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聖嚴法師親撰自傳,真實感人,可見法師至情至性的一面。
☆ 記述從童年到青年時代的成長點滴、心路歷程。
☆ 今生的努力向善,可以改善現世的環境,從來不會感到悲觀和失望!
江南 ◆ 鄉間的童年
狼山 ◆ 小沙彌的夢
上海 ◆ 經懺、學僧與從軍
臺灣 ◆ 軍中十年、再度出家
我在十四歲的時候,曾經為我的出家而編織過一個美麗的夢,那的確是一個夢,而且,那一場夢是幻滅得如此地快!狼山的環境,像畫一樣地優美,像詩一樣地可愛,可惜,我是生得晚了,去得遲了,當我上山的時候,那一幅畫已在剝落,那一首詩已在消失!
正因為我是抱著欣賞畫與詩的夢想而去狼山的,那跟出家與學佛之間有著一段距離,所以我也畢竟沒有保住那個出家的身分。
不過,那個夢是做錯了,那條路是走對的。所以繞了一個好大的圈子以後,依舊走上了原來的路。這個圈子繞得夠辛苦了,但也不是冤枉繞的,應該繞的圈子,不繞也是不行,否則的話,今日的我,又是怎樣了呢?
站在一個佛教徒的立場,對於順境與逆境,都該看作使我努力昇拔的增上緣。所以,幫助我的也好,打擊我的也好,在當時,我雖不能沒有喜與怒的分別,事後想想,我倒覺得他們都是我的恩人了。
沒有正面的援助,我是爬不起來的,沒有反面的阻撓,我是堅強不起來的,鋼是鍛鍊出來的,能說鍛鍊的境遇是不需要的嗎?
最不容易爭取的事物,便是最可寶貴的事物,最可寶貴的事物,也必是最足以珍惜的事物。我能有機會再度出家,是興奮的、欣慰的、也是悲痛的,因為這是多麼難得的因緣!
回憶我在十四歲的那年秋天,去南通狼山出家,既無為人之心,亦無為己之志,很少有可敬的原因,也沒有多少宗教的情緒,係出於一種偶然的機緣所促成。因此,後來的捨僧從戎,並且一去就是十年,好像也是早就註定了的。
不過,我要特別強調,我的能夠再度出家,並且誓願再度出家,那是成因於童年曾經出家的緣故。致使我雖已經過了十年的風浪,這風浪之久,已超過了我初次出家時間的一倍,但仍念念不忘於出家身分的恢復。
所以直到如今,對於童年出家時的環境和師長,猶覺歷歷如新,軍伍十年的生活,卻又恍如隔世了。
☆ 記述從童年到青年時代的成長點滴、心路歷程。
☆ 今生的努力向善,可以改善現世的環境,從來不會感到悲觀和失望!
江南 ◆ 鄉間的童年
狼山 ◆ 小沙彌的夢
上海 ◆ 經懺、學僧與從軍
臺灣 ◆ 軍中十年、再度出家
我在十四歲的時候,曾經為我的出家而編織過一個美麗的夢,那的確是一個夢,而且,那一場夢是幻滅得如此地快!狼山的環境,像畫一樣地優美,像詩一樣地可愛,可惜,我是生得晚了,去得遲了,當我上山的時候,那一幅畫已在剝落,那一首詩已在消失!
正因為我是抱著欣賞畫與詩的夢想而去狼山的,那跟出家與學佛之間有著一段距離,所以我也畢竟沒有保住那個出家的身分。
不過,那個夢是做錯了,那條路是走對的。所以繞了一個好大的圈子以後,依舊走上了原來的路。這個圈子繞得夠辛苦了,但也不是冤枉繞的,應該繞的圈子,不繞也是不行,否則的話,今日的我,又是怎樣了呢?
站在一個佛教徒的立場,對於順境與逆境,都該看作使我努力昇拔的增上緣。所以,幫助我的也好,打擊我的也好,在當時,我雖不能沒有喜與怒的分別,事後想想,我倒覺得他們都是我的恩人了。
沒有正面的援助,我是爬不起來的,沒有反面的阻撓,我是堅強不起來的,鋼是鍛鍊出來的,能說鍛鍊的境遇是不需要的嗎?
最不容易爭取的事物,便是最可寶貴的事物,最可寶貴的事物,也必是最足以珍惜的事物。我能有機會再度出家,是興奮的、欣慰的、也是悲痛的,因為這是多麼難得的因緣!
回憶我在十四歲的那年秋天,去南通狼山出家,既無為人之心,亦無為己之志,很少有可敬的原因,也沒有多少宗教的情緒,係出於一種偶然的機緣所促成。因此,後來的捨僧從戎,並且一去就是十年,好像也是早就註定了的。
不過,我要特別強調,我的能夠再度出家,並且誓願再度出家,那是成因於童年曾經出家的緣故。致使我雖已經過了十年的風浪,這風浪之久,已超過了我初次出家時間的一倍,但仍念念不忘於出家身分的恢復。
所以直到如今,對於童年出家時的環境和師長,猶覺歷歷如新,軍伍十年的生活,卻又恍如隔世了。
- 自序
-
第一章 我的童年
-
滄海桑田
-
水災
-
求學的生活
-
窮苦的家
-
-
第二章 江南的家
-
新年.扶乩
-
巫醫.鬼怪
-
日本軍閥
-
-
第三章 美麗的夢
-
把我送掉
-
偷香錢
-
-
第四章 狼山的狼
-
菩薩顯聖
-
張狀元
-
大聖菩薩是誰
-
七個房頭
-
-
第五章 哀哀父母
-
父親的笑
-
噩耗
-
哀哀父母
-
-
第六章 上海與我
-
上海外灘
-
懺儀的淵源
-
趕經懺
-
出醜
-
鬼月
-
-
第七章 學僧天地
-
僧教育運動
-
我進了佛學院
-
糾紛
-
學僧的苦悶
-
從軍
-
-
第八章 軍中十年
-
採薇
-
啟航
-
到了臺灣
-
幻想中的花園
-
上等兵
-
終於考上了
-
槍彈的眼睛
-
通信隊
-
鬧營.鬼叫
-
行軍
-
一條棉被的故事
-
宜蘭受訓
-
醒世將軍
-
因病退役
-
-
第九章 回頭的路
-
東初老人
-
再度出家
-
靜思
-
受戒.告假
-
- 補述一 一任清風送白雲──聖嚴老人自述
- 補述二 我是風雪中的行腳僧──法鼓山的未來與展望
- 補述三 與李總統及俞院長談禪修
- 附錄一 我為取得日本學位而要說的幾句話 印順長老
- 附錄二 菩薩清涼月──訪果祥師談聖嚴法師 林新居
- 附錄三 轉眼四十年 陳慧劍
- 附錄四 建設人間淨土的巨匠──聖嚴法師 法鼓文化編輯部
- 附錄五我與俗家親人──有情與無情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