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自1982年創校至今,成立40年以來,始終抱持著高度熱切感的社會參與,以藝術作為跨域連結和實踐的方法服務於地方、並影響社會。本書藉由記錄北藝人的實踐行動,以40篇撰文討論北藝大、藝術與社會的關係。
-
歷史脈絡
-
第一章 四十週年展演大事記
-
-
理念建構
-
第二章 藝術實踐社會:教育轉向、再眾及解放民主
-
第三章 如果是四十年?:藝術教育與社會的一則情事
-
第四章 地方再現與藝術介入
-
-
展演實踐
-
第五章 歷史與土地
-
音樂教育深化:傳統音樂的傳襲與專業
-
一起牽手跳舞:記原住民舞蹈教學
-
演出我們的戲、實踐理想的公民社會:《人間孤兒》與《大地之子》
-
儀式劇場中的人與土地:《關渡元年1991》搬家大戲
-
從關渡部落到原住民劇場:《海山傳說.環》
-
傳統文化的數位典藏與展示:數位博物館計畫
-
傳統客家與當代歌舞劇的火花: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的新嘗試
-
本土詩作的跨域呈現:科藝美聲戲劇《車過枋寮─余光中音樂劇》
-
書寫我們生活的北投:北投散步─歷史、環境、生活、記憶以及其展演計畫
-
川流不息的藝術活動:流域美學藝術啟動計畫
-
歌謠與技藝的重拾與傳承:北藝大攜手電光部落舉辦《戲說雷公火》慶典
-
透過藝術,訴說人權的聲音:北藝大參與「綠島人權藝術季」
-
藝術與我們同在的社會:太陽花學運的藝術行動
-
-
第六章 社區與關懷
-
穿梭於藝術中:承先啟後的捷運藝術季
-
百日後的這一夜,你也在這裡:「藝術‧ 夜祭」在霧峰
-
臺灣到小琉球走透透!農漁鄉鎮藝術野台:歌舞樂之旅
-
與關渡人一同經營的節慶:鬧熱關渡節
-
舞蹈新鮮人的學習與實踐:焦點舞團
-
用藝術專業帶來歡樂與微笑:北藝大藝術服務隊
-
神明出巡.北藝出陣:臺灣藝陣概論課程
-
藝術與醫學跨域起舞:藝醫共學─藝術人才社會實踐先導計畫
-
北藝與關渡跨域共創:關渡共生共好行動計畫
-
義士的家.藝術的館:《義家藝館》教育性藝術計畫
-
藝術的陪伴與培力:家在蘆竹湳─蘆竹湳社區保存發展陪伴計畫
-
拓展兒童對動畫藝術的想像: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營
-
藝術推廣教育深耕臺東
-
-
第七章 國際與跨域
-
不一樣的音樂視野:甘美朗課程
-
年輕舞力對決改變世界:1986.「國際舞蹈學院舞蹈節」在香港
-
兩座島嶼藝校說好了交換雕塑:1997.雕塑教師作品交流展
-
國際大師教的不是練琴,是人生:音樂大師班
-
地方與全球擊掌:Hi-Five Plus ─從北投平埔族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
-
年輕學生齊聚的交流影展:關渡電影節
-
啟於教學的國際專業競賽:關渡國際動畫節
-
光、場域與藝術實驗:關渡光藝術節
-
-
第八章 展望與永續
-
藝術知識的多元出版能量:出版中心的專業服務
-
持續記錄我們悠遠的「藝術之道」:北藝大校史發展工作
-
典藏北藝:大學機構典藏的規劃
-
-
延伸閱讀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