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特色】 隨著國際情勢演變,國家安全威脅與日劇增,本書編輯目的,期在整備國安相關法規,擇定「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與「國家機密保護法」進行逐條評析,冀能彙整相關法規、解釋函令及司法實務,提供各界完整參考架構,提升國安案件偵辦效能。 本書體例分為通則與分則,通則部分就國安案件之管轄、事務分配與偵辦整合綜述,俾益後續分則規範之理解與適用;分則依「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國家機密保護法」法條順序編排,遞次說明三部法規內容,就相關連構成要件交互參照。條文架構分為立法說明、要件剖析,並臚列重要法規、釋函等實務見解,復搭配案例說明,再以評析作結;另整理「國安三法歷次修正沿革表」,方便讀者清晰掌握法規修正脈絡;鑑於條文涉及機關眾多,為求便於閱讀,彙整「機關簡稱對照表」供讀者參照。 本書邀集多位司法賢達賜稿成文,為求精簡流暢,幾經彙整編輯,尚請諒察。各章節初始,以引註方式標明作者,其間諸多內容,增刪修減難免遺珠。部分來源出處、內容及參考資料,擇要臚列或置入註解,讀者可自行探索研究。因三部法規涉及範疇廣泛,時間倥傯、難免疏漏乖舛,尚祈賜正。 【作者簡介】 蔡麗宜、許祥珍、林映姿、蕭方舟、王正皓、陳舒怡、吳協展、陳俊宏、陳妍萩、高一書、林錦鴻、白勝文、呂象吾、甘若蘋、林俊廷、劉怡君、劉建志、廖榮寬、吳秉林、許紘彬、許文琪(期別序列) 【序】 例言隨著國際情勢演變,國家安全威脅與日劇增,《國安三法逐條評釋》編輯目的,期在整備國安相關法規,擇定「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與「國家機密保護法」進行逐條評析,冀能彙整相關法規、解釋函令及司法實務,提供各界完整參考架構,提升國安案件偵辦效能。 本書體例分為通則與分則,通則部分就國安案件之管轄、事務分配與偵辦整合綜述,俾益後續分則規範之理解與適用;分則依「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國家機密保護法」法條順序編排,遞次說明三部法規內容,就相關連構成要件交互參照。條文架構分為立法說明、要件剖析,並臚列重要法規、釋函等實務見解,復搭配案例說明,再以評析作結;另整理「國安三法歷次修正沿革表」,方便讀者清晰掌握法規修正脈絡;鑑於條文涉及機關眾多,為求便於閱讀,彙整「機關簡稱對照表」供讀者參照。 本書邀集多位司法賢達賜稿成文,為求精簡流暢,幾經彙整編輯,尚請諒察。各章節初始,以引註方式標明作者,其間諸多內容,增刪修減難免遺珠。部分來源出處、內容及參考資料,擇要臚列或置入註解,讀者可自行探索研究。因三部法規涉及範疇廣泛,時間倥傯、難免疏漏乖舛,尚祈賜正。 最高檢察署謹識中華民國114年8月總長序國家安全人人有責近來敵對勢力意圖危害國家安全,滲透手法日益多元,發展組織、刺探、蒐集各類機密;對產業透過併購、挖角、竊取營業秘密等方式,取得各類核心關鍵技術,導致重要公務、營業秘密與技術外流,國人必須有所認知與警覺。 「國家安全法」旨在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反滲透法」應對境外敵對勢力對我國之統戰、滲透及威脅;「國家機密保護法」則以保護攸關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之國家機密為主。以上三法共計74條條文,形成保衛國家安全法律網絡。鑑於目前國安法制體系龐雜,實務見解不一,讓司法人員無所適從,亟待整合。 完備國安法制攸關國家安全,如何使法律規範能有效因應現實挑戰,乃當前重要課題。最高檢察署法學研究中心邀集國安實務領域專才,深入研究評析以上法規,列為最高檢察署叢書(二),定名《國安三法逐條評釋》,提供司法機關參考,確保國家在嚴峻挑戰下的韌性與穩定。 本書由本署吳怡明檢察官兼書記官長擔任召集人,邀集一、二、三審具偵辦國安案件經驗之27位檢察官與1位調查官,依據國家安全相關法制架構,逐條解析法條內涵,分論立法意旨、構成要件,並蒐集相關法規、釋函等實務見解,搭配案例解析,復檢視實務運作與法律爭議,提出評析與立法建議。透過系統性、架構性論述,深入剖析,提供各界參考運用。 本書編纂並無前例可循,參考資料有限,編輯團隊歷時年餘蒐集資料,從立法沿革、實務見解,層層推敲,反覆斟酌,力求精確簡明。本書作者分為:蔡麗宜、許祥珍、林映姿、蕭方舟、王正皓、陳舒怡、吳協展、陳俊宏、陳妍萩、高一書、林錦鴻、白勝文、呂象吾、甘若蘋、林俊廷、劉怡君、劉建志、廖榮寬、吳秉林、許紘彬、許文琪等21位;林麗瑩、張安箴、林錦鴻、戎婕、劉建志、邱耀德、許文琪等協助潤飾校稿;戴文亮、蔡麗宜、陳舒怡、王盛輝、吳協展及調查局黃文昇擔任顧問,協助審閱並提供寶貴意見;本署吳怡明、黃姿錦、蕭伊雯等擔任編輯事宜,群策群力。我國第一本《國安三法逐條評釋》,始克付梓刊行。渠等敬業之誠,毋任紉感,惟時間倥傯、膠柱鼓瑟、疏漏之處,尚祈方家先進不吝賜正,以匡不逮。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公元2025年8月 【目錄】 例言 i 總長序 iii 「國安三法」歷次修正沿革與相關機關簡稱對照表 v 第一部通則 1 第一篇管轄與事務分配 3 第二篇案件偵辦之協調統合 6 附表國安案件第一審管轄法院一覽表 11 第二部分則 19 第一篇國家安全法 22 第1條立法目的 22 第2條禁止為敵對勢力從事特定行為 24 第3條禁止非法取得或洩漏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 41 第4條國家安全維護範圍 51 第5條檢查權限 54 第6條管制區域 58 第7條為敵對勢力從事特定行為之處罰 67 第8條非法取得或洩漏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處罰 84 第9條偵查保密令 93 第10條違反偵查保密令之處罰 97 第11條軍品及設施安全 99 第12條軍品及設施違法履約之處罰 104 第13條退休給與之喪失、追繳 