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書號:1F301121
◎以實務看爭點,掌握趨勢破解考題
◎關鍵重點圖解,必考精華一目瞭然
◎精選歷年試題,實際練筆強化吸收
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都會有這種經歷,當看到考卷時都有一種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因為在考場緊張而想不太起來到底重點要考什麼,而在考完看到擬答後,才發覺題目考的點自己是有看過的,因而會有似曾相識之憾!
在考卷上的考點(即爭點),是命題委員將想要測試的法律爭議,包裹在實例題當中,大部分的爭議點,會在考試上一出再出,當中的原因有幾個,其一是這個爭點很重要,其二是爭點不多人能釐清、論述,其三就是爭點在實務界、學界都還在爭論階段,所以會考出來。
在爭議點後考的是法律概念,近來可能直接是一個實務發生的案例改編而來的,對改卷者而言,因為通過國家考試者,將來會是從事實務工作者,所以至少要能看到實務的見解,而有不同見解的看法,可能是學界、不同法院所採的修正式的看法或是認為定位上不同而有的爭議見解,透過臚列見解後,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認為應採取的看法以及「涵攝」入本題,最後才得出之結論。
(★涵攝入本題的動作切勿忽略,否則改題者,會認為只是硬背各家爭議)
本書是整理關於刑總的爭議概念及考點,特以新近的實務案例及實務見解分析來說明,也輔以學說見解加入說明;然而本書的使用方法是建議已將刑總打底過後,在「考前衝刺時」利用短短的兩個星期,將刑總上的考點反覆複習,如此必能在考場看到考題後就知道背後的考點而順利輸出!
編排方式上,本書將重點以粗體字標示,並有圖解做一統合,讓你能快速吸收,並穿插精選的考古題,讓你熟悉常出的考點為何。在第二篇最新的實務見解中,也自編了模擬題,讓你無所遺漏,最後輔以歷年考試解析的收錄,讓你熟悉最新考試趨勢。
◎以實務看爭點,掌握趨勢破解考題
◎關鍵重點圖解,必考精華一目瞭然
◎精選歷年試題,實際練筆強化吸收
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都會有這種經歷,當看到考卷時都有一種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因為在考場緊張而想不太起來到底重點要考什麼,而在考完看到擬答後,才發覺題目考的點自己是有看過的,因而會有似曾相識之憾!
在考卷上的考點(即爭點),是命題委員將想要測試的法律爭議,包裹在實例題當中,大部分的爭議點,會在考試上一出再出,當中的原因有幾個,其一是這個爭點很重要,其二是爭點不多人能釐清、論述,其三就是爭點在實務界、學界都還在爭論階段,所以會考出來。
在爭議點後考的是法律概念,近來可能直接是一個實務發生的案例改編而來的,對改卷者而言,因為通過國家考試者,將來會是從事實務工作者,所以至少要能看到實務的見解,而有不同見解的看法,可能是學界、不同法院所採的修正式的看法或是認為定位上不同而有的爭議見解,透過臚列見解後,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認為應採取的看法以及「涵攝」入本題,最後才得出之結論。
(★涵攝入本題的動作切勿忽略,否則改題者,會認為只是硬背各家爭議)
本書是整理關於刑總的爭議概念及考點,特以新近的實務案例及實務見解分析來說明,也輔以學說見解加入說明;然而本書的使用方法是建議已將刑總打底過後,在「考前衝刺時」利用短短的兩個星期,將刑總上的考點反覆複習,如此必能在考場看到考題後就知道背後的考點而順利輸出!
編排方式上,本書將重點以粗體字標示,並有圖解做一統合,讓你能快速吸收,並穿插精選的考古題,讓你熟悉常出的考點為何。在第二篇最新的實務見解中,也自編了模擬題,讓你無所遺漏,最後輔以歷年考試解析的收錄,讓你熟悉最新考試趨勢。
- 爭點考法與本書使用方法
-
第一篇 刑法總則
-
1 故意既遂犯
-
2 犯罪之階段論──兼論未遂犯
-
3 主觀構成要件──故意與過失
-
4 不作為犯
-
5 錯誤
-
6 犯罪參與論
-
7 競合篇
-
8 沒收
-
-
第二篇 具有指標性的實務見解及模擬試題
-
1 大法庭裁定
-
2 大法官解釋
-
-
第三篇 近年試題與解析
-
110年 身障三等
-
110年 退除役三等
-
110年 一般警察特考三等
-
110年 一般警察特考四等
-
110年 高考三級(一般行政)
-
110年 高考三級(法制)
-
110年 司法三等(書記官)
-
110年 調查三等
-
110年 司法四等(書記官)
-
110年 地特三等
-
110年 地特四等
-
111年 高考三級(一般行政)
-
111年 高考三級(法制)
-
111年 普考
-
111年 司法三等(司法事務官)
-
111年 司法三等(書記官)
-
111年 司法四等(書記官)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