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心靈環保講座選輯(六):化育之美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62670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教育本為生命相遇中,極為珍貴而特殊的經驗。無論是師生抑或同儕,彼此在朗闊的殿堂中相互提昇,成就化育之美。
雖然當代的教育場域未必能全面體現此種理念或理想,然而秉持創辦人聖嚴法師之期許,以「心靈環保」為辦學理念,則不免揣想,是否可藉由「心靈環保與當代教育」為題,探索二者之間的可能對話與跨界反思。
於聖嚴法師,所倡議的「理」為「心靈環保」,「事」則藉由三大教育的面向予以推展與實踐,此三大教育涵蓋大學院、大普化及大關懷,亦即從學院的專業知識建構與研究,推而廣之,成為普遍化的參與與學習系統的落實,另外亦就關懷層面,從事自他身心安頓的鍛鍊與支持。
而上述的教育思維,對當前的教育模式、現況與重要議題,能否產生對話空間與批判反思?則為課程規劃的精神與目的。
故而本期講座以「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與整體教育觀」(辜琮瑜)為導論,開啟兩個主要的方向。其一為本校五個教學學術主軸──佛教教育(鄧偉仁:「佛教教育之現代化與佛教現代主義」)、生命教育(楊蓓:「生命,在教育行動中開展」)、社會企業與創新(陳定銘:「心靈環保管理學」)、社區關懷(校外邀請陶蕃瀛:「從我的社區與社區工作觀談起──社區工作是文明的政治與文化工作」)及環境教育觀(黃信勳:「環境教育中的身土不二觀」)作為先導,讓初入學之學生一窺學校辦學理念教育思維之具體落實與內在連結。
其次則以聖嚴法師所推動之「心靈環保」教育觀中,涉及當代教育批判反思或建構理論系統的探索,深化二者之間的跨界思維。其中包括:博雅教育(釋惠敏校長:「心靈環保與博雅教育5X5倡議」)、品德教育與幸福(林火旺教授:「品德與幸福人生」)、人格理論與人格統整(林以正教授:「人格心理學與人格統整」)等;同時邀請法鼓山體系三大教育專業帶領人分別就大學院(釋果鏡所長:「大學院教育傳承與實踐」)、大普化(釋果毅:「佛光普照三大教育大普化教育」),以及心靈環保核心實踐方法──禪修教育(釋果光:「心靈環保與禪修教育」)等,進行整合式的全面理解。
此二面向邀請之講授者,及其各自開展之主題,既引導學生生發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批判反思之能力,同時藉由跨域對話,開啟多元與深化的學習歷程。感念所有參與教授們對當代教育的熱情與殷切的用心,特挑選9篇文稿出版選輯並於此之際,致上最深切的感恩。
  • 通 序/釋惠敏
  • 編輯序/辜琮瑜
  •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與整體教育觀/辜琮瑜
  • 心靈環保管理學/陳定銘
  • 心靈環保:法鼓山三大教育-大學院教育傳承與實踐/釋果鏡
  • 生命,在教育行動中開展/楊蓓
  • 品格與幸福人生/林火旺
  • 人格心理學與人格統整/林以正
  • 心靈環保與禪修教育/釋果光
  • 心靈環保與博雅教育5x5倡議/釋惠敏
  • 佛法普照:三大教育-大普化教育/釋果毅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