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閩南語概論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2/07/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6263178892
本書分為「閩南語研究的觀念與方法」、「閩南語的語言特點」、「閩南語的比較」三大篇章,以閩南語為標的物,從語言學的入門知識開展,分別從閩南語的形成過程,閩南語的共時音系,閩南語的歷史層次特徵,以及閩南語、國語的橫向比較等不同的語言學角度,剖析閩南語的結構與研究成果。亦從漢語史的發展脈絡,詳述閩南語與古漢語的關係與語言分化的關鍵,以及閩南語在潮汕、瓊雷、臺灣、南洋等處的流播,並分析各處閩南腔調的特徵與異同。
作者以簡明易懂的文字,搭配精確清晰的圖表,論述「音韻學」、「歷史語言學」、「比較語言學」等語言學門的相關概念,可作為「閩南語」、「漢語方言學」、「音韻學概論」等課程之入門讀本或指定教材。
作者以簡明易懂的文字,搭配精確清晰的圖表,論述「音韻學」、「歷史語言學」、「比較語言學」等語言學門的相關概念,可作為「閩南語」、「漢語方言學」、「音韻學概論」等課程之入門讀本或指定教材。
-
第一篇 閩南語研究的觀念與方法
-
第1章 閩南語研究的背景知識
-
1-1 語言和方言
-
1-2 漢語和漢語方言
-
1-3 漢語方言的分區一
-
1-4 漢語方言的分區二
-
1-5 漢語方言的分化模式
-
1-6 漢語方言的形成:上古
-
1-7 漢語方言的形成:中古
-
1-8 漢語方言的形成:近代
-
-
第2章 閩南語的形成
-
2-1 閩南語的性質
-
2-2 閩南語的形成:先秦兩漢
-
2-3 閩南語的形成:六朝
-
2-4 閩南語的形成:唐五代
-
2-5 閩南語的形成:宋元明
-
2-6 閩南語的流播:潮汕
-
2-7 閩南語的流播:雷瓊
-
2-8 閩南語的流播:臺灣
-
2-9 閩南語的流播:南洋
-
2-10 閩南語的流播:飛地
-
-
第3章 研究閩南語的方法
-
3-1 田野調查法
-
3-2 進行田野調查:事前準備
-
3-3 進行田野調查:注意事項
-
3-4 閩南語田野調查工作坊
-
3-5 閩南語韻書
-
3-6 閩南語辭典一
-
3-7 閩南語辭典二
-
3-8 閩南語文獻:《荔鏡記》
-
3-9 閩南語數位典藏計畫
-
-
第4章 閩南語的語言學知識
-
4-1 語音的產生方式
-
4-2 輔音的發音
-
4-3 元音的發音
-
4-4 聲調的發音
-
4-5 音「類」
-
4-6 分音
-
4-7 辨認音位的方法
-
4-8 音位化的處理原則一
-
4-9 音位化的處理原則二
-
4-10 音位操作的彈性空間
-
4-11 結構
-
4-12 音韻系統
-
-
-
第二篇 閩南語的語言特點
-
第5章 閩南語的共時音系
-
5-1 閩南語的聲母
-
5-2 聲母分析一
-
5-3 聲母分析二
-
5-4 聲母分析三
-
5-5 閩南語的韻母
-
5-6 韻母分析一
-
5-7 韻母分析二
-
5-8 韻母分析三
-
5-9 韻母分析四
-
5-10 韻母分析五
-
5-11 韻母分析六
-
5-12 韻母分析七
-
5-13 韻母分析八
-
5-14 閩南語的聲調
-
5-15 聲調分析一
-
5-16 聲調分析二
-
-
第6章 閩南語的連讀變調
-
6-1 一般性前字變調
-
6-2 陰平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
6-3 陽平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
6-4 陰上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
6-5 陰去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
6-6 陽去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
6-7 陰入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
6-8 陽入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
6-9 小稱詞尾前字變調
-
-
第7章 閩南語的語言層次
-
7-1 文讀與白讀
-
7-2 聲母的層次對應
-
7-3 韻母的層次對應一
-
7-4 韻母的層次對應二
-
7-5 韻母的層次對應三
-
7-6 聲調的層次對應
-
-
-
第三篇 閩南語的比較
-
第8章 閩南語與國語的對應
-
8-1 閩南音系與國語音系的聲母比較
-
8-2 閩南音系與國語音系的韻母比較
-
8-3 閩南音系與國語音系的聲調比較
-
8-4 聲母的對應一
-
8-5 聲母的對應二
-
8-6 聲母的對應三
-
8-7 聲母的對應四
-
8-8 韻母的對應一
-
8-9 韻母的對應二
-
8-10 韻母的對應三
-
8-11 韻母的對應四
-
8-12 韻母的對應五
-
8-13 韻母的對應六
-
8-14 韻母的對應七
-
8-15 韻母的對應八
-
8-16 韻母的對應九
-
8-17 韻母的對應十
-
8-18 聲調的對應一
-
8-19 聲調的對應二
-
-
第9章 閩南語的腔調
-
9-1 閩南語的腔調種類
-
9-2 泉州閩南話
-
9-3 漳州閩南話
-
9-4 廈門閩南話
-
9-5 潮汕閩南話
-
9-6 雷州閩南話
-
9-7 海南閩南話
-
9-8 新加坡閩南話
-
9-9 臺灣普通腔
-
9-10 臺灣特色地方腔一
-
9-11 臺灣特色地方腔二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