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絕對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部分。只是遺留下來的文獻史料不多,也不完整。早至商周時代,已經有載統治者利用武舞訓練士兵,鼓舞士氣,但之後討論軍旅武術、民間武術、武術和身心修養的史料,稀少而零散,並且分散在不同文體和語境之中,當中部分更和文學創作與怪異元素混雜。本書作者提出,今天中國武術,集技擊、養生和修養等不同元素於一體的形象,大概是一個經歷倒敍、篩選與建構的結果。晚清以後,在強國強種的歷史氛圍中,武術受到新的關注,由此開啟中國武術轉型的嘗試,新的體制、新的組織、新的論述從而產生。昔日的資源、舊有的故事、個人的經驗、外來的文化等等,出現不同比例,此起彼落的交織,甚至互相交鋒。在這段錯綜複雜的歷史,武術的歷史被重塑,內涵被篩選和補充,時代意義被凸顯,造就一段武術在近代的生成之旅。
- 前言
- 第一章 引論
-
第二章 明代以前的武術景象
-
第一節 傳統兵學和軍事訓練
-
第二節 民間武術和民間集體武裝
-
第三節 武術與道德修養
-
第四節 武與身體:外與內
-
第五節 武俠的奇幻境界:文學與法術
-
第六節 小結
-
-
第三章 武林盛世
-
第一節 明代的軍事需要
-
第二節 再讀明代武術典籍
-
第三節 少林、武當和其他武林傳說
-
第四節 清代社會
-
第五節 群眾運動與清代武術
-
第六節 地方防衛和武術門派大盛
-
第七節 高潮和隕落
-
第八節 小結
-
-
第四章 在建國強民的旗幟下
-
第一節 外強壓迫之下,國家和民族觀念之醞釀
-
第二節 國民身體、運動和武術
-
第三節 武術與體育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五章 建設武術:二十年代的嘗試
-
第一節 馬良「新武術」的成與敗
-
第二節 精武會的體育之路
-
第三節 其他體育會的努力
-
第四節 小結
-
-
第六章 國術運動及其成效
-
第一節 中央國術館的成立和要旨
-
第二節 門派問題
-
第三節 科學化和土洋體育之爭的延續
-
第四節 科學化與精神世界開展的背反
-
第五節 小結
-
- 第七章 體制以外自有天地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