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生命在動靜之間,必須取得平衡
才能在安全感中滿足內在最深的創造欲望
萬物出於生物上的本能,會讓自己的族群保持一定的數量,達到生態系的平衡,即使到了另一片土地上,也會重新建立平衡。人類在心靈及生物層面也會希望天人合一,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每個人都在自己生命的動態平衡中,在內在安定的力量和渴望改變的力量之間尋找調適點,讓自己既有安全感又能滿足內在最深的創造欲望。當創造力可以平順地從一個平衡點導入下一個平衡點,生理現象也會很平順;反之,若創造力困在某種狀態,無法順利過渡到另一個狀態,能量沒有出口,就會產生疾病。
此時,主要的關切焦點是如何幫助那個人格找到下一個動態方向、身心平衡的焦點,而不是將目光集中在疾病的治療上。例如,一個得到糖尿病的人,其實是調適不良,生活不快樂、一直扛責任,大部分時候心境沮喪、沒有熱情,卻無力轉型到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只要能協助他從困頓、沮喪的生活方式,過渡到另一種他覺得有熱情、有目標、有歡笑、有挑戰的生活方式,身心靈平衡了,疾病自然不藥而癒。
才能在安全感中滿足內在最深的創造欲望
萬物出於生物上的本能,會讓自己的族群保持一定的數量,達到生態系的平衡,即使到了另一片土地上,也會重新建立平衡。人類在心靈及生物層面也會希望天人合一,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每個人都在自己生命的動態平衡中,在內在安定的力量和渴望改變的力量之間尋找調適點,讓自己既有安全感又能滿足內在最深的創造欲望。當創造力可以平順地從一個平衡點導入下一個平衡點,生理現象也會很平順;反之,若創造力困在某種狀態,無法順利過渡到另一個狀態,能量沒有出口,就會產生疾病。
此時,主要的關切焦點是如何幫助那個人格找到下一個動態方向、身心平衡的焦點,而不是將目光集中在疾病的治療上。例如,一個得到糖尿病的人,其實是調適不良,生活不快樂、一直扛責任,大部分時候心境沮喪、沒有熱情,卻無力轉型到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只要能協助他從困頓、沮喪的生活方式,過渡到另一種他覺得有熱情、有目標、有歡笑、有挑戰的生活方式,身心靈平衡了,疾病自然不藥而癒。
- 關於賽斯文化
-
第51講
-
51-1
-
攻擊最真實的意義是指「有力的行動」
-
疾病是由於創造能量未導入建設性區域
-
能量壓抑後會累積,導致爆炸性的扭曲而形成疾病
-
-
51-2
-
宇宙和人類的起源來自於有意義的創造
-
困難的解決之道在內心,「你」就是方法
-
-
51-3
-
每個人的思想最壓抑之處,就是能量阻塞最多之處
-
你的感受就是你的身體狀況
-
-
51-4
-
意念加上強烈的渴望,在架構二中已實現願望
-
-
51-5
-
人類與萬物最大的差異之處在於,被賦予了自由意志
-
本來美妙且足供應用的天生俱有程序,變成了建議而非定規
-
-
51-6
-
人的原始欲望如果沒滿足,會產生很多知覺扭曲
-
-
-
第52講
-
52-1
-
尚未準備好獨立自主的意識無法自我負責,一旦失敗會退回原始型性格
-
每個人給出去的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
萬物都知道生命不因死亡而失落,只有人類尚未明白意識的本質
-
-
52-2
-
唯有說出真實的想法才能得到真實的回饋
-
-
52-3
-
誤解或誤用了罪惡感的本質,將產生巨大的可怕能量
-
-
52-4
-
自認替別人著想的人,其實是剝奪了當事人為自己做主的權力
-
解脫是指不必符合任何人的期待,只需要全然的展現自己
-
-
52-5
-
容許自己活在每個當下,表達感受、不要壓抑
-
人工的罪惡感是指一個人罪不應得卻予以接受,因而造出來的罪惡感
-
如果身體天生固有的本能不被干擾,它基本上會自我調節
-
-
-
第53講
-
53-1
-
覺悟到實相是由自己一手造成,就能加以改變
-
淤積的能量必須找到出口,否則一受到刺激會引發小題大作的行為
-
-
53-2
-
靈魂蘊含無限潛能,是所有可能性和可能行動的發電場
-
-
53-3
-
接受自己的感受、直接表達,別因為怕衝突而壓抑
-
-
53-4
-
業力的作用是每個人生命至高無上的愛和智慧
-
所有一切的外境,都是配合我們心境演出
-
-
53-5
-
相信自己是好人,身體就會運行得很順暢
-
相信自己沒價值,才會想表現得那麼好
-
-
53-6
-
任何一種惡魔都是信念造成,由不自然的罪惡感而生出
-
了解身體能量的運轉和大自然天道的規律,就不會得到慢性病
-
每個人會依個人的目的,安排不同的身體經驗
-
-
-
第54講
-
54-1
-
賽斯心法唯一的戒律:不可侵犯別人
-
為了自我防衛而殺人是一種侵犯,以暴制暴會陷入暴力循環
-
-
54-2
-
要信任身體的智慧,流血時身體會做必要的調整以止血
-
攻擊性的思想如果沒有表達,就會將毒素囚禁在體內而生病
-
