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粽子其實與屈原無關?大凶忌日如何演變成熱鬧節日?
隋朝人很懂玩,清明前夕都在比「誰的蛋蛋更厲害」?
文字版「數獨」,前人用〈九九消寒圖〉打發漫長冬季?
武則天最愛花朝節,種花賞花摘野菜,忙完再做百花糕!
連假太長不知道去哪旅遊?沒關係!
讓我們一起「仿古」,找回曾經的流行!
▎幽默春節冷知識,助你重新找回「年味」
◎神明也有甜食控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飴糖、糖瓜等祭品不可少,據說還要越黏牙越好,這樣能堵住祂老人家的嘴巴,避免向玉帝打小報告。
◎柏蒂全口味「餃」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諧音「相交子時」,又因形狀像元寶,也有招財進寶的意思;但你知道嗎?裡面可能有花生、銅錢、蔬菜……
◎月餅和春聯都出自「他」
五代時期即有春聯的雛形,至宋代出現紙製的「春貼紙」。話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訪,途經一戶養豬人家尚未貼春聯,便親筆御賜了一副,從此民間開始了貼春聯的習俗……
▎文化皆順應四時而生,談談古代「黑科技」
每個節日都有與之相應的傳統習俗,由來比想像中還接地氣?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掛艾草,那是因為夏天蚊蟲很多;
九九重陽正值菊花盛開的季節,登高採菊能感受秋日氣息……
別說數學和天文學都是西方引進的,時令曆法早已沿用千年!
▎民以食為天,論及節日怎可少了美食
未成年不能飲酒,「屠蘇」卻是古人年夜飯的標準配備?
「燒燒一碗來」在這一天不適用!寒食節只准吃生菜和杏酪?
吃「糕」就是升「高」,各種口味的花糕看得人口水直流……
晚會盛宴×佳餚美酒×精緻甜點,過節不肥個三公斤不叫過節!
〔本書特色〕
節日與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不僅象徵了特定的文化意義和民族情感,伴隨而來的還有活動、美食與各種典故。本書將對曆法、節氣與傳統節日做重點闡述,向讀者呈現全面、真實而又豐富的民俗文化,並對今人應該如何過好傳統節日加以探索,脫離物質層面的局限,增加精神層面的旨趣。
隋朝人很懂玩,清明前夕都在比「誰的蛋蛋更厲害」?
文字版「數獨」,前人用〈九九消寒圖〉打發漫長冬季?
武則天最愛花朝節,種花賞花摘野菜,忙完再做百花糕!
連假太長不知道去哪旅遊?沒關係!
讓我們一起「仿古」,找回曾經的流行!
▎幽默春節冷知識,助你重新找回「年味」
◎神明也有甜食控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飴糖、糖瓜等祭品不可少,據說還要越黏牙越好,這樣能堵住祂老人家的嘴巴,避免向玉帝打小報告。
◎柏蒂全口味「餃」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諧音「相交子時」,又因形狀像元寶,也有招財進寶的意思;但你知道嗎?裡面可能有花生、銅錢、蔬菜……
◎月餅和春聯都出自「他」
五代時期即有春聯的雛形,至宋代出現紙製的「春貼紙」。話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訪,途經一戶養豬人家尚未貼春聯,便親筆御賜了一副,從此民間開始了貼春聯的習俗……
▎文化皆順應四時而生,談談古代「黑科技」
每個節日都有與之相應的傳統習俗,由來比想像中還接地氣?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掛艾草,那是因為夏天蚊蟲很多;
九九重陽正值菊花盛開的季節,登高採菊能感受秋日氣息……
別說數學和天文學都是西方引進的,時令曆法早已沿用千年!
▎民以食為天,論及節日怎可少了美食
未成年不能飲酒,「屠蘇」卻是古人年夜飯的標準配備?
「燒燒一碗來」在這一天不適用!寒食節只准吃生菜和杏酪?
