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秦漢英雄氣運:始皇功過論辯×史書海洋紀事×漢代絲路貿易,史家淺論秦漢帝國的政經文化與地域關係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25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所謂「天下」、「海內」,帝王對疆域和海洋的意識何時產生?
張騫通西域耗時十數年,「鑿空」意義媲美發現美洲新大陸?
《史記》乃無韻之離騷,太史公筆下人物的傳神之處為何?

史記書寫×海洋紀實×墓葬考證×絲路視野
以考古文物和史書佐證,再現秦帝國與漢文化的整體風貌!

▎秦火不再,燃煙卻燎燒千百年
說到秦始皇,最具爭議也最為人所知的事蹟就是「焚書坑儒」,
在統一各國後的幾年,秦始皇為了達到政治思想與文化統一的目的,
下令「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也就是對於國家「無用」之書,
除了具實用性的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得以保留下來之外,
其餘包括六國史書以及《詩》、《書》等儒家典籍無一倖免,
此舉導致許多先秦文獻遭到破壞、亡佚,是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文化浩劫,
自古以來對焚書一舉的議論貶多過於褒,認為其破壞文化根基,
然而有學者指出秦文化因重視實用性,許多技術層面的知識得以流傳,
民間也未必能完全將書籍盡數燒毀,仍有少數諸子思想留存。
秦火究竟對學術文化破壞到何種程度,也未有定論,仍待後人考察。

▎星辰崇拜,吉凶占卜與精神思想
天文星象對人文的交互關係遠在先秦時期就深深影響人們的思想,
對「星」的崇拜明顯影響著當時人們的社會理念與生活,
因此考察上古信仰體系對了解民間迷信的歷史源流大有助益。
秦漢社會所通行用以趨吉避凶的占星用書《日書》中,
就有可以根據星相判斷行為宜忌的內容和警示文字,
古人認為有的星象預示出疾疫、戰爭、政治動亂等內容,
對星辰有擬人稱呼也是在「敬天」的理念中發展而來,
包括「織女星」、「造父天星」,以及後世的「太白金星」等,
都能體現星辰崇拜的意識對民俗社會與思想產生的廣泛影響。

【本書特色】:
本書以秦漢時期的人物為主軸,論「英雄」之於時代的文化意義,在歷史興衰、朝代起落之時,以英雄人物之「氣運」對人、生命、思想、文化、時代精神有深刻的洞見,並以史家見解來展現秦漢時代的精神特色,包括焚書坑儒的正反論辯、《史記》對於成王敗寇的細微書寫、漢代富強繁榮的文化成就、絲路貿易與地域文化的關係等等。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