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張蔭麟與呂思勉對話秦漢四百年:從政治權力✖思想文化✖軍事制度✖社會發展,揭示四百年間秦漢政局動盪的根源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6209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十四年短暫榮光的秦帝國,究竟留下了什麼? ◎劉邦從草莽登上皇位,是偶然還是歷史必然? ◎這場文明的接力,為何會深刻影響千年中國? 權威視角縱覽秦漢歷史,領略古代中國的治理智慧在思想與制度的交會中,解讀四百多年的盛衰密碼 【秦帝國的興起與覆亡】 秦王嬴政於西元前221年完成六國統一,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然而,短暫的繁榮之後,秦因其暴政而迅速滅亡,國祚僅十四年。內容涵蓋呂不韋與嬴政的關係、六國統一的過程、新帝國的經營方略,以及民生政策與國力發展的矛盾。楚漢相爭使混戰結束,秦帝國終被劉邦建立的漢朝取代。本書亦探討了暴政與強權的代價,深刻剖析秦滅亡的根源。 【西漢的穩定與擴張】 第二卷專注於西漢王朝的興衰,以張蔭麟先生的研究為核心,呈現了漢朝前期從恢復民生到積極擴張的歷程。劉邦在建立漢帝國後,以休養生息政策恢復經濟,文景之治成為穩定基石。漢武帝時期則進一步開疆拓土,展現了強大的軍事與經濟力量,同時推行新經濟政策與文化思想統一,確立了儒家正統地位。然而,武帝死後的昭宣治世只是短暫延續,隨後外戚專權、政治腐敗逐漸侵蝕帝國根基。 【東漢的復興與衰落】 光武帝劉秀重建統一後,推行輕徭薄賦政策,國力逐漸恢復。然而,外戚與宦官的政治鬥爭成為東漢政局的主旋律,並導致皇權衰微與社會動盪。同時,羌人入侵、「黨錮之禍」等內外矛盾加劇了帝國的困境。儘管東漢時期學術、宗教(佛教和道教)以及對外交通有一定發展,但是整體上帝國逐步走向衰落,最終瓦解於三國時代的亂世之中。 【秦漢歷史的深遠意義】 附錄部分收錄了張蔭麟與呂思勉對秦漢歷史的其他文章,為本書提供了更多視角與深度。秦漢時期是中國大一統帝國的起點,奠定了後世政治制度與文化思想的基礎。本書透過對秦漢四百多年歷史的回顧,探討了從專制集權到文化思想整合的過程,並對暴政、改革、社會變遷等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幫助讀者了解大一統帝國的光輝與代價,並從中思考歷史對當代的影響。 本書特色:本書匯集近代中國史學大師張蔭麟與呂思勉對秦漢時代的研究精華,梳理了從秦統一六國到東漢衰亡的四百多年歷史。全書分為三卷,前兩卷由張蔭麟先生詳述秦朝與西漢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重要發展,第三卷則由呂思勉先生補充東漢歷史,展現出完整的秦漢變遷脈絡。書中觀點明晰,融合學術研究與敘事,極具可讀性。
  • 前言
  • 編者按
  • 第一卷 秦朝篇/張蔭麟
  • 第一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 一 呂不韋與嬴政
    • 二 六國統一
    • 三 新帝國的經營
    • 四 帝國的民生與發展
  • 第二章 秦漢之際
    • 一 陳勝的起與滅
    • 二 項羽與鉅鹿之戰
    • 三 劉邦的崛起與關中淪陷
    • 四 項羽在關中
    • 五 楚漢之戰及其結局
  • 第二卷 西漢篇/張蔭麟
  • 第一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 一 純郡縣制的重建
    • 二 秦漢之際中原與外族
    • 三 武帝開拓事業的四個時期
    • 四 武帝的新經濟政策
  • 第二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 一 道家學說的全盛及影響
    • 二 儒家正統地位的確立
    • 三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響
  • 第三章 改制與「革命」
    • 一 外戚王氏專權
    • 二 哀帝朝的政治
    • 三 從王莽復起至其稱帝
    • 四 王莽的改革
    • 五 新朝傾覆
  • 第三卷 東漢篇/呂思勉
  • 第一章 後漢的政治
  • 第二章 兩漢的制度
  • 第三章 秦漢的武力
  • 第四章 兩漢對外的交通
  • 第五章 兩漢的學術
  • 第六章 佛教和道教
  • 第七章 兩漢的社會
  • 附錄 上
  • 附錄 下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