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諮商理論與技術

出版日期
2023/05/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43867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在使讀者了解諮商理倫理、理論與基本諮商技巧,除了將諮商理論做不取向的詳實整理外,還針對諮商師的準備與基本諮商技術做介紹。
★本書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互補,增進讀者理解與閱讀效率。

諮商理論與技術是諮商師訓練的入門,主要是介紹諮商基本的理論流派以及諮商師必須知道的倫理議題,對於助人專業者的基本功是重要地基。
本書介紹諮商師的準備、諮商理論的幾個不同取向(動力取向、體驗與關係取向、行為取向、認知行為取向、後現代取向、與生態脈絡取向)、以及基本諮商技巧。適合諮商、社會工作等相關助人科系學生閱讀。
  • 第1章 諮商師的準備
    • 1-1 為什麼要學諮商
    • 1-2 諮商師到哪裡去?
    • 1-3 了解不同學派或取向的世界觀
    • 1-4 督導角色
    • 1-5 專業證照考試
    • 1-6 諮商理論決定對問題的看法與處置方向
    • 1-7 諮商師的自我覺察功課
    • 1-8 學習諮商的可能迷思
    • 1-9 諮商技能從自己本身做起
  • 第2章 諮商倫理與實務
    • 2-1 為何需要專業倫理
    • 2-2 專業守則
    • 2-3 專業守則與專業責任
    • 2-4 專業責任
    • 2-5 避免違反專業倫理的指導原則
  • 第3章 動力取向的諮商理論
    • 3-1 不同取向與其世界觀
    • 3-2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一)
    • 3-3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二)
    • 3-4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三)
    • 3-5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四)
    • 3-6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五)
    • 3-7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六)
    • 3-8 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
    • 3-9 楊格心理分析的理念(一)
    • 3-10 楊格心理分析的理念(二)
    • 3-11 楊格心理分析的理念(三)
    • 3-12 心理動力治療
    • 3-13 自我心理學
    • 3-14 客體關係理論(一)
    • 3-15 客體關係理論(二)
    • 3-16 自體心理學理論(一)
    • 3-17 自體心理學理論(二)
    • 3-18 自體心理學理論(三)
    • 3-19 自體心理學理論(四)
  • 第4章 關係與體驗取向的諮商理論
    • 4-1 人本中心學派
    • 4-2 卡爾.羅吉斯的立論(一)
    • 4-3 卡爾.羅吉斯的立論(二)
    • 4-4 人本中心學派治療技術(一)
    • 4-5 人本中心學派治療技術(二)
    • 4-6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派
    • 4-7 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觀點(一)
    • 4-8 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觀點(二)
    • 4-9 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觀點(三)
    • 4-10 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觀點(四)
    • 4-11 阿德勒學派的治療技術(一)
    • 4-12 阿德勒學派的治療技術(二)
    • 4-13 完形學派
    • 4-14 完形學派的基本理念(一)
    • 4-15 完形學派的基本理念(二)
    • 4-16 完形學派的基本理念(三)
    • 4-17 完形學派的基本理念(四)
    • 4-18 完形學派諮商技術(一)
    • 4-19 完形學派諮商技術(二)
    • 4-20 完形學派諮商技術(三)
    • 4-21 完形學派的貢獻與評價
    • 4-22 存在主義諮商
    • 4-23 存在主義治療的理論(一)
    • 4-24 存在主義治療的理論(二)
    • 4-25 存在主義治療目標與過程
    • 4-26 存在主義的治療技術
  • 第5章 行為取向的諮商理論
    • 5-1 行為主義主義的立論
    • 5-2 行為主義的理論(一)
    • 5-3 行為主義的理論(二)
    • 5-4 行為取向的諮商技術(一)
    • 5-5 行為取向的諮商技術(二)
    • 5-6 行為取向的諮商技術(三)
    • 5-7 BASIC I.D.
    • 5-8 行為取向諮商理論的貢獻與評價
  • 第6章 認知取向的諮商理論
    • 6-1 Ellis的理情行為治療(一)
    • 6-2 Ellis的理情行為治療(二)
    • 6-3 Ellis的理情行為治療(三)
    • 6-4 理情治療學派的貢獻與評價
    • 6-5 認知治療(一)
    • 6-6 認知治療(二)
    • 6-5 認知治療(三)
    • 6-7 認知治療目標與過程(一)
    • 6-8 認知治療目標與過程(二)
    • 6-9 認知治療與理情治療的異同
    • 6-10 溝通交流分析學派(一)
    • 6-11 溝通交流分析學派(二)
    • 6-12 溝通交流分析學派(三)
    • 6-13 溝通交流分析學派(四)
    • 6-14 溝通交流分析學派(五)
    • 6-15 現實治療(一)
    • 6-16 現實治療(二)
    • 6-17 現實治療目標與過程
    • 6-18 認知行為學派的貢獻與評價
  • 第7章 後現代取向的諮商理論
    • 7-1 敘事治療的起源與理念(一)
    • 7-2 敘事治療的起源與理念(二)
    • 7-3 敘事治療的起源與理念(三)
    • 7-4 敘事治療的技巧(一)
    • 7-5 敘事治療的技巧(二)
    • 7-6 敘事治療的技巧(三)
    • 7-7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 7-8 焦點解決治療技術(一)
    • 7-9 焦點解決治療技術(二)
    • 7-10 女性主義源起與流派
    • 7-11 女性主義發展階段
    • 7-12 女性主義治療原則
    • 7-13 女性主義治療目標與過程
    • 7-14 女性主義治療注意事項
    • 7-15 後現代取向理論的貢獻與限制
  • 第8章 生態脈絡取向的諮商理論
    • 8-1 前言
    • 8-2 多元文化諮商
    • 8-3 種族差異與可能偏見
    • 8-4 落實多元文化諮商的挑戰
    • 8-5 多元文化諮商師的準備
    • 8-6 多元文化諮商模式
    • 8-7 家族治療理論
    • 8-8 影響家族治療的起源與理論
    • 8-9 體驗家族治療理論(一)
    • 8-10 體驗家族治療理論(二)
    • 8-11 體驗家族治療理論(三)
    • 8-12 結構家族治療(一)
    • 8-13 結構與界限(二)
    • 8-14 結構家族治療目標與過程(三)
    • 8-15 結構家族治療技巧(四)
    • 8-16 策略家族治療(一)
    • 8-17 家庭問題的產生(二)
    • 8-18 貢獻與評價
  • 第9章 總結:諮商理論與技術的學習與運用
    • 9-1 給諮商師的提醒(一)
    • 9-2 給諮商師的提醒(二)
    • 9-3 給諮商師的提醒(三)
    • 9-4 給諮商師的提醒(四)
    • 9-5 給諮商師的提醒(五)
    • 9-6 給諮商師的提醒(六)
    • 9-7 給諮商師的提醒(七)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