110 第14條規避檢查之處罰 119 第15條違反管制規定之處罰 126 第16條非現役軍人不受軍事審判 131 第17條戒嚴時期案件處理 138 第18條管轄法院 142 第19條專業法庭 150 第20條施行細則及施行日期 151 第二篇反滲透法 154 第1條立法目的 154 第2條定義 159 第3條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捐贈政治獻金與公投經費 164 第4條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從事選舉活動 169 第5條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為遊說法之遊說行為 174 第6條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妨害集會遊行 179 第7條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妨害選舉與公投 184 第8條行為負責人、組織體併罰 194 第9條滲透來源及中間人之處罰 197 第10條自首自白減輕其刑 199 第11條主動告發 201 第12條施行日期 202 第三篇國家機密保護法 205 第一章總則 205 第1條立法目的 205 第2條國家機密定義 209 第3條機關定義及範圍 214 第4條機密等級區分 219 第5條機密核定原則 225 第6條擬訂等級、保密措施、報請核定 229 第二章國家機密之核定與變更 233 第7條核定權責人員 233 第8條相關資料併予核定 238 第9條核定前機關會商 240 第10條註銷、解除或變更等級 243 第11條保密期限與解密條件 248 第12條涉密來源或管道之保密期限與延長 252 第三章國家機密維護 257 第13條等級與期限標示 257 第14條知悉、持有、使用人員限制 260 第15條機密保護措施 262 第16條緊急情形銷毀 267 第17條不同等級機密合併使用 269 第18條複製物 271 第19條機密存置區域管制 278 第20條定期查核 280 第21條使用他機關機密 282 第22條立法院使用機密方式與限制 284 第23條提供國家機密 288 第24條接收機密者之保密 290 第25條偵審不公開 296 第26條出境核准及限制 300 第四章國家機密之解除 309 第27條自動解密 309 第28條條件成就解密 312 第29條條件提前成就解密 314 第30條涉他機關協商解密 316 第31條解密公告、標示 318 第五章罰則 321 第32條洩漏交付「核定機密」 321 第33條洩漏交付「報請核定」機密 328 第34條刺探、收集「核定」或「報請核定」機密 333 第35條毀棄、隱匿或損壞核定機密 339 第36條違反出境限制之刑罰、行政罰 343 第37條重法優先 346 第38條懲處與懲戒 347 第六章附則 349 第39條重新核密 349 第39條之1 限期重核 354 第40條施行細則 355 第41條施行日期 356 附錄附錄1 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及其主管機關 357 附錄2 偵查保密令 359 附錄3 國家機密保護法涉密人員出境返臺通報表 363
- 例言
- 總長序
- 「國安三法」歷次修正沿革與相關機關簡稱對照表
-
第一部 通則
-
第一篇 管轄與事務分配
-
第二篇 案件偵辦之協調統合
-
附表 國安案件第一審管轄法院一覽表
-
-
第二部 分則
-
第一篇 國家安全法
-
第1條 立法目的
-
第2條 禁止為敵對勢力從事特定行為
-
第3條 禁止非法取得或洩漏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
-
第4條 國家安全維護範圍
-
第5條 檢查權限
-
第6條 管制區域
-
第7條 為敵對勢力從事特定行為之處罰
-
第8條 非法取得或洩漏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處罰
-
第9條 偵查保密令
-
第10條 違反偵查保密令之處罰
-
第11條 軍品及設施安全
-
第12條 軍品及設施違法履約之處罰
-
第13條 退休給與之喪失、追繳
-
第14條 規避檢查之處罰
-
第15條 違反管制規定之處罰
-
第16條 非現役軍人不受軍事審判
-
第17條 戒嚴時期案件處理
-
第18條 管轄法院
-
第19條 專業法庭
-
第20條 施行細則及施行日期
-
-
第二篇 反滲透法
-
第1條 立法目的
-
第2條 定義
-
第3條 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捐贈政治獻金與公投經費
-
第4條 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從事選舉活動
-
第5條 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為遊說法之遊說行為
-
第6條 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妨害集會遊行
-
第7條 禁止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妨害選舉與公投
-
第8條 行為負責人、組織體併罰
-
第9條 滲透來源及中間人之處罰
-
第10條 自首自白減輕其刑
-
第11條 主動告發
-
第12條 施行日期
-
-
第三篇 國家機密保護法
-
第一章 總則
-
第二章 國家機密之核定與變更
-
第三章 國家機密維護
-
第四章 國家機密之解除
-
第五章 罰則
-
第六章 附則
-
-
-
附錄
-
附錄1 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及其主管機關
-
附錄2 偵查保密令
-
附錄3 國家機密保護法涉密人員出境返臺通報表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