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亂世爭雄,波譎雲詭,有人鬥智,有人鬥勇。
歷史的戰亂舞台,無數英雄豪傑崛起與敗亡。
本書內容分為〈秦失其鹿〉、〈楚漢爭霸〉、〈帝國永續〉三部分,擅長讀史、解史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司馬遷的《史記》為主桅,輔以《資治通鑑》、《敦煌變文》,將最具傳奇性、記敘最精采的楚漢之爭,以生動洗練的文字重新詮釋,透過紙頁呈現活生生的歷史舞台,讓讀者親眼見證秦、楚、漢的敗亡與崛起。
逐鹿天下,實踐「亡秦必楚」,戰績輝煌的西楚霸王項羽何以走進死路;吃悶虧被追著打的漢王劉邦又為何屢逢生機?一個慨嘆「天要亡我」,一個自認身負天命,難道真是天命不可違?而張良、英布、蕭何、韓信、陳平、夏侯嬰、彭越、樊噲、范增、蒯徹、貫高、田橫等謀臣將士,在這齣逐鹿大戲中又扮演著何種關鍵性角色?
九十二則由人物串起的精采故事,述說你我或許耳熟能詳、卻未能深入解析的歷史橋段,箇中巧妙精髓,透過古文今解,剖析分明。是真假英雄,或是狗熊,一一現形。以古為鏡,以人為鏡,警惕現世,故事讀來更添趣味。此外,文中節錄之【原典精華】,亦有助提升國高中生國語文能力,是年輕學子或意欲提升古文理解能力讀者之絕佳課外讀物。
亂世爭雄,波譎雲詭,有人鬥智,有人鬥勇。
歷史的戰亂舞台,無數英雄豪傑崛起與敗亡。
本書內容分為〈秦失其鹿〉、〈楚漢爭霸〉、〈帝國永續〉三部分,擅長讀史、解史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司馬遷的《史記》為主桅,輔以《資治通鑑》、《敦煌變文》,將最具傳奇性、記敘最精采的楚漢之爭,以生動洗練的文字重新詮釋,透過紙頁呈現活生生的歷史舞台,讓讀者親眼見證秦、楚、漢的敗亡與崛起。
逐鹿天下,實踐「亡秦必楚」,戰績輝煌的西楚霸王項羽何以走進死路;吃悶虧被追著打的漢王劉邦又為何屢逢生機?一個慨嘆「天要亡我」,一個自認身負天命,難道真是天命不可違?而張良、英布、蕭何、韓信、陳平、夏侯嬰、彭越、樊噲、范增、蒯徹、貫高、田橫等謀臣將士,在這齣逐鹿大戲中又扮演著何種關鍵性角色?
九十二則由人物串起的精采故事,述說你我或許耳熟能詳、卻未能深入解析的歷史橋段,箇中巧妙精髓,透過古文今解,剖析分明。是真假英雄,或是狗熊,一一現形。以古為鏡,以人為鏡,警惕現世,故事讀來更添趣味。此外,文中節錄之【原典精華】,亦有助提升國高中生國語文能力,是年輕學子或意欲提升古文理解能力讀者之絕佳課外讀物。
- ⟨總序⟩ 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 ⟨代序⟩ 人.文.史.地
- 大對決 楔子
-
秦失其鹿
-
1、秦始皇
-
2、海上仙山
-
3、熒惑守心
-
4、博浪椎
-
5、秘不發喪
-
6、鴻鵠之志
-
7、篝火狐鳴
-
8、將相本無種
-
9、張耳.陳餘
-
10、武信君
-
11、伴君如伴虎
-
12、趙王自立
-
13、赤帝子殺白帝子
-
14、貴不可言
-
15、沛公
-
16、項家軍
-
17、齊王、魏王、燕王
-
18、陳勝敗亡
-
19、武臣敗亡
-
20、黃石公
-
21、英布.陳嬰
-
22、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
23、趙高誣殺李斯
-
24、項梁陣亡
-
25、鉅鹿圍城
-
26、項羽殺宋義
-
27、破釜沈舟
-
28、張耳陳餘反目成仇
-
29、彭越
-
30、酈食其
-
31、招降納叛
-
32、指鹿為馬
-
33、子嬰殺趙高
-
34、秦帝國滅亡
-
-
楚漢爭霸
-
35、約法三章
-
36、項王來了
-
37、鴻門宴
-
38、大封諸侯
-
39、燒棧道
-
40、諸侯反項
-
41、胯下之辱
-
42、蕭何追韓信
-
43、暗渡陳倉
-
44、項羽殺義帝
-
45、王陵變
-
46、陳平
-
47、彭城大戰
-
48、英布叛楚
-
49、韓信破魏
-
50、置之死地而後生
-
51、大將風範
-
52、借箸代籌
-
53、陳平毒計
-
54、劉邦一奪韓信兵權
-
55、民以食為天
-
56、三寸舌勝百萬師
-
57、烹殺酈食其
-
58、分我一杯羹
-
59、劉邦中箭
-
60、假齊王
-
61、蒯徹
-
62、鴻溝
-
63、四面楚歌
-
64、烏江自刎
-
-
帝國永續
-
65、劉邦二奪韓信兵權
-
66、田橫與五百烈士
-
67、季布
-
68、婁敬
-
69、張良辟穀
-
70、兔死狗烹
-
71、走狗論
-
72、雍齒
-
73、陸賈
-
74、叔孫通
-
75、欒提冒頓
-
76、白登山
-
77、和親
-
78、貫高
-
79、殺韓信
-
80、陳豨
-
81、捷足先登
-
82、殺彭越
-
83、欒布
-
84、英布起兵
-
85、英布出下策
-
86、呂后淚水
-
87、大風起兮雲飛揚
-
88、商山四皓
-
89、蕭何自污
-
90、帝國後事
-
91、盧綰
-
92、逐鹿餘塵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