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信賴自發的自己,內心的衝動是心靈的語言
這是市面上首見詳細解讀《賽斯書》的書籍。作者許添盛醫師以獨特的幽默和創意的比喻,解說賽斯資料數十年,在台灣身心靈界無人能出其右,且擁有成千上萬的粉絲。這些讀書會的錄音內容,如今應廣大讀者要求整理成文字,對於「閱讀型」的賽斯書迷來說,真是有福了;本系列書籍可說是理解《賽斯書》的輔助教材,也是學習賽斯心法的入門磚。當聲音轉化為文字形式,再次與我們的心靈形成共鳴,這種震動是不受時間限制的,甚至是一種可以反覆省察的節奏,透過閱讀的動力,能一再品嘗和玩味賽斯思想的精華。
本書重點是談「衝動」的目的,以及如何瞭解自己的衝動。這裡所說的「衝動」並非一時的,而是源源不絕的生命動力,會引導我們找出生命的方向,它就彷彿內心的聲音說:「去做吧!去做吧!」所謂「跟隨內心的衝動」,就是「信賴自發的自己」,幫助我們在個人的基礎上創造實相,同時增益生活及文明品質。一旦找到了衝動,距離生命的目標就不遠了,也會知道要做什麼工作,未來的路怎麼走。透過本書,能清楚的看到自己衝動的能量,讓我們了解如何才能真正幫助世界變得更好,並且把問題簡明的畫出輪廓,使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至於陷入幻滅或偏執。
但一般人想要跟隨衝動真的很不容易,每天都被規範得很緊,框在固定格式裡,少有人可以一早醒來,跟隨衝動看山看海,或是去做一件想做的事情;但在退休、失業之後,卻也不知道該怎麼生活。而許醫師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被捆綁在自己的生活裡,而是我們把自己捆綁了,覺察到這一點,就有機會跟隨內心的衝動,拓展靈魂的版圖;只要學著信任衝動,它絕對不會害人――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有善的意圖,又怎麼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我們回報給衝動多少信任,它就會回報給我們的生命多少精彩。
這是市面上首見詳細解讀《賽斯書》的書籍。作者許添盛醫師以獨特的幽默和創意的比喻,解說賽斯資料數十年,在台灣身心靈界無人能出其右,且擁有成千上萬的粉絲。這些讀書會的錄音內容,如今應廣大讀者要求整理成文字,對於「閱讀型」的賽斯書迷來說,真是有福了;本系列書籍可說是理解《賽斯書》的輔助教材,也是學習賽斯心法的入門磚。當聲音轉化為文字形式,再次與我們的心靈形成共鳴,這種震動是不受時間限制的,甚至是一種可以反覆省察的節奏,透過閱讀的動力,能一再品嘗和玩味賽斯思想的精華。
本書重點是談「衝動」的目的,以及如何瞭解自己的衝動。這裡所說的「衝動」並非一時的,而是源源不絕的生命動力,會引導我們找出生命的方向,它就彷彿內心的聲音說:「去做吧!去做吧!」所謂「跟隨內心的衝動」,就是「信賴自發的自己」,幫助我們在個人的基礎上創造實相,同時增益生活及文明品質。一旦找到了衝動,距離生命的目標就不遠了,也會知道要做什麼工作,未來的路怎麼走。透過本書,能清楚的看到自己衝動的能量,讓我們了解如何才能真正幫助世界變得更好,並且把問題簡明的畫出輪廓,使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至於陷入幻滅或偏執。
但一般人想要跟隨衝動真的很不容易,每天都被規範得很緊,框在固定格式裡,少有人可以一早醒來,跟隨衝動看山看海,或是去做一件想做的事情;但在退休、失業之後,卻也不知道該怎麼生活。而許醫師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被捆綁在自己的生活裡,而是我們把自己捆綁了,覺察到這一點,就有機會跟隨內心的衝動,拓展靈魂的版圖;只要學著信任衝動,它絕對不會害人――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有善的意圖,又怎麼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我們回報給衝動多少信任,它就會回報給我們的生命多少精彩。
畢業於台北醫學院,曾任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為了更瞭解人類心靈對身體的影響,於是轉入精神科領域,曾任職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現任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賽斯文化發行人、財團法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醒吾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喜愛寫作及禪修,曾為聯合報心靈版、中國時報家庭版、大成報心靈推手版、自由時報家庭版及中國時報醫藥版專欄作家。
許醫師鑽研新時代思想十數年,尤偏愛賽斯;同時從事身心靈整體健康研究,對於癌症的治療及預防復發有獨到心得。擅長以理論配合生活實例及臨床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多年來在中華新時代協會講授「賽斯心法」,成立「身心靈健康成長團體」、「美麗人生癌症病患成長團體」、「賽斯學院」及「賽斯心法修鍊班」,並應邀至全國各縣市、香港、馬來西亞、美加等地,舉辦數百人大型講座,場場爆滿,佳評如潮。
為服務更多的社會大眾,許醫師於2007年成立賽斯文化,2008年成立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及賽斯身心靈診所,希望藉由個人身心靈的成長及生活方面的正面轉變,來達到追求自性的引導、開發內在的智慧。讓人們真正明白疾病乃是自內在心靈的扭曲及衝突,並藉著自我學習及開悟,引導人們走向內在的朝聖之旅。
- 關於賽斯文化 發行人 許添盛醫師
-
第1講
-
1-1
-
學心法vs.找方法
-
忽視孩子的衝動,可能造成過動
-
內心最原始的衝動都具有善良的目的
-
-
1-2
-
所有疾病的背後都隱藏著巨大的衝動
-
衝動有預知能力
-
內心的衝動是心靈的語言
-
-
1-3
-
相信「自己有缺陷」,並不會讓你變得更好
-
賽斯資料與聖經和佛經來自相同的源頭
-
人生就是要勇於採取行動
-
-
1-4
-
能因為衝動而打人嗎?
