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刑法總則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2/09/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6263433595
本書透過簡明清晰的敘述方式來詮釋刑法總則之基礎理論與概念,每章節均以導引案例作為問題思考的開始,逐步解說刑法之架構與相關理論,再輔以為數眾多的案例加以對照說明,使刑法初學者不致因刑法理論的抽象而造成學習上的障礙。另外,針對刑法總則之重要學理爭議,本書亦詳細介紹學說與實務之相關見解並加以說明評論,書末附有刑法犯罪結構之檢驗模型供作考試解題之架構參考,不論係對刑法的進階學習者抑或國家考試的參與者而言,均有相當之助益。
- 甘序
- 修訂六版序
- 自序
-
第一部分 導論
-
第一章 刑法之基本概念與罪刑法定原則
-
第一節 犯罪行為及其法律效果
-
第二節 罪刑法定原則
-
-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與解釋
-
第一節 時的適用範圍(時的效力)
-
第二節 地的適用範圍(地的效力)
-
第三節 人的適用範圍(人的效力)
-
第四節 刑法之解釋
-
第五節 空白刑法
-
-
第三章 犯罪類型與刑法的行為概念
-
第一節 犯罪之類型(構成要件類型)
-
第二節 刑法的行為概念
-
-
-
第二部分 故意之作為犯
-
第四章 構成要件該當性
-
第一節 構成要件之概念
-
第二節 客觀構成要件
-
第三節 行為與結果間之因果關係
-
第四節 行為結果之客觀歸責
-
第五節 主觀構成要件
-
第六節 構成要件錯誤
-
第七節 包攝錯誤
-
-
第五章 違法性
-
第一節 違法性概說
-
第二節 正當防衛
-
第三節 緊急避難
-
第四節 依法令之行為
-
第五節 依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
-
第六節 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
第七節 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
-
第八節 可罰違法性
-
-
第六章 有責性
-
第一節 罪責的基本概念
-
第二節 責任能力
-
第三節 原因自由行為
-
第四節 罪責型態(故意、過失)
-
第五節 不法意識與禁止錯誤
-
第六節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
第七節 減免罪責事由
-
-
第七章 其他可罰性要件與訴訟條件
-
第一節 其他可罰性要件
-
第二節 客觀處罰條件
-
第三節 個人阻卻或解除刑罰事由
-
第四節 訴訟條件——告訴與請求
-
-
第八章 未遂犯
-
第一節 故意犯罪行為之實現階段
-
第二節 未遂犯之處罰根據
-
第三節 未遂犯之成立要件
-
第四節 不能犯
-
第五節 中止犯(中止未遂)
-
-
第九章 正犯與共犯
-
第一節 正犯概念與參與型態
-
第二節 區別正犯與共犯之理論
-
第三節 間接正犯
-
第四節 共同正犯
-
第五節 共犯概論
-
第六節 教唆犯
-
第七節 幫助犯
-
第八節 共犯之錯誤問題
-
第九節 共犯與身分
-
第十節 必要共犯
-
-
-
第三部分 過失之作為犯
-
第十章 過失作為犯
-
第一節 過失犯概論
-
第二節 過失犯之構成要件該當性
-
第三節 過失犯之違法性
-
第四節 過失犯之有責性
-
第五節 故意與過失之結合——結果加重犯
-
-
-
第四部分 不作為犯
-
第十一章 不作為犯
-
第一節 不作為犯導論
-
第二節 不作為犯之構成要件該當性
-
第三節 不作為犯之違法性與有責性
-
第四節 不作為犯之未遂
-
第五節 不作為犯之正犯與共犯
-
-
-
第五部分 犯罪競合與刑事制裁
-
第十二章 犯罪競合與選擇確定
-
第一節 法條競合
-
第二節 想像競合
-
第三節 不罰之前行為與不罰之後行為
-
第四節 數罪併罰
-
第五節 罪疑唯輕原則與選擇確定
-
-
第十三章 犯罪的法律效果——刑事制裁
-
第一節 刑事制裁概論
-
第二節 刑罰
-
第三節 保安處分
-
第四節 沒收
-
-
- 附錄:犯罪檢驗結構模型
- 主要參考書目
- 德文略語索引目錄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