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土壤是無法再生的珍貴自然資源,它與陽光、空氣、水同為人類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本書透過介紹土壤的成因,讓讀者了解到自然環境和土壤性質之間的關係,而這些性質可以將土壤做有系統的分門別類,這是認識土壤的第一步。不同的土壤,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上,都有它特殊的特色與功能,或是需要特別保育的弱點與原因。臺灣土壤類型眾多,種類之多是世界之冠,因此本書介紹臺灣的平原、丘陵、臺地、高山森林、火山地區與水稻田土壤的分布及特徵。土壤汙染,是臺灣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本書簡要的介紹臺灣土壤汙染情形與整治措施,提高讀者環境保育的觀念,最後再將人類生活與土壤的關係,切入食、衣、住、行、育、樂當中,讓大家能切身感受到土壤資源與人類生活品質的重要。
- 序言
- 謝誌
-
CH1 土壤概論
-
什麼是土壤
-
土壤的功能
-
土壤樣體與土壤剖面
-
土壤生成的五大因子——母質、地形、氣候、生物、時間
-
土壤的溫度與水分含量狀況
-
-
CH2 臺灣土壤的種類
-
土壤生成過程中之重要化育作用
-
變化多端的臺灣土壤——臺灣主要土壤類型
-
孕育糧食的土壤——平原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
有時紅的發紫的土壤——臺地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
多石礫或坋黏質的土壤——丘陵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
來自地心的土壤——火山地區土壤的特性與分布
-
不安定的土壤——高山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
多水的土壤——水田土壤之特性
-
-
CH3 土壤生態環境之保育
-
土壤品質
-
土壤教育與土壤博物館
-
- CH4 土壤汙染
- CH5 生活與土壤
- 附錄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