-
研讀賽斯書有助於改變社會亂象
-
信任衝動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
-
1-5
-
意識不受限制,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創造力
-
-
-
第2講
-
2-1
-
事件發生必會符合當事人的需要與想望
-
憑著信心的一躍,把生命帶往另一個契機
-
沒有一個死亡是「不請自來」的
-
-
2-2
-
每個人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死亡方式
-
預防接種並非萬靈丹,可能導致諸多後遺症
-
-
2-3
-
讀賽斯書應有的態度
-
在心理上決定要死的人就一定會死
-
-
2-4
-
肉體必須有死亡才有新生
-
死後的世界其實很溫暖
-
得病死亡的人本來就決定要死,疾病只是幫他們顧全面子
-
-
-
第3講
-
3-1
-
個體有自己的選擇權,絕非環境下的產物
-
集體災難是種集體聲明,以便達到某種訴求
-
-
3-2
-
冷漠、絕望和無力感的心境,會自動降低抵抗力而致病
-
「信念的疫苗」能自動改變身體免疫系統
-
-
3-3
-
流行病只會觸及同樣處於絕望心境的人
-
天災或疾病都是神聖的禮物
-
-
3-4
-
為什麼流行病爆發卻有人可以安然無恙?
-
預防接種的效用來自信念,而非疫苗
-
-
3-5
-
生命本身就是喜悅
-
我們都活在愛和恩寵裡
-
-
-
第4講
-
4-1
-
生命誠可貴,品質價更高
-
片段人格尚無法應付物質實相
-
-
4-2
-
寵物依賴主人的愛更甚於食物
-
身體不斷變化流轉,成分與七年前完全不同
-
-
4-3
-
物質實相起源於精神世界
-
不要執著於物質與疾病表象
-
-
4-4
-
內在思想造就出專屬於個人命運的磁場
-
無形的精神模式會影響季節天候
-
-
4-5
-
天災有助於調整原本低落的生活品質
-
每個人都要開始成為覺者
-
-
-
第5講
-
5-1
-
一旦面對自己的內心,會看到過去沒有發現的答案
-
災難發生前,個人仍能改變心意
-
人的感受與大自然相連
-
-
5-2
-
癌症是幫手,而非殺手
-
天災是要幫助人們矯正生活品質
-
-
5-3
-
地球各物種一起踏上合作性冒險之旅
-
老人家身體越動越健康
-
-
5-4
-
我們要去瞭解身體本身的意志和欲望
-
全世界都是生命共同體
-
-
5-5
-
身體隨時因應外界環境而調整
-
每個人都住在最棒的身體裡
-
-
-
第6講
-
6-1
-
過度使用防禦系統,導致免疫系統出錯
-
-
6-2
-
妥善運用想像力,能讓人生大不同
-
如何在修行的道路上走對第一步?
-
-
6-3
-
妄想症的成因與療法
-
別把注意力放在「四條街外的惡犬」
-
-
6-4
-
行動點對上危險點,身體才能有效反應
-
效法孩子快樂活在當下
-
-
6-5
-
醫學應強調身體的生命力和自然防禦系統
-
衰老是一種身與心的流行病
-
-
-
第7講
-
7-1
-
生命品質主要取決於感受,而非物質條件
-
-
7-2
-
相信身體充滿罪惡,則無法期待自己快樂
-
-
7-3
-
人類要成為地球上其他族類有愛心的看護者和夥伴
-
-
7-4
-
人生是來實現夢想?還是適應現實?
-
-
7-5
-
年輕時藥吃越多,年老時身體越糟糕
-
-
7-6
-
一個人的思考模式遠比吃進去的食物更重要
-
-
-
第8講
-
8-1
-
將自己視為神佛的化身才會健康
-
身體天生為了保護我們而行動
-
-
8-2
-
目前的宗教與科學讓人無法信任自己
-
-
8-3
-
現代人多半失去了對生命的終極信仰和英雄氣概
-
-
8-4
-
許多公共衛生宣導和商業性聲明,提供了最可悲的集體冥想
-
-
8-5
-
醫學應正面加強大家對身體的信心,而非強調負面
-
人體能消化適量的化學物,甚至能加以利用
-
-
-
第9講
-
9-1
-
看似沒大腦的暴力節目其實有助於減輕壓力
-
-
9-2
-
當下的力量可以改變遺傳基因
-
-
9-3
-
你注意什麼,就得到什麼
-
-
9-4
-
資源需要重新分配,用愛的互助合作打破區域對抗
-
-
9-5
-
事件具有創造性與開放性
-
-
9-6
-
隨著人生智慧的增加,可把過去的煩惱變菩提
-
-
9-7
-
刻意加快或減緩思想過程,可覺察到前世或來生的記憶
-
-
9-8
-
當下的所作所為,同時影響著前世以及來生
-
-
-
第10講
-
10-1
-
快樂過好每一天,就有快樂的一生
-
藉由改變過去的記憶事件來改變現在
-
-
10-2
-
安撫過去恐懼的自己,有助於走出陰霾
-
過去的事件尚未完成,會繼續生長甚至逆轉
-
-
10-3
-
隨著現在的情況,可以塑造過去與安插未來
-
-
10-4
-
以遊戲心態做插入記憶練習,讓生命變好玩
-
-
10-5
-
架構二是愛、希望、創造力的來源
-
暗示有其力量與作用,可影響人的一生
-
-
10-6
-
老年人容易生病只是醫學上的事實,而非生理上的事實
-
生病可以一魚兩吃:得到休息和關心
-
-
- 愛的推廣辦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6436/67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