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減法的力量:全美最啟迪人心的跨領域教授,帶你發現「少,才更好」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4394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歡迎收聽《讀冊過生活》節目,第050集 【談《減法的力量》一書】


新常態,就是在做減法,
面對疫情的機會與挑戰,最能翻轉你思考的一本書!

減法本身就是一種行動,精簡就是一種最終狀態。
美國知名行為科學教授,教你用「停辦清單」取代「待辦事項」,
用「編輯舊文」取代「撰寫新文」,
用創造性的減法獲得他人忽略的機會,帶來真正的改變!

★《心態致勝》作者卡蘿‧杜維克盛讚:
「本書讓我們明白,對生活進行一些刪減,就能看見更令人興奮的全新境界。」
★李瑞華(政大商學院教授)專文推薦;
黃麗燕(李奧貝納 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陳威帆(Fourdesire創辦人暨執行長,《玩心設計》作者)、施典志(資深科技媒體評論者,曾任方格子平台營運總監、火箭科技評論編輯總監)、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推薦

近藤麻理惠教我們簡化居家;名廚奧利佛的食譜只有五種食材;《深度工作力》宣揚「數位極簡」⋯⋯但為什麼我們需要三本書,才能解決不同領域的同一個基本問題?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掌握減法的力量!

今天的你,是否比三年前更為忙碌?
你所擁有的東西是否比以前更多?
你是不是花更多時間取得資訊,而不是從已知的事物中萃取精華?
你是不是花更多時間寫新的內容,而非編輯舊文章?
你在家中或公司是否訂下更多新規矩,而非刪除現有的規定?
如果以上任何一項的答覆為「是」,你並不孤單。

我們為了改善人生、工作和社會而努力「添加」,卻忘了把「減法」納入考量。其實,
減少不是損失,「少」能讓我們獲得更多時間與空間。

擅長跨領域思考、最啟發人心的教授雷迪‧克羅茲,透過革命性的研究,讓你正視自己疏於減法的心智盲點,培養減法思維。閱讀本書不僅能改善生活,還能帶來卓越,而且樂趣十足。你將能透過更清晰的鏡片看待世界,找到長久以來錯過的選項,透過「刪減」累積更多智慧,為自己、家庭、公司、城市、機構、地球、後代,做出真正能帶來改變的減法決策!

這些事物中,都藏著「減法的力量」!
疊疊樂
孩子的滑步車
甜甜圈中間的洞
急診室的「檢傷分流」
NIKE的氣墊鞋
搖滾歌手史普林斯汀的經典專輯
設計一座紀念碑
作者大學時如何在攸關生死的期末考拿下高分
寫好你手中這本書

◎好評迴響
作者在產生「心流」而樂此不疲的「減法」課題中,產生不一樣的視野和格局,有助於讀者系統地理解我們為什麽忽視減法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並因此能改變人生及工作的效能。
──李瑞華,政大商學院教授

但願我們讀完本書,都能如法國雕塑家羅丹一般,從碩大的原石之中,排除各種雜訊,精煉並雕塑出屬於每個人的沉思者,持續尋找更優雅的設計與生活方式。
──陳威帆,Fourdesire創辦人暨執行長,《玩心設計》作者

《減法的力量》帶給我最深刻的讚賞,其實就是「彈性」。真正重要的是,適合當下的自己,能因時制宜地先加後減,或者先減後加,或者將不同領域的加減搭配,都是好作為。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者
  • 書封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 減法的力量來自與加法的動態平衡 李瑞華
  • 好評迴響
  • 目錄
  • 前言 另一種改變
  • PART 1 看見更多
    • 第一章 忽略得更少:樂高、實驗室,以及更深遠的影響
    • 第二章 「更多」想法背後的生理因素:我們的加法本能
    • 第三章 寺廟與城市:加法帶來文明,而文明帶來更多
    • 第四章 多多益善:時間、金錢,以及「加法」這個現代福音
  • PART 2 分享精簡
    • 第五章 引人注目的精簡:找出並分享減法
    • 第六章 縮放減法的比例:透過簡化來改變制度
    • 第七章 減法的遺產:人類世之中的減法
    • 第八章 從資訊到智慧:透過減法來學習
  • 本書重點
  • 作者鳴謝
  • 圖片來源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