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經學、教育與香港大學:二十世紀的足跡

出版日期
2020/06/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6756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書中概述香港大學設置經學課程的時代與背景,着意探究陳伯陶、區大典、溫肅、朱汝珍、劉百閔的若干著述以及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師生的若干經學篇章,綜述他們對經學教育的貢獻,揭示香港經學教育的傳承與發展。本書是一部罕有的、專門討論香港經學教育發展的專著,學術價值值得讀者重視。
  • 緒論
  • 第一章 二十世紀香港經學發展的背景
    • 一.導言
    • 二.清末民初經學的命運
    • 三.二十世紀前香港的經學教育
    • 四.二十世紀前香港的經學研究
    • 五.清遺民與香港經學
    • 六.結語
  • 第二章 香港大學首三十年的經學課程
    • 一.導言
    • 二.文學院時期的經學課程(1913-1926)
    • 三.中文學院時期的經學課程(1927-1932)
    • 四.中文系、中國文史學系時期的經學課程(1933-1941)
    • 五.結語
  • 第三章 陳伯陶的《孝經說》
    • 一.導言
    • 二.陳伯陶的生平與著述
    • 三.陳伯陶寓居香港的生活
    • 四.《孝經說》的完稿與傳世
    • 五.《孝經說》的內容與特色
    • 六.結語
  • 第四章 區大典的經學講義
    • 一.導言
    • 二.區大典的生平與著述
    • 三.區大典的《經學講義》
    • 四.《經學講義》的內容與特色
    • 五.結語
  • 第五章 區大典的《孝經通義》
    • 一.導言
    • 二.區大典對《孝經》的重視
    • 三.《孝經通義》重用「案」語的特色
    • 四.《孝經通義》務在「博舉」的特色
    • 五.《孝經通義》申明的「孝」義
    • 六.結語
  • 第六章 區大典的《史略》
    • 一.導言
    • 二.區大典的《史略》
    • 三.區大典《史略》的特色
    • 四.結語
  • 第七章 《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經學考卷與習作
    • 一.導言
    • 二.《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問世
    • 三.《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內容
    • 四.《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經學考題答卷
    • 五.《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經學研習記錄
    • 六.結語
  • 第八章 《香港大學中文輯識》的經學篇章
    • 一.導言
    • 二.《香港大學中文輯識》的問世
    • 三.《香港大學中文輯識》的內容
    • 四.《香港大學中文輯識》的經學篇章
    • 五.結語
  • 第九章 溫肅與朱汝珍的《大學中文哲學課本》
    • 一.導言
    • 二.講義的名稱
    • 三.溫肅的哲學講義
    • 四.朱汝珍的哲學講義
    • 五.結語
  • 第十章 日本侵佔香港前學海書樓的講經活動
    • 一.導言
    • 二.援用的資料
    • 三.每周講學的次數
    • 四.書樓的講者
    • 五.講學的內容
    • 六.配合講學的活動
    • 七.會友的徵求
    • 八.結語
  • 第十一章 北學南移與香港大學
    • 一.導言
    • 二.林仰山匯聚的南來學者
    • 三.南來學者的學術貢獻
    • 四.結語
  • 第十二章 劉百閔的經學著述
    • 一.導言
    • 二.認識劉百閔
    • 三.認識劉百閔的經學著述
    • 四.了解劉百閔經學著述的特色
    • 五.結語
  • 第十三章 《中國文選》與《論語分類選註》
    • 一.導言
    • 二.《中國文選》的先行者
    • 三.《中國文選》的編纂
    • 四.《論語分類選註》的身世
    • 五.結語
  • 後記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