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基建作為改變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強大力量,已然成為歷史研究領域的重要主題。本書探討了19世紀和20世紀初基建在亞洲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近代,西方殖民帝國和亞洲傳統帝國,都在通過各種基建進行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強化對國家的治理。本書以奧斯曼帝國、英屬印度、英屬錫蘭、荷屬東印度、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菲律賓等地區為個案,以這些地區的飲水工程、港口建設以及自行車、縫紉機、發動機、廚房的推廣為線索,用生動的細節剖析了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展現了西方基建所帶來的社會變遷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巨大改變。
作者在本書中將基建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技術領域,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們日常生活設備都置於同一視域之內,呈現了基建以及現代化對於普通人生活帶來的深刻變革,同時還闡明了基建不是單向地在改變亞洲,它們也被亞洲進行在地化的重新詮釋、改造和利用,從而展現了亞洲現代化進程的複雜性與主動性。
在近代,西方殖民帝國和亞洲傳統帝國,都在通過各種基建進行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強化對國家的治理。本書以奧斯曼帝國、英屬印度、英屬錫蘭、荷屬東印度、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菲律賓等地區為個案,以這些地區的飲水工程、港口建設以及自行車、縫紉機、發動機、廚房的推廣為線索,用生動的細節剖析了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展現了西方基建所帶來的社會變遷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巨大改變。
作者在本書中將基建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技術領域,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們日常生活設備都置於同一視域之內,呈現了基建以及現代化對於普通人生活帶來的深刻變革,同時還闡明了基建不是單向地在改變亞洲,它們也被亞洲進行在地化的重新詮釋、改造和利用,從而展現了亞洲現代化進程的複雜性與主動性。
- 封面
- 版权
- 目录
-
导论 全球在地化亚洲、帝国基建与日常生活
-
流动的亚洲
-
重新定义“新基建”
-
帝国基建、日常技术与民众生活
-
-
第一章 奥斯曼帝国热带边疆的饮用水工程
-
奥斯曼的海洋帝国进程
-
开发热带边疆
-
汉志总督的改革报告
-
饮用水危机、传染病与新型供水系统的诞生
-
系统的衰退
-
-
第二章 英属印度的街头交通
-
帝国的交通工具
-
物与资本主义
-
“日常国家”
-
黑白城
-
汽车时代
-
-
第三章 帝国主义话语下的科伦坡港
-
全球化想象
-
摩擦: 全球联系的常态
-
港口: 交通节点与堡垒
-
锡兰: 全球流动的支点
-
流放之地
-
-
第四章 荷属东印度的缝纫机
-
争夺亚洲贸易航线
-
走向现代国家
-
缝纫机: 身份地位的标识
-
统治的艺术: 对消费者的欲望教育
-
-
第五章 湄公河三角洲的大型机械与小型发动机
-
农业边疆
-
法帝国的亚洲粮仓
-
农业的现代化: 吸泥船和拖拉机
-
虾尾泵
-
-
第六章 马尼拉的现代化厨房
-
菲律宾人的身份认同
-
现代厨房的诞生
-
消费文化与菲律宾精英
-
作为奢侈品的厨房电器
-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