-
54-3
-
「業」的本質是神聖、慈悲、愛與智慧,跟業障及懲罰無關
-
學生加入黑道多半是被霸凌而心生恐懼,渴望有股力量保護自己
-
-
54-4
-
靈活運用記憶以作為智慧的累積,而非未來的阻礙
-
人類的意識心比動物多了很多選擇機會
-
-
54-5
-
「反省的一刻」讓人能在當下憶起從前,並且想像未來
-
學習破解過去的記憶,善用當下反省的一刻產生新的選擇性
-
-
-
第55講
-
55-1
-
跟隨自己的內心,不要困在世俗的框架中
-
凡背棄自己內心聲音的人不會快樂
-
-
55-2
-
人工罪惡感導致能量壓抑累積,一旦能量釋放則引發暴力行為
-
無限擴張人口會導致地球毀滅
-
-
55-3
-
破除從原生家庭繼承的阻礙性核心信念
-
-
55-4
-
人類最該預防的兩個重要方向是戰爭和人口過多
-
很多的問題來自於我們不為自己的意識負責任
-
-
55-5
-
死亡是這一生與下一生中間的必經過程
-
疾病是人格調適不良的副產品,為了幫當事人建立新的生命平衡
-
-
55-6
-
一旦人口過剩,會透過戰爭或疾病以恢復平衡
-
了解自然罪惡感的本質,就會脫離人口過剩的困境
-
-
-
第56講
-
56-1
-
容許情緒走完自己的道路,最後一定會回到愛
-
表達出真實的情緒才能澄清誤會,達到更深的交流
-
-
56-2
-
大人對疾病的恐懼減緩孩子復原的速度
-
隔空抓藥的遊戲是一種信念暗示,可以讓身體慢慢學會自我療癒
-
-
56-3
-
家庭能量會藉由家中成員不同的角色扮演而分割
-
累積過多的自責和罪惡感導致疾病纏身
-
-
56-4
-
性跟靈魂一樣高貴神聖,不是低劣差勁的欲望
-
-
56-5
-
每個人都要打開自己的內在,讓神性的自己再次回來
-
人類神性的創造能量必須找到建設性出口
-
-
-
第57講
-
57-1
-
不管現在多麼絕望,生命的恩寵永遠都在
-
一旦建立起「死亡也是恩寵」的觀念,就不必再畏懼死亡
-
-
57-2
-
我們一直活在愛的宇宙中,從未被拋棄
-
人的意識心有很大的自由,必須學習思考如何創造自己的實相
-
我們到人間的目的是讓意識和智慧成長
-
-
57-3
-
人類的意識正在萌芽,必須經由學習而得到生命美妙的恩寵狀態
-
-
57-4
-
依循著自然的罪惡感會找到恩寵的狀態
-
疾病多半來自於無謂的良心折磨
-
-
57-5
-
生病也是創造力的一種展現
-
意識心透過覺察和內觀而認識自己的信念
-
-
57-6
-
每個當下我們都汲取宇宙的能量重新建構肉體
-
觀想身上所有不好的東西都在離開,當下覺知自己受到恩寵
-
-
-
第58講
-
58-1
-
自然罪惡感的本質是要提醒當事人「不可再犯」
-
懲罰不會讓世界更和平
-
贖罪是建立在對自己的貶低和否定上
-
-
58-2
-
將罪與罰的觀念編進了輪迴轉世後,就變成了業障
-
-
58-3
-
賽斯反對消滅個人性的涅槃觀念,個人性需要的是擴大而非放棄
-
人類應該如細胞般互助合作,每個細胞都把另一個細胞視為手足
-
影響一個人最深的不是原生家庭,是心靈結構上的意識家族
-
-
58-4
-
越能感受到存有,生命就會越豐富
-
-
58-5
-
我們有意識的意念、期望和信念指揮細胞的健康和活動
-
我們決定細胞的健康,細胞也全力維護我們的健康
-
-
-
第59講
-
59-1
-
你是你靈魂的一部分
-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汲取存有和靈魂較大的能量
-
-
59-2
-
我們的意識正在成長,越使用就越能擴展其能力
-
感覺存有將源源不絕的愛和能量給我們
-
-
59-3
-
觀想宇宙的能量導向自己希望實現的方向
-
人天生健康喜悅,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病夫
-
-
59-4
-
不要用人工的罪惡感自我懲罰
-
-
59-5
-
一個存有由許多個超靈組成,每個超靈掌管許多個肉身
-
從毒品得到的快樂沒有扎實的基礎
-
-
59-6
-
自我要擴大而非克服,欲望要善用而非去除
-
以毀滅的方式對付癌症會有很多副作用
-
-
-
第60講
-
60-1
-
自然治療是透過自我了解,把宇宙活力轉成健康
-
吃抗憂鬱藥是藉由化學方式改變心智,非靠自己努力變正面開朗
-
-
60-2
-
我的對不見得必須建立在別人是錯的基礎之上
-
對錯可以同時存在,身心靈擴展了就能看到彼此都對
-
一個真正有自信的人,是肯定自己也肯定別人
-
-
60-3
-
如果現在感到快樂滿足,則過去所有的痛苦統統會淡化
-
無人干擾時,我們會自發地經驗到恩寵或明覺的狀態
-
-
60-4
-
發燒是要燒掉累積的廢物,提高溫度重新發動身體的免疫系統
-
-
60-5
-
只要沒有觸犯自然的罪惡感,就不需要有任何罪惡感
-
以不人道的方式飼養動物就觸犯了自然的罪惡感,會自食其果
-
得癌症是因為不斷侵犯自己,只要說「我不再犯」生命又回到恩寵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0707/99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