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原地去世已不夠看,竹林七賢把酒高呼「原地埋掉」?
►挖眼裂腸浸泡蜜糖,南朝劉子業重口味製「鬼目粽」?
►被人暗中密告受賄,大方承認竟能令漢高祖啞口無言?
不只是冷冰冰的史書,從內在修養到外在行動,
讓我們打開《資治通鑑》,一起洞察當中的人生智慧!
▎堂堂戰國四公子,卻因貪戀美色命喪黃泉
電視劇中對宣太后痴情一片的謙謙君子黃歇,
實際上竟是個膽敢混淆王室血統的宵小狂徒?
戰國後期,楚考烈王求子不得,眼看後繼無人;
趙國人李園聽聞,想起自家貌若天仙的妹妹,
若是能為楚王生下公子,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但是如何才能安排妹妹進宮呢?
李園把目光放在當時赫赫有名的相國春申君身上。
計畫很快奏效,春申君納了李園之妹為妾,
而後又聽信李園慫恿,將懷孕的李氏獻給楚王。
原以為從此高枕無憂,不料為自己引來致命危機……
▎想反對?那我就給另一個選項逼你們站隊!
說起胡漢融合的幕後推手,必不會忘記北魏孝文帝,
但在最初提議遷都時,其實引起了群臣的激烈反彈?
魏國的都城起初在平城,自然條件惡劣又屢犯天災,
眾所周知,孝文帝是個「漢化」狂粉,早就有遷都的念頭了。
可是那些已經習慣北方生活的鮮卑老臣,哪有可能點頭答應?
左思右想,策劃了一場「假南伐真遷都」的行動,
煞有其事地徵召民夫、將士,還親自上陣掛帥指揮,
老臣急得團團轉,跪求皇上放棄此次的南征舉措,
孝文帝假裝生氣,而後話鋒一轉:
「好啊!不過京都必須遷到洛陽,才不會師出無名!」
▎我捉我放我捉我放……七次生擒嚇得敵軍嫑嫑!
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光靠強權壓制怎能持久?
掌握「攻心為上」的原則,智囊孔明讓邊疆部族十年不敢造次!
劉備過世後,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蠢蠢欲動,打算趁機叛亂,
先主甫逝、後主無心理政,顯然不是出兵的好時機,該怎麼辦呢?
諸葛亮心生一計,把目光對準了南中首領中頗具聲望的孟獲。
而後雙方交鋒,蜀軍佯裝敗北,一面潰逃一面停下略戰,
孟獲不疑有他,一路追趕到深山裡,最終被蜀軍生擒。
緊接著,諸葛亮不慌不忙帶領孟獲參觀蜀營,又將他放回,
經過七次的生擒和釋放,孟獲甘拜下風,也說服其他部落歸順蜀國。
〔本書特色〕
《資治通鑑》為北宋司馬光所編纂的編年體史書,從三家分晉至後周世宗顯德年間,以時間為敘述線索,許多歷史事件被分布在各個章節中。本書精選《資治通鑑》裡的故事,分為八大章節,包括仁義禮智、謹言慎行、攻堅克難、人事駕馭、巧舌之簧、雄韜偉略等等,以全新的角度對其進行客觀評價,盼能帶給讀者新的啟發。
►挖眼裂腸浸泡蜜糖,南朝劉子業重口味製「鬼目粽」?
►被人暗中密告受賄,大方承認竟能令漢高祖啞口無言?
不只是冷冰冰的史書,從內在修養到外在行動,
讓我們打開《資治通鑑》,一起洞察當中的人生智慧!
▎堂堂戰國四公子,卻因貪戀美色命喪黃泉
電視劇中對宣太后痴情一片的謙謙君子黃歇,
實際上竟是個膽敢混淆王室血統的宵小狂徒?
戰國後期,楚考烈王求子不得,眼看後繼無人;
趙國人李園聽聞,想起自家貌若天仙的妹妹,
若是能為楚王生下公子,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但是如何才能安排妹妹進宮呢?
李園把目光放在當時赫赫有名的相國春申君身上。
計畫很快奏效,春申君納了李園之妹為妾,
而後又聽信李園慫恿,將懷孕的李氏獻給楚王。
原以為從此高枕無憂,不料為自己引來致命危機……
▎想反對?那我就給另一個選項逼你們站隊!
說起胡漢融合的幕後推手,必不會忘記北魏孝文帝,
但在最初提議遷都時,其實引起了群臣的激烈反彈?
魏國的都城起初在平城,自然條件惡劣又屢犯天災,
眾所周知,孝文帝是個「漢化」狂粉,早就有遷都的念頭了。
可是那些已經習慣北方生活的鮮卑老臣,哪有可能點頭答應?
