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他的一生,是一段慷慨激昂的抗清史詩;
他的功蹟,足以與悲劇英雄袁崇煥比肩;
他的名字,卻長久地被淹沒在晚明混亂的馬蹄聲中──
他叫盧象昇。
盧象昇是明末天啟、崇禎時期一位重要的地方實力派官員,歷任戶部主事、大名知府、大名兵備、鄖陽撫治、湖廣巡撫、中原五省總理、宣大山西總督(後加兵部尚書銜)等職,與明末黨爭、農民起義、明清戰爭,都有十分密切的聯繫。然而,到目前為止,對盧象昇專門研究成果還十分缺乏,這與其在明末歷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符。
本書即從原始文獻的研究切入,同時結合時人和後人的研究論述,希望讀者對盧象昇的生平事蹟有個較為全面的瞭解,以深化對複雜多變的明末政治時局的認知;進一步探究,盧象昇如何影響和豐富了明末大歷史,又是怎樣的明末大歷史,造就了一代名臣盧象昇。
他的功蹟,足以與悲劇英雄袁崇煥比肩;
他的名字,卻長久地被淹沒在晚明混亂的馬蹄聲中──
他叫盧象昇。
盧象昇是明末天啟、崇禎時期一位重要的地方實力派官員,歷任戶部主事、大名知府、大名兵備、鄖陽撫治、湖廣巡撫、中原五省總理、宣大山西總督(後加兵部尚書銜)等職,與明末黨爭、農民起義、明清戰爭,都有十分密切的聯繫。然而,到目前為止,對盧象昇專門研究成果還十分缺乏,這與其在明末歷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符。
本書即從原始文獻的研究切入,同時結合時人和後人的研究論述,希望讀者對盧象昇的生平事蹟有個較為全面的瞭解,以深化對複雜多變的明末政治時局的認知;進一步探究,盧象昇如何影響和豐富了明末大歷史,又是怎樣的明末大歷史,造就了一代名臣盧象昇。
- 序
- 自序
-
第一章 步入「衰敝期」的明王朝
-
第一節 晚明皇帝怠政與黨派紛爭
-
一、萬曆和天啟怠政
-
二、門戶黨爭的形成和延續
-
三、明末門戶黨爭的惡果
-
-
第二節 萬曆帝的貪婪與斂財
-
一、奢侈之行無以復加
-
二、搜括太倉及太僕寺庫並派礦監稅使斂財
-
-
第三節 起義和遼患日趨嚴重
-
一、官府和豪右交相盤剝民眾
-
二、明末義軍迭起
-
三、明末遼東邊患已成
-
-
-
第二章 盧象昇的生平(上)
-
第一節 重孝有宏志的青少年時代
-
第二節 督理臨清倉
-
第三節 知府大名
-
第四節 兵備畿南三郡
-
第五節 撫治鄖陽
-
一、鄖陽撫治的設置
-
二、平定轄區內義軍
-
-
-
第三章 盧象昇的生平(下)
-
第一節 由巡撫湖廣到總理五省
-
一、明代「總理」稱謂
-
二、督「剿」中原義軍
-
-
第二節 總督宣大山西軍務
-
一、屢閱邊口與整頓防務
-
二、五疏乞「丁憂」
-
三、再次入京勤王
-
-
第三節 傾力主戰殞命疆場
-
一、與楊嗣昌的戰和之爭
-
二、孤軍戰殁
-
三、死後餘波
-
四、揚名身後
-
五、〈臨江參軍〉等文藝作品中的盧象昇形象
-
-
-
第四章 盧象昇的軍事策略
-
第一節 用兵籌餉之策
-
一、精兵與合兵策略
-
二、「因糧輸餉」之計
-
-
第二節 「靖寇綏民」之措
-
一、兵備三郡時的「扞禦」之策
-
二、撫鄖時的「安民保民裕民」之計
-
三、總理五省時的「阻賊、疑賊、饑賊」之計
-
-
第三節 其他軍事策略
-
一、「剿賊急需營馬」
-
二、謀練奇兵與修築邊牆臺堡
-
-
-
第五章 鄖陽和宣雲屯田
-
第一節 鄖陽屯田
-
一、明代屯田制度的興衰
-
二、鄖陽屯田的組織體系、物質保障和制度約束
-
-
第二節 宣雲屯田
-
一、崇禎十年的宣雲屯田
-
二、崇禎十一年的宣雲屯政
-
-
-
第六章 鄖撫和宣督的標兵建設
-
第一節 督撫標兵的增設和擴編
-
一、增設鄖陽標兵
-
二、懇請增加湖廣巡撫和五省總理之兵員
-
三、擴充宣大總督標營
-
四、釐定宣大督營標將職銜和標兵餉額
-
-
第二節 總督標兵的軍事訓練
-
一、總督標兵訓練的緣起和思路
-
二、整頓總督標兵的軍容和軍紀
-
三、加強對弓箭和火器的習射訓練
-
-
-
第七章 盧象昇在官場的上下左右關係
-
第一節 盧象昇與崇禎帝和楊嗣昌的關係
-
第二節 盧象昇與同僚間的關係
-
一、受累於官場的紛擾
-
二、同東林黨關係之初探
-
-
第三節 盧象昇與部下的關係
-
一、唯才是用而不求全責備
-
二、「急思久任」與「為地擇人」
-
三、惜愛和佑護下屬
-
-
- 結語
- 附錄一:盧象昇身後評語輯錄
- 附錄二:盧象昇生平大事記[717]
- 附錄三:滿門忠烈—宜興盧象昇家族抗清簡記
-
附錄四:盧象昇作品輯錄
-
一、詩
-
景韓堂漫筆五首
-
夜坐寄懷
-
寄贈常中丞
-
游海螺山
-
登太虛樓鼓琴
-
大伾山石佛
-
題望夫石
-
過穆陵關
-
過恨這關
-
詠庭鶴
-
詠游絲
-
中秋二首
-
詠庭鶴
-
畫眉
-
過黃粱祠
-
梅歸山
-
過太平驛
-
十驥詠 御賜千里雪
-
賀新居一首
-
失題四首
-
-
二、詞(詩餘)
-
如夢令
-
長相思
-
菩薩蠻
-
附:軍中七夕歌
-
-
三、文(傳、墓誌銘、記)
-
鹿忠節公傳
-
冠帶善士完予公墓誌銘
-
湄隱園記
-
-
四、疏牘(奏議、公牘)
-
點校本《盧象昇疏牘》篇目(奏議、公牘部分)[750]
-
附:〈總督軍門初次練兵規則〉(143)
-
-
五、書(私人書信)
-
家訓三首
-
寄訓子弟
-
寄訓室人
-
寄訓副室
-
與族父某書
-
與豫撫某書
-
寄外舅王帶溪先生九首
-
與蔣澤壘先生五首
-
答陸筠修方伯
-
與某書
-
與少司成吳葵庵書八首
-
與樞臣楊嗣昌書
-
與總河周在調書
-
與楊嗣昌書牘三首
-
-
- 附錄五:《明大司馬盧公年譜》[754]
-
參考文獻
-
一、古籍文獻
-
二、研究專著
-
三、學位論文
-
四、期刊、論文集、報紙等
-
- 後記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