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小組工作:理論與實踐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78876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主要介紹小組工作的不同概念,並為帶領小組的社工建立實務框架。與此同時,編者希望藉著整合本地與海外的文獻及前線社工的實踐經驗,帶出小組工作實踐中的關鍵議題,以及勾劃未來有待研究的領域。然而,本書既非定位為小組工作的入門教科書,也無意涵蓋小組工作的所有範疇,而是集中討論為不同對象開展結構性小組的視角、理念、步驟及過程。
  • 「社會工作小組叢書」總序
  • 第1章 社會工作小組的理論與視角
    • 1.1 導言
    • 1.2 各種「社會小組工作」模式
    • 1.3 社會工作小組的視角
  • 第2章 小組動力
    • 2.1 甚麼是小組動力?
    • 2.2 循環模型
    • 2.3 漸進模型
    • 2.4 綜合模型
    • 2.5 小組動力對社工的啟示
  • 第3章 程序計劃邏輯:評估需要、設定目標與介入手法
    • 3.1 需要
    • 3.2 目標
    • 3.3 介入手法及理論
  • 第4章 小組結構:金字塔模型
    • 4.1 空間結構
    • 4.2 時間結構
    • 4.3 成員組合結構
    • 4.4 規範結構
    • 4.5 金字塔模型
    • 4.6 總結
  • 第5章 程序設計與帶領原則
    • 5.1 宏觀層面的程序規劃
    • 5.2 微觀層面的程序規劃
    • 5.3 帶領和引導程序活動
  • 第6章 小組治療因子
    • 6.1 十一個小組治療因子與應用原則
    • 6.2 治療因子在哪些小組和階段較重要
  • 第7章 小組領導︰不同階段的任務
    • 7.1 組前階段的小組領導:建立關係
    • 7.2 初期階段的小組領導:形成
    • 7.3 中期階段的小組領導:凝聚、親密和融合
    • 7.4 後期階段的小組領導:終結與分離
    • 7.5 組後階段的小組領導:重聚與鞏固
    • 7.6 協同領導
    • 7.7 總結:平衡目標、程序和過程的領導
  • 第8章 小組過程:關鍵事件處理模型和介入技巧
    • 8.1 介入關鍵事件模型
    • 8.2 關鍵事件處理策略
    • 8.3 總結
  • 第9章 平行小組(黃幹知、梁玉麒、殷麗琴)
    • 9.1 平行小組的特色
    • 9.2 平行小組的歷史及成效研究
    • 9.3 平行小組的優點
    • 9.4 設計和規劃平行小組
    • 9.5 帶領平行小組
    • 9.6 總結
  • 第10章 夫婦小組
    • 10.1 夫婦小組的特色
    • 10.2 夫婦小組的需要評估和程序設計
    • 10.3 帶領夫婦小組
    • 10.4 夫婦小組中常見的關鍵事件
    • 10.5 夫婦小組的限制
  • 第11章 多元家庭小組
    • 11.1 多元家庭小組的特色
    • 11.2 多元家庭小組的有效治療元素
    • 11.3 設計和帶領多元家庭小組
    • 11.4 多元家庭小組中常見的關鍵事件
    • 11.5 多元家庭小組的限制
  • 第12章 互助小組與自助組織(黃家玉、黃幹知)
    • 12.1 互助小組的特色
    • 12.2 互助小組的九個動力
    • 12.3 設計及規劃互助小組
    • 12.4 帶領互助小組
    • 12.5 互助小組中常見的關鍵事件
    • 12.6 總結
  • 第13章 事工小組
    • 13.1 事工小組的特色和歷史
    • 13.2 設計和策劃事工小組
    • 13.3 帶領事工小組的實務智慧
    • 13.4 事工小組中常見的關鍵事件
    • 13.5 總結
  • 第14章 遙距網上視像小組
    • 14.1 背景與定義
    • 14.2 小組結構
    • 14.3 小組目的與分類
    • 14.4 小組動力與過程
    • 14.5 帶領視像小組技巧——促進九個互助動力
  • 第15章 小組檢討、研究與知識發展
    • 15.1 挑戰一:矯枉過正、重量不重質的行政與問責制度
    • 15.2 挑戰二:成效檢討——研究與實務的兩難
    • 15.3 挑戰三:檢討與社會工作知識發展之間出現斷層
    • 15.4 挑戰四:只在小組完結時檢討,缺乏持續回饋的機制
    • 15.5 反思性實踐與小組工作的知識發展
    • 15.6 總結與展望
  • 參考資料
  • 小組工作實務技巧專業培訓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