吃「糕」就是升「高」,各種口味的花糕看得人口水直流……
晚會盛宴×佳餚美酒×精緻甜點,過節不肥個三公斤不叫過節!
〔本書特色〕
節日與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不僅象徵了特定的文化意義和民族情感,伴隨而來的還有活動、美食與各種典故。本書將對曆法、節氣與傳統節日做重點闡述,向讀者呈現全面、真實而又豐富的民俗文化,並對今人應該如何過好傳統節日加以探索,脫離物質層面的局限,增加精神層面的旨趣。
- 前言
-
一、節日與曆法
-
節日與歲時節令
-
節日與節日文化
-
古代曆法略說
-
陰曆
-
陽曆
-
陰陽合曆
-
物候與季節
-
二十四節氣的確立
-
「四時八節」與「按時把節」
-
時令的別稱
-
朔、望、晦
-
干支紀時
-
六十甲子
-
-
二、節日的發展與分類
-
節日的起源
-
傳統節日的發展、演變
-
節日的類型
-
(1)傳統節日
-
(2)新興節日
-
(3)農事節日
-
(4)宗教節日
-
-
節日的性質
-
節令食品
-
陰曆四節
-
古代的三元節
-
-
三、元旦與春節
-
古代的元旦與春節
-
新歲與過年
-
春節的來歷
-
過年的風俗
-
燃放鞭炮的起源
-
年獸的傳說
-
過年的期限
-
桃符與門神
-
春聯的起源與傳承
-
掛籤的來歷
-
吃餃子的風俗
-
飲屠蘇酒的習俗
-
拜年的風俗
-
穿新衣的風俗
-
-
四、正月裡的節俗
-
正月裡的節日
-
人勝節
-
(1)習俗
-
(2)人日詩
-
(3)一種叫「勝」的飾物
-
-
古代的「社會」
-
鬧社火
-
正月十五
-
鬧花燈的來龍去脈
-
燈謎的起源與傳承
-
晦日送窮神
-
-
五、清明、寒食、三月三
-
先秦時期的上巳節
-
三月三
-
(1)風俗
-
(2)蘭亭修禊
-
(3)曲江賜宴
-
(4)蟠桃會
-
-
寒食節的來歷與風俗
-
清明節的風俗
-
三個節日的融合
-
-
六、春天的其他節俗
-
東郊迎春
-
「鞭春牛」的風俗
-
咬春與五辛盤
-
「二月二,龍抬頭」
-
花朝節
-
-
七、端午節
-
端午節的來歷
-
端午節的風俗
-
插艾懸蒲
-
纏五色絲
-
贈香包
-
中國的詩人節
-
吃粽子、飲雄黃酒
-
龍舟競渡
-
-
八、夏天的其他節俗
-
夏至—夏天的到來
-
「入伏」與「出伏」
-
夏九九
-
熱在三伏
-
伏日風俗
-
(1)辟邪防病
-
(2)「薦麥」祭祖
-
(3)伏日飲食
-
-
-
九、夏秋之際的節日
-
六月六
-
七月七
-
(1)牛郎織女的故事
-
(2)乞巧
-
-
中元節
-
-
十、八月十五中秋節
-
中秋節的來歷
-
中秋節的傳承與發展
-
中秋節盛行的原因
-
中秋節的風俗
-
中秋節的節令食品
-
中秋拜月、賞月
-
-
十一、九九重陽節
-
歲歲重陽
-
重陽登高
-
重陽賞菊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陽糕
-
菊花酒
-
九九老年節
-
-
十二、冬季的節俗
-
冬至大如年
-
「數九寒天」
-
九九消寒圖
-
古代的臘祭
-
臘八與臘八粥
-
小年(祭灶日)
-
除日與除夕
-
-
十三、父母與孩子的節日
-
節日文化的融合
-
兒童節
-
母親節
-
父親節
-
新興的父親節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