一百多年來所追求的最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真可以說是殫精竭思。「為甚麼現代化這個目標對我們是這麼的艱難?」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要瞭解這個問題,必須從兩方面著手:其一,我們要去探究構成現代世界的現代性究竟有些甚麼內容;其二,我們要對自己的傳統做一種智性的探究。在對兩者有了瞭解之後,然後將它們做比較,才能對這個問題提出比較有意義的答案。

這種對文化反思的工作,是一種自我瞭解的工作,而現代化這個目標是一種自我超越,對個人及整個民族而言,只有通過自我瞭解,才有可能自我超越。
  • 輯一 總論
    • 傳統,理性,與相對主義──兼論我們當前該如何從事中國哲學
    • 現代化與中國當前的哲學課題
    • 從理性到歷史──黑格爾論中國
    • 社群與個體──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論辯
  • 輯二 倫理與教育
    • 二種道德觀──試論儒家倫理的形態
    • 韋伯的比較宗教學:新教、儒教與資本主義
    • 現代社會中價值教育為甚麼會式微?
  • 輯三 社會與經濟
    • 市民社會與重本抑末──中國現代化道路上的一些障礙
    • 市民社會與現代性
    • 洛克的產權理論
  • 輯四 政治
    • 民族與民族自決
    • 民族國家與文化多元主義──現代政治的一個困局
    • 自由與社會統一:德我肯論社群
    • 《明夷待訪錄》所揭示的政治理念──儒家與民主
    • 市民社會與保護式的民主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