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災害管理領域透過探究人命傷亡而不斷更新觀念與知識;相較於其他領域,防災教育更要力求精準,沒有容錯的空間,也因此必須確保資訊的持續更新。
本書彙整近年來國際間的防災教育發展趨勢與團隊投入防災教育推動之經驗,希望藉由系統性梳理防災知識、觀念、做法與案例,讓大眾更了解防災教育之意涵與落實方法。第一章探討防災教育的角色、概念與內涵,從災害、災害風險到災害管理的基本概念,進而探討防災教育的定位;第二章著眼於防災教育與安全校園的國際策略,除了聯合國的校園安全總體架構,也探討如何整合CCA、DRR、SDGs,並簡述各國與臺灣的防災教育推動歷程;第三章聚焦於學校面對災害的必要災害管理作為;第四章進一步探討不同學習階段的防災教育課程如何規劃與推動;第五章在前面幾章的基礎上,討論防災教育議題如何融入課程與活動設計。接續的三章則是包括法律、演習及避難收容因應的主題探討。
防災不是口號,自我保護是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一群人走得遠,期許能藉由臺灣第一本防災教育專書的出版,號召更多朋友一起投入防災教育這個值得努力的領域,透過深入理解「為什麼」,希望將災害管理知識與技能從校園進而擴散至家庭、社區與社會。
本書彙整近年來國際間的防災教育發展趨勢與團隊投入防災教育推動之經驗,希望藉由系統性梳理防災知識、觀念、做法與案例,讓大眾更了解防災教育之意涵與落實方法。第一章探討防災教育的角色、概念與內涵,從災害、災害風險到災害管理的基本概念,進而探討防災教育的定位;第二章著眼於防災教育與安全校園的國際策略,除了聯合國的校園安全總體架構,也探討如何整合CCA、DRR、SDGs,並簡述各國與臺灣的防災教育推動歷程;第三章聚焦於學校面對災害的必要災害管理作為;第四章進一步探討不同學習階段的防災教育課程如何規劃與推動;第五章在前面幾章的基礎上,討論防災教育議題如何融入課程與活動設計。接續的三章則是包括法律、演習及避難收容因應的主題探討。
防災不是口號,自我保護是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一群人走得遠,期許能藉由臺灣第一本防災教育專書的出版,號召更多朋友一起投入防災教育這個值得努力的領域,透過深入理解「為什麼」,希望將災害管理知識與技能從校園進而擴散至家庭、社區與社會。
-
第1章 防災教育的角色、概念與內涵
-
1.1 災害的基本概念
-
1.2 緊急管理系統建構:風險管理、災害(危機)管理、後果(持續運作)管理
-
1.3 災害管理
-
1.4 防災教育的定位
-
1.5 防災意識的建立
-
1.6 境況模擬,情境思考
-
1.7 防災教育的支持系統和網絡
-
-
第2章 防災教育與安全校園的國際策略發展
-
2.1 校園安全總體架構
-
2.2 國際防災教育的推動策略:CCA、DRR、SDGs的整合考量與教育目標
-
2.3 各國的防災教育
-
2.4 臺灣的防災校園運動
-
-
第3章 學校的災害管理工作
-
3.1 各類災害風險的基本認識
-
3.2 環境踏勘與災害風險評估
-
3.3 學校減災整備的規劃與執行
-
3.4 學校的緊急應變
-
3.5 學校的災後復原重建與持續運作
-
-
第4章 韌性防災教育的規劃與推動
-
4.1 兒童的災害脆弱性
-
4.2 防災教育,從兒童開始
-
4.3 各學習階段的防災教育目標設定
-
4.4 學校防災教育的必要內容
-
4.5 身心障礙學童的防災教育
-
4.6 幼兒防災教育
-
-
第5章 韌性防災教育的議題融入與活動設計
-
5.1 學校防災教育設計的核心目標
-
5.2 防災教育的主要推動模式
-
5.3 防災教育的活動形式
-
5.4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綱的防災教育相關議題
-
5.5 各學習階段的規劃及課綱課程之融入
-
5.6 國際防災教育活動案例
-
5.7 臺灣防災教育推動案例
-
-
第6章 校園災害管理的法規及法律議題
-
6.1 學校防災相關法規盤點
-
6.2 災害或意外事故中學校之法律責任
-
6.3 校園事故之安全注意義務與賠償責任
-
6.4 安全注意義務的標準
-
-
第7章 學校演習演練的規劃與執行
-
7.1 防災演習與演練的法律意義
-
7.2 防災演習的規劃
-
7.3 演習狀況設計:劇本或腳本撰擬
-
7.4 演練方式
-
7.5 演練紀錄及檢討
-
-
第8章 學校作為避難收容處所的規劃及準備
-
8.1 學校作為社區災害避難場所的必要性
-
8.2 社區防災整備與學校的合作
-
8.3 學校必須具備的設施與機能
-
8.4 避難收容管理體系的規劃
-
-
第9章 總結:防災教育的本質
-
9.1 從過去到未來:從心出發的生命教育
-
9.2 防災教育力與防災文化
-
- 參考文獻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