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失控的不是血糖,是你的飲食:講糖教你這樣吃,血糖穩定不飆升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660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15萬糖尿病病人及家屬信賴、長期追蹤的粉專「講糖」首度出書!集結有關血糖控制最重要內容,期盼人人解開糖尿困擾,擁抱健康!
★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中心衛教師/葉桂梅專文推薦

血糖之所以會飆升,
是因為你不知不覺吃下去的糖/醣,比你想的還多!

有點餓又怕血糖飆,改來點玉米小充飢一下?
不能吃甜的,我吃鹹的蘇打餅總可以吧?
聽說吃苦瓜胜肽降血糖,就不用吃藥了,是真的嗎?
害怕血糖飆升,早上改吃薏仁粉比較好?
皇帝豆、黑豆、豌豆、毛豆都是豆蛋魚肉類嗎?
老人家牙口不好,把水果打成果汁來喝吧?

糖尿病需要控制糖的分量,很多人因此戒斷甜食,以為自己吃得很健康,結果血糖還是大飆升!或是什麼都不敢吃或只吃一兩口,結果血糖太低造成暈眩。難道得了糖尿病,就表示你必須成為甜食、美食絕緣體嗎?

別讓糖尿病帶走生活中的甜味!
許多糖友會很注意甜食,卻沒發現有些鹹味食物吃起來不甜、卻會導致血糖飆升,讓之前的忌口辛勞功虧一簣。
事實上,「糖分與醣份」並不表示你不能吃甜食,也不表示鹹食一定沒問題,只要清楚每餐能攝取的醣量,偶爾來點甜食,也是OK的喔!本書傳遞控制血糖最正確的飲食知識,讓你吃得愉快,血糖又不會亂飆升。

想要血糖平穩?就從正確認識食物開始!