左思右想,策劃了一場「假南伐真遷都」的行動,
煞有其事地徵召民夫、將士,還親自上陣掛帥指揮,
老臣急得團團轉,跪求皇上放棄此次的南征舉措,
孝文帝假裝生氣,而後話鋒一轉:
「好啊!不過京都必須遷到洛陽,才不會師出無名!」
▎我捉我放我捉我放……七次生擒嚇得敵軍嫑嫑!
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光靠強權壓制怎能持久?
掌握「攻心為上」的原則,智囊孔明讓邊疆部族十年不敢造次!
劉備過世後,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蠢蠢欲動,打算趁機叛亂,
先主甫逝、後主無心理政,顯然不是出兵的好時機,該怎麼辦呢?
諸葛亮心生一計,把目光對準了南中首領中頗具聲望的孟獲。
而後雙方交鋒,蜀軍佯裝敗北,一面潰逃一面停下略戰,
孟獲不疑有他,一路追趕到深山裡,最終被蜀軍生擒。
緊接著,諸葛亮不慌不忙帶領孟獲參觀蜀營,又將他放回,
經過七次的生擒和釋放,孟獲甘拜下風,也說服其他部落歸順蜀國。
〔本書特色〕
《資治通鑑》為北宋司馬光所編纂的編年體史書,從三家分晉至後周世宗顯德年間,以時間為敘述線索,許多歷史事件被分布在各個章節中。本書精選《資治通鑑》裡的故事,分為八大章節,包括仁義禮智、謹言慎行、攻堅克難、人事駕馭、巧舌之簧、雄韜偉略等等,以全新的角度對其進行客觀評價,盼能帶給讀者新的啟發。
- 前言
-
第一章 仁義禮智篇
-
智商鞅立柱施新法
-
施仁政文侯成霸主
-
負荊行廉頗傳佳話
-
入咸陽劉邦三約法
-
張釋之制法為天下
-
盡忠心汲黯留青史
-
蘇武牧羊名留千古
-
竹林七賢不拘禮法
-
顏真卿氣節驚藩鎮
-
-
第二章 謹言慎行篇
-
春申君貪色命歸西
-
滅楚國王翦屢請功
-
求自保賈充巧嫁女
-
戰淝水苻堅反遭噬
-
怠軍機王玄謨兵敗
-
受誣陷崔浩赴陰曹
-
謀帝位叔陵弑太子
-
安祿山邀寵顯偽詐
-
勇朱瑾怒斬徐知訓
-
巧言惑主石顯專權
-
入京師王敦害伯仁
-
-
第三章 攻堅克難篇
-
破釜沉舟浴血殺敵
-
智陳湯一劍定天山
-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
劉裕密謀代晉成宋
-
魏孝文帝計遷都城
-
韜光養晦楊廣奪寵
-
郭子儀單騎見回紇
-
李愬雪夜奇襲蔡州
-
-
第四章 人事駕馭篇
-
信陵君竊符救趙國
-
惜英才蕭何追韓信
-
朱勃為友上書鳴冤
-
郭泰擢才有教無類
-
失街亭孔明斬馬謖
-
施仁政羊祜有遠慮
-
孝文帝臨終託元勰
-
劉仁軌不疑得猛將
-
-
第五章 巧舌之簧篇
-
遊列國孔伋論仁義
-
智張儀巧舌立奇功
-
為社稷觸龍說太后
-
展英才陳平任相國
-
曹操白門樓斬呂布
-
智王猛捫蝨談天下
-
狄仁傑智勇脫險境
-
-
第六章 修身正己篇
-
入牢獄貫高受酷刑
-
遵蕭規只為安社謖
-
巫蠱禍太子含冤死
-
畏四知楊震拒賄金
-
石崇王愷京都鬥富
-
劉義隆疑心殺功臣
-
劉子業殘暴受誅戮
-
-
第七章 雄韜偉略篇
-
孫策定江東創基業
-
劃鴻溝分楚河漢界
-
班超智勇經營西域
-
魏太武帝震怒滅佛
-
玄武門李世民殺兄
-
運匠心李昪開新朝
-
受禪讓蕭道成建齊
-
繼帝位劉邦封功臣
-
智諸葛亮七擒孟獲
-
-
第八章 慨嘆命運篇
-
未央宮裡韓信失算
-
趙高弄權誅滅李斯
-
范雎不死威震諸侯
-
呂后亂政禍及親子
-
三家分晉智伯喪命
-
急報仇豫讓勇自刎
-
真名士從容赴國難
-
諸葛亮命殞五丈原
-
吳起三逃終成功名
-
石虎誅子縱火焚屍
-
邊塞行李陵征匈奴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