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現代中國的序幕:從一戰走向五四

出版日期
2022/07/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8080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與五四運動,已逾一世紀。這一百年來,中國歷經了革命與戰亂,內憂與外患,與此同時,也逐漸在蛻變中茁壯成長,並最終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在廿一世紀昂首闊步,邁向復興之路。但是,百年前的這場世界大戰中,中國的角色和定位,以及當時牽動到國內的各種社會運動,乃至後來發展出的思想啟蒙與人民整體覺醒,尋求民族自救的新道路,當中的脈絡和軌跡值得今人重塑、推敲和研究。
今天,該追尋與呈現屬於中國人自身角度,來詮釋第一次世界大戰史,且採用有力的實證與檔案資料,還原這段史實,一方面為了填補空白,另方面且爭取對話。本書希望展現與過去史學論述較為不同的觀點,不單單拘泥於文字,而是盡量以圖文對讀與老百姓的故事來作為表述的方式。事實上,已有大量影像、檔案文獻、文物等留存或刊行,可作為論述現代史的佐證。我們希望在討論中國的一戰史的時候,能臚列這些彌足珍貴的實物,豐富這些屬於中國人的故事,讓時代感與視覺性同樣地在本書中能展現出來。
  • 序一/劉智鵬
  • 序二/吳啟訥
  • 序三/吳昆財
  • 自序
  • 第一篇 戰爭的爆發
    •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與導火線
      • 第一節 大戰的背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糾葛
      • 第二節 歐洲兩大陣營的形成
      • 第三節 軍備競賽下的劍拔弩張
      • 第四節 導火線——奧國皇儲裴迪南大公遇刺
      • 第五節 一戰初期與中國
    • 第二章 哈布斯堡的餘暉─奧匈帝國
      • 第一節 一個中世紀的活化石
      • 第二節 日益加深的內部矛盾
      • 第三節 奧匈帝國的海陸軍
      • 第四節 中國與奧匈帝國
    • 第三章 英日同盟下的青島戰役
      • 第一節 德國人在中國的殖民事業
      • 第二節 英日同盟
      • 第三節 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青島戰場
      • 第四節 青島「膠海關」的前世今生
      • 第五節 日本攻佔青島後成立的軍事司令部
      • 第六節 青島德奧俘兵的「日本歲月」
      • 第七節 香港在「英日同盟」下的角色
  • 第二篇 尋覓新角色
    • 第四章 中國「參戰案」的震盪
      • 第一節 段祺瑞內閣的「參戰案」
      • 第二節 「中日軍事協議」和「西原借款」
      • 第三節 關於段祺瑞與中國政局
    • 第五章 一戰歐洲戰場上的中國軍人
      • 第一節 在法國的中國王牌——朱斌侯
      • 第二節 出身雲南的一戰中國軍人
    • 第六章 不該遺忘一戰華工
      • 第一節 內地與香港的華工招募
      • 第二節 勇往直前,鞠躬盡瘁
      • 第三節 雖死猶生,流芳百世
      • 第四節 華工:推動時代的巨輪
    • 第七章 在華德奧戰俘及僑民的處置
      • 第一節 「局外中立」時期的俘虜處置
      • 第二節 「收容所」與「俘虜收容所」的設立
      • 第三節 為戰俘設立的醫療設施
      • 第四節 在華敵僑之處置
      • 第五節 以「人道」獲得勝利
  • 第三篇 跌宕中蛻變
    • 第八章 討袁與護法戰爭
      • 第一節 國民黨與北洋的武力對決:二次革命
      • 第二節 日本的「二十一條」
      • 第三節 帝制的復活與敗亡
      • 第四節 張勳復辟
      • 第五節 「護法」下的南北混戰
    • 第九章 戰火中的孤島:民初的山西省
      • 第一節 閻錫山政權的建立
      • 第二節 山西的省政和治績
      • 第三節 反映一個真實的山西:鼠疫大流行
    • 第十章 一戰前後的中國兵工業
      • 第一節 江南製造局
      • 第二節 湖北兵工廠
      • 第三節 其他各廠——天津、南京等
      • 第四節 中國兵工業的限制與軍火禁運
  • 第四篇 周邊的激蕩
    • 第十一章 一戰前後的中國邊陲
      • 第一節 清代的西藏
      • 第二節 一戰期間的西姆拉協定(Simla Accord)
      • 第三節 外蒙古納入中國版圖
      • 第四節 民初外蒙古的動盪
      • 第五節 烏梁海
    • 第十二章 十月革命前後的中俄關係
      • 第一節 西伯利亞鐵路的修建
      • 第二節 加拉罕的「對華宣言」
      • 第三節 中蘇建交到抗戰前與東清鐵路案的持續糾結
    • 第十三章 大戰結束前後的西伯利亞
      • 第一節 干涉的起因
      • 第二節 干涉之經過:中國軍隊的進駐
      • 第三節 各國的矛盾與干涉的結局
      • 第四節 日本海軍戰列艦「石見」號停靠香港
      • 第五節 萬里長征後「捷克軍團」的歸國
  • 第五篇 國權與覺醒
    • 第十四章 收回租界及平等新約
      • 第一節 租界的開闢
      • 第二節 中德斷交後收回德租界
      • 第三節 中國宣戰後收回奧租界
      • 第四節 德奧租界走向「法理收回」
    • 第十五章 勝利者的悲歌:巴黎和會
      • 第一節 在北京的勝利慶典
      • 第二節 一個光明的幻象
      • 第三節 和會:大國分贓的戰場
      • 第四節 顧維鈞與民國初年的外交
    • 第十六章 一戰期間的北京大學
      • 第一節 一場變法運動下的產物
      • 第二節 蔡元培校長的改革
      • 第三節 激昂歲月
      • 第四節 北大與現代中國
    • 第十七章 「五四」啟蒙與民族覺醒
      • 第一節 點燃了「五四」的火炬
      • 第二節 「五四」對社會變革的意義
      • 第三節 歷史新巨輪的啟航
      • 第四節 「五四」精神在香港
    • 第十八章 第一元帥朱德的崛起
      • 第一節 雲南講武學堂
      • 第二節 戰火中的洗禮
      • 第三節 遊歷與成長
      • 第四節 「收拾河山誰與問」——蔡鍔與朱德
  • 後記 清末民初的德意志情結
  • 結論 一個被遺忘的偉大勝利
  • 註釋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