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書中概述香港大學設置經學課程的時代與背景,着意探究陳伯陶、區大典、溫肅、朱汝珍、劉百閔的若干著述以及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師生的若干經學篇章,綜述他們對經學教育的貢獻,揭示香港經學教育的傳承與發展。本書是一部罕有的、專門討論香港經學教育發展的專著,學術價值值得讀者重視。
- 緒論
-
第一章 二十世紀香港經學發展的背景
-
一.導言
-
二.清末民初經學的命運
-
三.二十世紀前香港的經學教育
-
四.二十世紀前香港的經學研究
-
五.清遺民與香港經學
-
六.結語
-
-
第二章 香港大學首三十年的經學課程
-
一.導言
-
二.文學院時期的經學課程(1913-1926)
-
三.中文學院時期的經學課程(1927-1932)
-
四.中文系、中國文史學系時期的經學課程(1933-1941)
-
五.結語
-
-
第三章 陳伯陶的《孝經說》
-
一.導言
-
二.陳伯陶的生平與著述
-
三.陳伯陶寓居香港的生活
-
四.《孝經說》的完稿與傳世
-
五.《孝經說》的內容與特色
-
六.結語
-
-
第四章 區大典的經學講義
-
一.導言
-
二.區大典的生平與著述
-
三.區大典的《經學講義》
-
四.《經學講義》的內容與特色
-
五.結語
-
-
第五章 區大典的《孝經通義》
-
一.導言
-
二.區大典對《孝經》的重視
-
三.《孝經通義》重用「案」語的特色
-
四.《孝經通義》務在「博舉」的特色
-
五.《孝經通義》申明的「孝」義
-
六.結語
-
-
第六章 區大典的《史略》
-
一.導言
-
二.區大典的《史略》
-
三.區大典《史略》的特色
-
四.結語
-
-
第七章 《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經學考卷與習作
-
一.導言
-
二.《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問世
-
三.《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內容
-
四.《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經學考題答卷
-
五.《香港大學博文雜誌》的經學研習記錄
-
六.結語
-
-
第八章 《香港大學中文輯識》的經學篇章
-
一.導言
-
二.《香港大學中文輯識》的問世
-
三.《香港大學中文輯識》的內容
-
四.《香港大學中文輯識》的經學篇章
-
五.結語
-
-
第九章 溫肅與朱汝珍的《大學中文哲學課本》
-
一.導言
-
二.講義的名稱
-
三.溫肅的哲學講義
-
四.朱汝珍的哲學講義
-
五.結語
-
-
第十章 日本侵佔香港前學海書樓的講經活動
-
一.導言
-
二.援用的資料
-
三.每周講學的次數
-
四.書樓的講者
-
五.講學的內容
-
六.配合講學的活動
-
七.會友的徵求
-
八.結語
-
-
第十一章 北學南移與香港大學
-
一.導言
-
二.林仰山匯聚的南來學者
-
三.南來學者的學術貢獻
-
四.結語
-
-
第十二章 劉百閔的經學著述
-
一.導言
-
二.認識劉百閔
-
三.認識劉百閔的經學著述
-
四.了解劉百閔經學著述的特色
-
五.結語
-
-
第十三章 《中國文選》與《論語分類選註》
-
一.導言
-
二.《中國文選》的先行者
-
三.《中國文選》的編纂
-
四.《論語分類選註》的身世
-
五.結語
-
- 後記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