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字獄下小說轉向人性的開掘:從《儒林外史》到《紅樓夢》,從時事政治的諷刺到禮教世俗的批判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32392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

戰亂後的新氣象,是異族的高壓統治;
是文化的重新融合,是文人之夢魘;
卻也是小說之新生——

時值清初,當權者大興文字獄。
為避殺身之禍,政治小說至此銷聲匿跡,甚至連志人小說也因此沉寂。
面對這樣的時代,也無法澆熄文人創作的熱情。
在重重鐐銬的環境中,政治的高壓並不能消滅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反而驅使小說的創作題材向人的精神領域開拓。《儒林外史》讓被科舉制度扭曲了的人性在讀者面前搬演;《紅樓夢》演繹禮教制度下美好心靈被殘酷現實湮滅的悲劇。
這些作品使小說的批判精神達到了歷史空前的高度,亦實現了小說從講故事到寫心靈的歷史性轉變。

【講史和英雄傳奇的插空補缺】
清代講史小說通常是在已有的歷史系列中插空補缺,或者是選取某個歷史段落作別樣的撰述,或者是貫通全史作通史演義,或者對明代舊作進行修訂補綴,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局面。
《隋唐演義》兼採野史傳說,內容新異奇趣;《女仙外史》透過英雄傳奇,替舉兵造反的唐賽兒翻案。這些以人物為中心表現歷史的小說,使得清代小說的文學性逐漸大於歷史知識性。

【《儒林外史》──諷刺小說之大成】
諷刺小說的諷刺對象是人性弱點、世情病態和社會弊端。講究真實,而不致流於誣衊;並透過隱曲手法,使小說不類同於譴責。無論是虛是實,都一針見血的撕裂人性和社會現象,及其所包藏的可笑可鄙可惡之義。
吳敬梓從生活中捕捉到具有諷刺意味的瞬間,揭開了包裹著醜惡人心的美麗面紗。高雅後的低俗,莊嚴後的滑稽,仁義後的無恥,高論後的無知……一一重現於讀者眼前。

【《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宛如時代警鐘,是棄、守禮教兩方的相互質疑與對抗。
曲折情節中,人與人交織出的網狀關係,共同演繹的情節看似偶然,實是必然的結果。離盡才子佳人,散盡鐘鳴鼎食之家;既寫處遇情愛之大悲,更是一家一朝之大悲。作者描寫的角度相互交織,能見時代風貌,亦見個人心靈。

本書特色:
本書從探討清初高壓的政治環境為引,探討小說從單純的記史志人,到著重於人性心靈的描繪。除了提及著名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長篇章回小說《紅樓夢》之外,亦探討了英雄傳奇小說、講史小說以及宗教小說在清朝前期的發展概況,使讀者更能全面了解清初盛世的文人所著小說題材的轉變。
  • 自序
  • 導論
    • 一、小說界說
    • 二、娛樂與教化
    • 三、史家傳統與「說話」傳統
    • 四、雅與俗
  • 清代前期小說的變遷和藝術高峰
    • 第一章 康乾盛世與小說的變遷
      • 第一節 文字獄對小說的禁錮
      • 第二節 時事政治小說和志人小說的沉寂
      • 第三節 小說不干涉時世,向人的心靈世界開掘
    • 第二章 講史和英雄傳奇
      • 第一節 朝代講史系列的插空補缺
      • 第二節 講史舊作新編
      • 第三節 《女仙外史》與「說唐」系列作品
      • 第四節 《說岳全傳》等
      • 第五節 《綠野仙蹤》和《野叟曝言》
    • 第三章 諷刺小說的絕響─《儒林外史》
      • 第一節 清代寓言式諷刺小說
      • 第二節 吳敬梓的生平、思想和創作
      • 第三節 《儒林外史》的士人眾生相
      • 第四節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 第五節 《儒林外史》的傳播和影響
    • 第四章 《歧路燈》與家庭倫理小說
      • 第一節 《林蘭香》
      • 第二節 靜恬主人《療妒緣》、《金石緣》
      • 第三節 李綠園《歧路燈》
    • 第五章 古代小說藝術頂峰─《紅樓夢》
      • 第一節 曹雪芹的家世生平
      • 第二節 《紅樓夢》的成書
      • 第三節 《紅樓夢》的愛情婚姻悲劇
      • 第四節 《紅樓夢》的人物描寫和結構藝術
      • 第五節 後四十回與程偉元、高鶚
      • 第六節 《紅樓夢》的歷史地位和巨大影響
    • 第六章 宗教小說
      • 第一節 《醉菩提全傳》與濟公系列作品
      • 第二節 《呂祖全傳》與道教小說
      • 第三節 《儒交信》與天主教小說
    • 第七章 文言小說的兩大流派
      • 第一節 擬唐派─《聊齋》之餘緒
      • 第二節 擬唐前派的代表─《閱微草堂筆記》
      • 第三節 《新齊諧》及其他
      • 第四節 清後期文言小說的走向
  • 參考文獻
  • 後記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