【好評推薦】
˙「吃」往往是很多糖尿病患的痛處,但本書告訴病友們如何以簡單有效的飲食原則,時時對自己吃進肚子裡的食物提高警覺、加強分析判斷的能力。——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醫師 林嘉鴻
˙即便有飲食衛教工具,假如糖友沒有基礎的飲食概念,還是很難把完整的飲食建議傳授給病友。藉由書中對飲食控制深入淺出的了解,讓控糖得心應手。——大林慈濟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營養治療科主任 陳品汎
˙控制血糖說來簡單,做起來困難!面對時時刻刻的考驗,如果要找一本書讓您成為食物的穩糖達人,這本就是您的不二選擇。——陳宏麟診所院長 陳宏麟
˙認識自己吃的食物種類與醣類份數,是糖友在控糖路上一定要學會的技巧,而本書就是本包含理想與實務的控糖工具書。——陳敏玲內科診所院長 陳敏玲
˙熟讀這本書,足以擔任家庭朋友間的飲食小導師;力行這本書,除了各種營養都均衡到位!——曾競鋒診所院長、屏東縣醫師公會常務理事 曾競鋒
˙這本書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對糖友及醫護人員皆是一本超實用且易上手的工具書,共同創造控糖雙贏。——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個案管理中心副督導、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 王惠芳
˙臨床衛教多年,常聽到「血糖怎麼變高?明明我吃的都一樣!」期許這本書能幫助糖友們啟動飲食的意願和「選擇」,讓糖友有機會確實去做到正確飲食。——大林慈濟醫院糖尿病個案管理師 陳怡瑜
˙早期診斷、良好的血糖控制以避免血管、神經、腎臟和視網膜等併發症的發生,是糖尿病防治很重要的課題。——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課課長 陳紋慧
˙本書可說是一本控糖飲食的武功秘笈,相信讀完後,你能放心的吃對、吃好!——陳宏麟診所營養師 林依婷
˙本書圖文並茂,讀者能學習許多重要的飲食及控糖觀念,甚至可透過文中的測驗題及掃描QR code 的進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控糖能力。——社團法人宜蘭縣愛胰協會第四屆理事長 劉苑菁
˙台灣是美食天堂,所以聽到身患糖尿病後,彷彿從天堂掉進地獄!但本書從最基本的食物分類開始,非常淺顯易懂、活潑生動! ——糖友、糖巧巧無糖好日子部落格格主 陳巧婷
  • 書封
  • 作者簡介
  • 目錄
  • 推薦序 飲食控制的道路上,每位糖友都需要一盞指引的明燈 杜思德 醫師
  • 推薦序 人生即是一日三餐 許碧惠 營養師
  • 推薦序 把最難解的文獻,化作最好懂的圖文說明 葉桂梅 糖尿病衛教師
  • 自序 跟著講糖一起破除飲食關卡,讓您吃出好血糖
  • 第一章、認識六大類食物
    • 如果一開始就吃錯,後面怎麼做都是錯的!您真的懂得分辨食物種類嗎?
    • 糖友必修的基礎課程
      • 食物分類:食物有六大類
      • 影響血糖的是食物中含醣的多寡,那什麼是醣呢?
    • 哪三大類食物含醣較多,容易造成血糖的起伏?
      • 一、全榖雜糧類
      • 二、乳品類
      • 三、水果類
    • 含醣較少的三大類食物
      • 一、豆魚蛋肉類
      • 二、蔬菜類
      • 三、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 第二章、常見飲食地雷
    • 轟!飲食地雷一踩到,血糖控制不牢靠
    • 糖友常見的11大錯誤飲食迷思
      • 1.改吃鹹味點心,就不會影響血糖上升?
      • 2.朋友約聚餐,有糖尿病就不能外食吃大餐?
      • 3.既然吃白飯會升高血糖,那我改吃燕麥片╱穀粉就OK?!
      • 4.只要食物低GI,我就能放心吃!
      • 5.只要標榜有「少糖」「無添加糖」,就不會讓血糖變高?
      • 6.擔心血糖太高,我就不吃晚餐!
      • 7.吃水果要注意分量,改吃無糖水果乾就可以放膽享用?
      • 8.我缺鐵,就靠多吃櫻桃來補吧!
      • 9.長輩牙口不好,想吃水果的時候,就榨成果汁喝!
      • 10.喝酒又不是喝糖,不用擔心啦!
      • 11.若正餐有喝糖尿病配方奶,就不能吃飯了?
    • 究竟這是哪一類食物?糖友常搞混的食物
      • 1.常被搞錯的食物:大番茄v.s.小番茄
      • 2.常被搞錯的食物:玉米筍v.s.玉米
      • 3.常被搞錯的食物:牛蒡
      • 4.常被搞錯的食物:四季豆與豌豆、毛豆、黑豆
    • 正確吃甜食與零食,血糖穩穩解嘴饞
  • 第三章、拆解偏方看這裡!
    • 控制血糖偏方百百種,真的有效果嗎?
    • 常見的10種降血糖偏方,一一擊破!
      • 1.苦瓜胜肽可以降低血糖嗎?
      • 2.初乳可以降血糖嗎?
      • 3.喝秋葵水可以降低血糖嗎?
      • 4.喝芭樂葉茶可以降低血糖嗎?
      • 5.喝紅豆水可以降低血糖嗎?
      • 6.喝桑葉水可以降低血糖嗎?
      • 7.白藜蘆醇可以降低血糖嗎?
      • 8.紅藜可以降低血糖嗎?
      • 9.生酮飲食可以根治糖尿病?
      • 10.使用間歇性斷食法可以不用吃藥?
    • 嘗試「偏方」導致血糖控制不好,反而傷了腎臟!
  • 第四章、簡單六步驟,跟著算好醣
    • 醣類控制很重要!糖友一天可以吃幾份醣?
    • 一、選對食物,避免血糖波動太大
    • 二、吃對分量,防止血糖上升太快
    • 6步驟輕鬆帶您算出一天吃幾份醣!
      • 步驟1:算出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了解自己是否過輕、正常、過重
      • 步驟2:找出自己的理想體重:了解自己正常的體重範圍
      • 步驟3:評估每天的活動量:輕度、中度、重度
      • 步驟4:用工作型態與 BMI 來估算「每日熱量需求」
      • 步驟5:依熱量需求分配醣類建議量
      • 步驟6:那我每一餐可以吃多少分量的醣?
  • 第五章、如何測量一份醣
    • 學會一份醣估算,開心健康吃
    • 醣類代換,吃出多樣化食物
    • 餐具隨手拿,輕鬆換算醣
      • 全榖雜糧類的一份醣
      • 水果類的一份醣
      • 奶類與奶製品的一份醣
      • 什麼?!吃蔬菜也會影響血糖嗎?
  • 第六章、外食小技巧,讓您安心吃美食
    • 正確飲食的道理我都懂,但外食族怎麼辦?
    • 早餐篇
      • 超商早餐這樣吃,營養美味更均衡
      • 早上習慣來一杯拿鐵,怎麼搭配比較好?
      • 我很喜歡麵包,怎麼吃才不會過量?
      • 傳統早餐組合竟也暗藏血糖殺手?
    • 午、晚餐篇
      • 黑白切吃出好營養!
      • 外帶壽司餐盒好方便,日式料理=健康?
    • 早午餐篇
      • 早午的其他選擇小技巧
    • 義大利麵篇
  • 第七章、標示很簡單,外食不困難
    • 對美食既期待,但又怕血糖失控而受到傷害?
    • 3步驟控制醣類,一點都不累!
      • 步驟1:看主成分
      • 步驟2:計算醣量
      • 步驟3:換算份數
    • 計算碳水化合物的小訣竅!
      • 訣竅1:有內縮和沒有內縮的標示,有什麼不一樣?
      • 訣竅2:營養標示中的「糖醇」,有什麼不一樣?
      • 訣竅3:計算時,要注意「膳食纖維」!
    • 達標血糖知多少,配對血糖易明瞭!
      • 配對血糖是什麼?
  • 第八章、影響血糖的各種因素
    • 飲食總複習,牢記4大要點穩血糖
    • 食物均衡度:天天均衡六大類,血糖控制不會累
    • 食物分量:控制每次吃的量,血糖紅燈不會亮
    • 進食速度與順序:改變進食的方式,血糖波動不超速
    • 食物精緻程度:原形食物少加工,血糖穩定不過濃
      • 1.食物的精緻程度:精緻程度越低越好
      • 2.澱粉糊化程度:糊化程度越低越好
      • 3.纖維含量:纖維含量越高越好
  • 〈附錄〉配對血糖紀錄卡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